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晶晶 江西路通科技有限公司
對于社會整體而言,雖然現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已經在社會上形成了不錯的效果,但是,也導致實現財務信息化之后,出現了新的風險。在企業實施財務信息化系統之后,對于可能會出現的風險要及時進行控制,明確好財務工作人員的職責和權利,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而企業管理者作為企業管理決策者,在實施財務信息化之后,也要時刻注意所帶來的風險,注意對風險的要素進行提前預防,并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于所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這樣才能提高整體的財務工作效率。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提升,在進行財務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要依托于互聯網信息技術,這樣可以實現財務數據之間的實時共享,而且提升了財務人員對于信息處理的能力。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內部管理當中屬于重中之重。而有效的采用信息化系統,可以準確地把握各個部門的經營情況,對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提前預測,在事情發生之后,也可以及時地進行監控和分析,找出相對應的策略,也為企業的管理者在進行決策時,提供重要的依據。
快速地實施財務信息化,也能加速整個企業管理模式的改變。對于財務信息化,加強落實管理,這樣對于每個部門的經營決策也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當在市場競爭中出現一些風險時,也能及時規避。也可以避免在日常管理過程當中,出現了資金使用不規范等現象的發生,也能大大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通常涉及企業內部的投資金融,整體運營的資金和利潤的分配,是作為內部管理工作當中重要部分。而隨著企業自身規模的不斷擴大,所提供的財務信息量,也在逐漸地提升,這個時候繼續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切實采用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合理的運用財務軟件,可以改變傳統的記賬模式,大大地提高了財務人員工作的效率。而所使用的財務軟件,一般具有較為完整的功能,通過對財務信息數據的掌握,能夠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方便企業各個部門進行數據間的核算。當企業在面臨突發性問題的時候,也能夠及時有效的查詢數據,尋找相對應的策略,制定出更為有效的決策。
作為21世紀的今天,人才是各個企業競爭力的體現。作為財務管理工作,對于財務人員的整體專業水平也有了較高的要求。要求財務人員,不僅僅需要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過硬的業務水平,也需要財務人員具備信息處理和分析的能力,為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提供有效的幫助。財務信息化,要求財務人員具備專業的技能水平,熟練地使用信息系統以及企業內部科學的管理模式,使三者之間相互融合,提高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寬度,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包括了對于成本的預測,企業資產的管理以及流動資產的管理等。而隨著財務信息化的逐漸普及,將不斷地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也給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人才的支撐。
動機風險就是指在財務信息化的管理過程中內部的驅動力。我國企業內部整體財務信息化建設水平各不相同,有一些企業沒有把握住財務信息化的主要內容,導致在進行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盲目地跟從其他企業來進行建設。比如:有一些企業單純地認為財務信息化就是把傳統的記賬模式轉變為財務軟件的記賬方式,只是做了記賬方式的改變,添加了一些財務軟件,缺乏對財務人員整體的信息化素質的培養。這樣,既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從整體來看效果并不高,財務信息化留存于表面形式,很難真正服務于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容易造成鋪張浪費的情況發生。
而另外有一些企業只是為了應付行政、市場監管的檢查,把財務信息化建設簡單應付,不管是從硬件設備,還是技術人員以及整體的財務規章制度,都存在著漏洞,不具備較強的管理應用價值。所以,企業如果沒有清楚地認識到財務信息化的真正意義所在,只是盲目地跟從或者只是流于形式,就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和財力的浪費,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從市面上來看,出現了大量的財務管理軟件,而這些軟件參差不齊,有些是不符合國家的經濟政策。如果使用這些軟件,就會給企業的經營管理造成更大的風險。有一些中小型企業為了降低建設財務信息化的成本,選擇一些價格低廉或者是免費的財務軟件。而這些軟件的一些功能是與國家總體規定相違背的。比如:有一些財務軟件是允許反過賬、反月結,這顯然就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如果使用這些軟件,就會導致企業經營會出現問題。
市場的環境是在不斷地發生改變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隨著市場的變化也會不斷地發生變化,不斷地調整內部業務的結構和組織框架。這就導致企業在一開始進行財務管理時所設置的財務軟件,不能跟隨市場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當市場發生變化時,企業的內部管理模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早期使用的軟件與實際情況不匹配的現象發生,使其在前期投入的資本形成了浪費。另外,企業在進行財務化建設的過程當中,也會遭遇到外部風險因素的影響,當整體經濟形勢下滑時,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發展壓力,而對于企業內部財務信息化的建設,也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企業在建立財務信息化過程當中,缺乏熟練的經驗,在實際實施過程當中會出現很多困難。在建造過程中,一般選用專業的信息人才或者是直接外包給軟件服務商。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信息化的建設脫離了財務工作的實際情況,盲目地進行了軟件功能上的設計,這樣不僅對于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成本大大增加,也會使企業的經營壓力增大,最終,會導致所構建的財務信息軟件與實際情況不相匹配的現象發生。
財務軟件的使用人員,往往在進行操作時,只是簡單地掌握了基本的功能,沒有對其他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而財務信息化,是一套比較復雜的財務管理系統,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之間是獨立存在的,各有分工,相互之間聯系較少,缺乏配合和聯系。所以,導致在運行財務信息化系統的時候,會出現了一些問題,從而產生了一些風險,需要企業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完善。
合適的財務軟件和整體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是構建整個財務信息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決定企業決策風險是否發生的重要環節。而從實際情況上來看,大多數的企業管理者對于財務信息化的目標不明確,不具備有一定科學合理的財務軟件評估辦法。所以,在信息不完善的情況下,企業就有可能做出錯誤的管理決定,導致整個系統的構建失敗。
比如:財務管理人員。直接模仿其他企業的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沒有關注到自身企業的經營情況和實際特點,導致所選用的模式與企業經營情況相悖,最終制定了并不適合企業發展的財務信息化系統。目前市面上的收費軟件與免費軟件多種多樣,財務軟件的開發商之間的競爭也頗為激烈。為了提高自身軟件的銷售量,有一部分軟件的開發商會夸大軟件的實際使用效果,甚至出現了虛假銷售的情況。所以,企業的管理者要能夠準確地識別財務軟件的效果,否則將會給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造成較大的風險。
財務信息化系統的整個運行方式與傳統的手工記賬是有所不同的,財務信息化實施的最初要求就是要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要通過優化企業的內部組織框架,來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權利,這樣才能使財務信息化整體的系統能夠有序的運行。
在財務信息化的背景下,企業應根據自身業務的情況,明確各個部門所需要承擔的工作職能,并且要重點關注各個部門之間的連接,由專業的人員來進行管理,從中形成與整體業務流程相適應的組織系統。要堅持不相容的崗位設計原則,杜絕舞弊和防止錯誤操作的實施,在財務管理的崗位上,分為決策者、執行者和監督者三個崗位,三者之間相互獨立進行,并且互相監督。財務軟件和信息系統功能的結合,導致了很多崗位職能的交叉,企業必須結合自身情況和財務系統的特點,對這些部門和崗位進行分離,設置新的授權機制,使整個業務流程可以有效地實施監督。
大多數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往往都是等到財務報告審計之后才發現失誤之處,這樣雖然能夠加強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但是也給企業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而財務信息化可以將財務的整體數據與企業的內部業務流程進行結合,將整個業務的流程可以直觀地、全面地反映到財務信息化管理體系當中,這樣企業就可以對整個過程中實現全面監督,防止出現重大失誤,極大地減少了企業的損失。但是,這也要求財務系統的設計人員,對企業的整體業務架構有較為清楚的認識,對各個環節的風險有明確的評估,也要針對風險頻發的環節,設置相關的節點進行干預。當出現一些問題時,操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得知,方便企業決策者進行管理。
財務信息化整體系統的運行效果,也決定了企業整體財務管理的水平,也成了企業良好的控制風險的主要手段。而在信息化建設的初期,應該加大資金的投入,選擇一些較為專業的服務提供商。比如:企業在選擇時。要找尋一些功能符合自身需求。且價格合理,同時也要對軟件的提供商的相關資質要進行查驗,并要求他們提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
隨著系統的構建,企業要對各個部門的職能進行明確的分工,嚴格把握好信息系統構建的進度、質量,確保能順利實施。在使用信息系統時,要對權限進行設定,對系統的功能進行分類,嚴格遵守職位不相容的原則對員工進行功能的授權,避免出現越權管理的情況。對財務數據信息要進行加密處理,只有通過信息驗證才能進行使用,借助這種手段能夠有效地保護信息安全。在信息的系統當中,還要設置數據檢測的功能,在數據進行上傳時,對其進行檢測,識別出與之前歷史數據有較大出入的地方,如果確實發現錯誤,則可以及時進行糾正,極大地提升了財務數據的準確性。
企業內部的審計,是為了實現各個部門的經營目標,提升企業整體的盈利水平,也是企業進行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財務信息化的背景下,審計的對象和內容也發生了變化,為工作的開展也增加了一些難度。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企業要培養專門的審計人才,既要掌握專業的財務管理知識,也要擁有較為熟練的信息操作水平。在開展工作時能夠借助財務軟件,對于各個部門在經營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企業整體信息化建設速度較慢,而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不能夠足以應對所出現的問題,所以,也可以聘請一些專業的人員來進行內部的管理,以此來提高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控制水平。而企業內部的審計人員,要對企業系統的核心內容進行分析和評估,深入了解信息系統的功能,明確日常使用的軟件是否合乎國家法律規定,確保企業的經營活動合法合規。
總體而言,由于國內大部分企業缺乏建設財務信息化系統的經驗,也缺乏具有專業知識并會操作財務信息系統的人員。所以,在進行財務信息化建設當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存在了一些風險。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企業必須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使財務管理工作符合國家法律制度。把企業實際的業務流程和財務軟件的操作流程兩者相結合,提高財務數據的準確性。要加強對信息系統的控制,不管是在信息系統設計初期,還是在使用過程中,都應該嚴格把關,做好監督管理,拒絕出現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同時,應重視內部審計工作,注意在財務信息化下環境和內容的變化,及時作出應對策略。另外,還需要打造屬于企業自身的專業人才隊伍,為企業實施財務信息化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