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是包括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在內的實體腫瘤最為頻繁的轉移靶器官,而骨轉移造成骨折、疼痛乃至病人死亡;且由于骨組織的特殊構造,腫瘤向骨轉移的調控機制與向其他軟組織的轉移有著顯著的不同,因此腫瘤骨轉移是眾多研究關注的焦點。
近日,一篇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胡國宏研究組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發表的研究,闡述了肺癌骨轉移的新機制以及治療策略。
該研究發現,在腫瘤細胞刺激下,破骨細胞可分泌細胞因子白介素-19(interleukin-19, IL-19),從而促進表達IL-19受體IL-20RB(interleukin-20 receptor subunit beta)的肺癌細胞的增殖,導致了骨轉移的發生。進一步研究表明,IL-20RB可介導腫瘤細胞對破骨細胞直接發出的促腫瘤信號的反應。腫瘤細胞誘導破骨細胞分泌IL-20RB的配體IL-19;而IL-19則與腫瘤細胞表面的IL-20RB結合并激活下游Janus激酶1和轉錄激活因子3(Janus kinase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JAK1-STAT3)信號,從而加強骨中腫瘤細胞的增殖能力。不過,不表達IL-20RB的肺癌細胞,或在IL-20RB及IL-19被抑制的情況下,則不會對破骨細胞促癌信號產生響應。此外,研究者還開發了一株IL-20RB的中和抗體,該抗體能有效抑制IL-19與IL-20RB的結合,并在體內對肺癌骨轉移起到了非常明顯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這一研究闡述了破骨細胞調控腫瘤骨轉移的新機制,發現了腫瘤響應破骨細胞直接促轉移信號的關鍵通路,并支持了用中和抗體阻斷IL20RB的轉移治療策略。
(摘自中國生物技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