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正
穩外貿,怎樣做好短期和中長期政策的有效銜接?在推動《意見》落實過程中,短期要重點“穩增長”,中長期則要重點“促改革”。
一艘艘遠洋貨輪滿載著集裝箱陸續出港,一趟趟中歐班列密集地穿梭于亞歐大陸。
2021年,中國進出口規模達到歷史新高。中國外貿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為了讓這一良好勢頭繼續保持,今年初穩外貿政策舉措密集推出,靠前發力。
政策助力樹立信心
當前外貿的不確定因素至少有三:一是今年新冠疫情仍在肆虐,且變異毒株層出不窮,防疫形勢依然嚴峻;二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外貿需求可能下滑;三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出口利潤下降。基于當今的現實情況,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先一步出手,制定了新的穩外貿政策。
1月先后出臺了《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關于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后,國務院在春節復工時點又發布關于同意在鄂爾多斯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
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中有15條具體措施,從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鼓勵外貿新業態發展、緩解國際物流等外貿供應鏈壓力、支持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四方面為外貿助力。這些實招、硬招受到外貿主體的歡迎,為國家穩外貿打下了基礎。
破解“老問題”、拓展“新領域”,是此次《意見》的一大亮點,這將對外貿高質量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大宗商品價格高,原材料成本壓力大;海運漲價、集裝箱短缺為跨境物流增變數;外貿企業難以適應匯率波動和市場變化帶來的外部沖擊……破解近年來持續困擾企業的這些“老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
為暢通外貿供應鏈,《意見》提出,將鼓勵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協議,組織中小微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進行直客對接。加強國際海運領域監管,在多雙邊場合呼吁共同暢通國際物流。做好大宗商品進口工作,積極保障大宗商品國內供給。加快推進貿易調整援助。據悉,不少外貿企業已在對接航運企業,探索長期合作。
在推動外貿創新發展方面,跨境電商、海外倉、離岸貿易、綠色貿易、貿易數字化等成為穩外貿工作的“關鍵詞”。《意見》明確,將增設一批跨境電商綜試區,培育一批離岸貿易中心城市(地區)。同時將鼓勵金融機構以市場運作方式加大對各類企業建設和使用海外倉的支持,促進海外倉高質量發展;調整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擴大進口類別,更好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
為做好有關政策落實安排,各部委也在積極行動。商務部在虎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將推出六大支持服務貿易發展舉措。國家發改委明確,下一步開展外貿工作將突出“穩”字,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海關總署表示,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助企紓困、恢復發展,更大激發外貿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
“下一步,商務部將持續推進對外貿易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加快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將做好新一批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圍工作,完善海外倉網絡,穩步推進離岸貿易發展。探索建立綠色貿易標準和認證體系,打造綠色貿易發展平臺。推動貿易數字化發展和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打造一批貿易數字化領航區。
穩外貿,怎樣做好短期和中長期政策的有效銜接?在推動《意見》落實過程中,短期要重點“穩增長”,中長期則要重點“促改革”。短期內,要以政策穩帶動外貿穩,以更好保就業、保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著力點,確保政策不急轉彎。從中長期來看,則要在落實《意見》時以外貿發展中的全局性、系統性問題為導向,統籌發展與安全,聚焦創新驅動、綠色賦能,確保“十四五”期間外貿高質量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江蘇外貿勢頭強勁
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引下,多地也出臺相關政策條例,進一步加大穩外貿力度。
春節剛過,江蘇兩則事關穩外貿的消息引起關注:一是國務院發布新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名單,揚州、鎮江、泰州3市獲批,江蘇從此實現13個設區市跨境電商綜試區全覆蓋;二是江蘇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若干措施》(下文簡稱《若干措施》),提出了16項重要舉措。
《若干措施》具體包括促進跨境電商加快發展、完善跨境電商支持政策、提升企業數字化營銷水平、優化全球海外倉布局、提升海外倉服務水平、打造市場采購貿易“江蘇模式”、提升市場采購貿易便利化水平、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健康發展、提升保稅維修業務發展水平、創新發展離岸貿易、推動貿易全流程數字化轉型、支持外貿細分服務平臺發展壯大、推動監管方式創新、落實財稅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及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其中,在完善跨境電商支持政策方面,推廣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直接出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監管模式,落實跨境電商進出口退貨監管措施。加快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指導推動符合條件的銀行及第三方支付機構與國內外跨境電商平臺對接合作,為相關市場主體跨境資金結算提供便利。支持各地依托綜合保稅區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創新監管模式,拓展保稅倉直播銷售等新模式。積極推進在自貿試驗區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內醫藥類商品銷售。
在打造市場采購貿易“江蘇模式”方面,推動市場采購貿易與外貿綜合服務、跨境電商融合發展,放大新業態、新模式政策疊加優勢。做優做強常熟“市采通”平臺,加快向全省全國推廣應用,幫助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高效便捷出口,打造市場采購貿易“江蘇模式”。支持專業化大市場應用“市采通”平臺拓寬出口渠道,引導更多內貿經營主體拓展外貿業務,促進內外貿協同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放大輻射帶動效應。
在推動貿易全流程數字化轉型方面,強化外貿領域數字智能技術應用,支持外貿企業發展以數據驅動為核心、以平臺為支撐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運營模式,拓展大數據選品、按需設計、定制生產等數字化應用場景,增強產品研發設計、供應鏈協同、服務迭代升級的能力,提升生產制造、跨境通關、物流倉儲、金融服務、售后服務等貿易全流程、全鏈條數字化發展水平。加強對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和優秀企業的宣傳,針對重點行業和企業轉型需求,培育一批數字化解決方案優質服務企業,通過資源對接和信息共享,幫助傳統企業和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
江蘇這些舉措落實了國家重要政策文件,它們因地制宜,結合了江蘇實際和商務特點,推動了江蘇外貿持續強勁發展。
延伸閱讀
年初,《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這為全國各地穩外貿提供了新空間。海關統計顯示,2021年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12.07萬億元,增長18.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0.9%。RCEP協定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逐步實現零關稅。另外,優化原產地規則、擴大市場準入、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等措施將促進區域內生產要素等經濟資源的流動更加自由、高效和暢通,成為推動區域貿易合作的重要橋梁。
3952500218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