姜修蘭 李偉 張秀芹


摘 要:研究過程中,采用層次分析法建立起相應的指標評價體系,通過構建判斷矩陣,得出各項指標的權重,然后根據相關數據算出班級綜合評價分值,在進行實證分析后,為班級評比結果提供更為科學的參考數據。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 職業院校班級管理 評價體系 應用研究
職業院校在開展班級管理過程中,通過層次分析法建立起相應的評價體系,是保證整體教學質量,提升社會形象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通過層次分析法,能夠讓教師及時了解清楚班級的實際管理狀況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于進一步制定班級管理計劃,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 引言
層次分析法簡稱為AHP,是通過將定量、定性信息進行科學歸納的一種統計方式。研究過程中,它是將與最高層次有關的元素,科學分解成主體、準則以及舉措等,并且可以將一些多目標、多準則的結構進行簡單化。通過該分析法,不僅能夠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而且還能夠及時了解當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班級是學校開展相關教學工作的基礎,也是班級管理者按照相關要求開展通過,為社會輸出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因此,在學校針對不同班級評價過程中,通過何種手段進行評價,不同的學校也具有自身的獨特評價方式,不管采取何種評價手段,其目的都是為了能夠及時了解班級當前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制定更為有效的班級管理規劃,為提升整體教學質量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當前伴隨教學制度的不斷變革,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知識,而且還需要其他方面的技能,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整體班級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本文研究過程中,結合當前我校實際情況,采用層次分析方式從學生班級學習情況、校園實踐活動、班級紀律、班級衛生情況、校園文化活動等幾個方面內容進行分析。
2 職業院校班級管理現狀
2.1 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
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由于學生自身學習成績偏差,出于無奈而進入到職業院校學習。這類學生進取精神不夠,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學習紀律松弛,出現上課睡覺、玩手機、看小說、打游戲等現象。二是在學校紀律的約束下,一些學生表面上會顯得較為順從,但是由于對學習本身并沒有太大興趣,所以其學習效率并不高。三是這一部分學生有理想、有抱負,但由于是一時的考試失利,才選擇到職業院校學習,這類學生內心是沮喪的,總認為命運不公,甚至產生自卑心理,但是,他們自身仍具備一定的不服輸精神,頭腦中都是對中學生活的美好回憶。然而面對現實問題,由于時刻面對社會的偏見,加之自身缺乏對現階段生活的認同,往往在學習上也多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
一定程度而言,職業院校的學生年齡都不大,在思想上還不夠成熟,因此,缺乏一定的辨別意識。另一方面,學生情感豐富,自我調控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完善,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同時,對于職業院校學生而言,很多學生是由于成績不理想才進入到學校學習的,因此,職業院校部分學生文化基礎差、綜合素質低的情況,是現實存在的問題。加之,受到年齡因素的制約,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薄弱,這也與缺乏社會經驗有一定關系。特別是在校學習期間,多數同學離開了家長的庇護,易發生安全問題,如電器使用不當引發火災,交友不慎等,這都會給予班級管理工作增加難度。
2.2 班級管理方式較為陳舊
2.2.1 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班級管理過程中,很多內容是圍繞學生成績展開的,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天性及興趣等方面的內容。同時,班主任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多是以自身的主觀意愿行事,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感,這樣就導致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從而導致整體工作質量不高。
2.2.2 管理中過于關注學生成績
當今社會對其成員應具備的素質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即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生存能力等。
2.2.3 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
傳統教育評價內容的制定,注重看重學生成績的提升,教師課堂教學也多是為了完成課程任務,至于學生是否真正學到東西,則是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同時,由于不同學生專業基礎不同,因此,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也多是區別對待,這樣就導致學生差的學生很難得到提升,這樣就意味著教育失去了應有的教育功能。
3 層次分析法在班級管理中應用分析
班級管理是整體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提升專業素質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強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是當前至關重要的內容。同時,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班主任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也在積極探索新的路徑,層次分析法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所使用的,并且經過相關資料現實,層析法在班級管理中,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為班級管理制度的構建提供了更為科學的參考數據。
一定程度而言,層次分析法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應用,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指標體系,二是各指標的權重。一套科學的班級管理評價體系,需要將二者有效結合起來,即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權重的合理性有效相結合。
班級管理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內容,因此,采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采用層次分析法,通過相關數據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科學分析,這樣能夠更為全面的分析問題,更加有助于發現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劃。
通過層次分析對于班級相關問題,評估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紤]到層次分析法的有標度和無標度的分析方法,采用不同的標度會得到不同的標度和排序,各個標度的保序性、均勻性、記憶性可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評估主體的確定,為什么確定該主體,主體要選擇在哪些范圍等?明確調查對象的可比性,不同專業和工作內容的不同評估最后結果不明顯,產生的意義不同。檢驗方式、檢驗對象也要多次確認,在檢驗過程中進行謹慎安排,單序和總排序權重的計算也要選擇不同的計算方式進行多次計算。
如確定職業院校班級管理質量評估主體,是學生還是教師、是教學還是學生知識的獲取等,從中確定好主體。選取標度也要選用不同的標度進行最后的分析,觀察結果最后是否一致。采用調查問卷、無記名投票等真實性較強的調查方式,使獲得的信息更加客觀。根據所獲得的信息、意見,構建原始矩陣,并且由多人進行計算平均值權重,減少數據誤差。然后進行過程、結果檢驗,使原始單序和總排序元素保持良好的一致性。最后檢驗權重系數,要使其最后的結果具有相似性。
采用層次分析法大大地減少了人的主觀偏見期望,以及對最后權重的影響,利用多種群組調查方式及人的經驗、認識和所收集信息使調查結果更加準確合理,具有說服力和認可度,通過層析分析法,測得的權重系數也同樣更加準確。同時,選擇同樣班級紀律、學生學習情況以及班級衛生情況等內容,作為調查對象,要確定所選擇對象處于同層次范圍,通過實際調查能夠與現實狀況有效結合起來,這樣調查結果才會發生巨大的研究價值。對于職業院校班級管理質量評估要采用多元主體的評估方案,多元評估主體也使最后在總評中的權重計算中也會更加合理。這樣既能區別職業院校各項內容的差異,也能有效了解學生在各項內容中的表現。
建立和實施教學監制和評價體系是學校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在社會的形象和保證學生自身健康的一項重大舉措,這也是國家對學校要求的標準體系。用層次分析法對教學質量評估進行研究,能夠進一步了解班級實際管理情況,對于制定教學規劃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 層次分析法涵義
一定程度而言,層次分析是把定量、定性的信息歸納,并進行層次分析的一種方法,其工作原理是把與最高層次有關的元素分解成主體、準則、舉措等,將多目標、多準則的結構復雜的決策問題簡單化。目標層評價綜合性指標值,值越大方案越好;準則層是衡量目的是否達標的準則,是評價各個方案的影響因素,要根據要求把準則分到不同的層次中;對象層是指那些具體的方案、措施等。AHP的核心理論:通過分析復雜、數據大的系統的要素,整理其中的元素并且改為層層遞進的關系,使要素歸于不同的層次且與相連層次具有緊密的聯系,并且按組組之間對照建立判斷矩陣,通過計算判斷矩陣的相關值;然后根據準則計算相關該層的權重,為最后的決策評估提供依據。是一種指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
4.1 層次分析法的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將決策的目標、考慮的因素以及決策對象按照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繪出層次結構圖。
(2)構造判斷矩陣。
(3)層次單排序及其一致性檢驗。
(4)層次總排序及其一致性檢驗。
最后,計算層次總排序,即計算某一層次所有因素對于最高層(總目標)相對重要性的權值。該次研究過程中,準則層主要涵蓋班級紀律、學生班級學習情況、班級衛生情況、校園文化活動校園實踐活動。
4.2 層次分析法下的專業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將層次分析法應用于大學生專業素質評價體系指標的構建過程中:
(1)構建職業院校班級綜合評價指標層次模型圖。
(2)構建判斷矩陣,并分配兩兩因素比較的重要性標度。
(3)對判斷矩陣進行運算和正規化處理,計算得出該矩陣的特征向量W,也就是所求得的權重系數。
5 班級管理評價模型構建
5.1 評價層次模型構建:
(一)班級綜合評價層次結構模型
5.2 判斷矩陣構建:
通過上述數據可知,經權向量排序:學生班級學習情況>校園實踐活動>班級紀律>班級衛生情況>校園文化活動。
6 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由于班級管理制度的不斷變革,對于班級管理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面對這一現實問題,作為教師只有善于發現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才能夠及時采取科學的完善措施。而采用層次分析法了解班級各方面的情況,相較于傳統方式,則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并且能夠有效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對于班級管理工作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本文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對于層次分析法在職業院校班級管理評價體系的應用,進行了科學分析,以期對于提升整體班級管理質量,能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陳錦標.層次分析法在職業院校班級管理評價體系中的應用[D].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19.
[2] 張婷婷.層次分析法在高校班級管理評價指標權重確定中的運用[J].學園,2018,11(22):200-202.
[3] 王翠平.改進層次分析法在班級管理上的應用[J].報刊薈萃,2017,(07):241.
[4] 童彥.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等學校班級管理決策分析[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4,3(10):15-16.
[5] 胡柏平,宋偉.基于層次分析法構建體育活動組織能力指標體系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06):100-105.
[6] 邵曉鋒.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職業班級評價模型的研究[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3(02):95-98.
[7] 胡業權.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高職教師教學質量分類評價體系述評[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03):71-73+105.
[8] 張愷聆.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應用型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12):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