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華 云南省宣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社會保險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隨著當前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其制度內容以及形勢也在不斷完善。因此要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同時對于其中的政策也要不斷進行優化,這樣才能夠從制度的角度出發,更好的保障城鄉居民的實際權益,從而更好地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及發展。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制定以及具體實施的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令養老保險制度真正為廣大城鄉居民服務,完善制度中的不合理之處,從而利于社會的長遠發展。
在國家整體養老保險制度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踐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要求,既可以令我國老年人口老有所依,同時也是維社會公平,實現社會和諧發展,提高社會穩定性,加強社會凝聚力的重要舉措。與此同時,對于創新創業、消費升級等影響經濟發展的事項,同樣會帶來較大影響,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和諧民生的構建,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在年滿60周歲后基本生活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真正地實現我國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的目標。同時對于青年群體的壓力也能夠有效進行改善,青年群體可以將自身的精力灌注到事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從而更好地為社會作出貢獻,實現了我國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的目標。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制定的過程中,需要與當前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的需求相結合,對其進行不斷的補充、更新以及完善,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的需求,從而在城市與鄉村居民中發揮其自身的保障功能。提高政府對于制度制定的專注度,并且近幾年我國各個地區對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情況、實施過程重視程度越來越高[3]。政府部門也將社會的經濟發展情況、城市與鄉村居民的實際收入以及物價的漲幅情況考慮到其中,從而對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標準進行不斷的調整,同時也在不斷健全相關政策,讓制度的覆蓋面越來越廣,讓我國的更多群體享受到保險制度的優越性。但是聚焦于實際情況,當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中,依然存在各類顯而易見的問題,具體包含以下幾方面。
在制度實施的過程當中,要將群眾的實際需求考慮到其中,這樣才能夠保障制度實施的有效性。對于我國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來說,其中重點內容以及群眾最為關心的是待遇水平情況。但是就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城鄉差異情況來看,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養老保險待遇水平,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城鄉居民的保障層次仍然較低。宣威市2012年7月啟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當時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只要新參保不用繳費就能按月領取60元的養老金,絕大多數城鄉居民選擇最低繳費檔次100元。目前,城鄉居民月領取最低養老金是113元,極個別加上老農保、被征地養老保險,月領取養老金也才有700多元,這樣的待遇水平,很難發揮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實際功能,這也是目前最為嚴重的問題。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以及社會的經濟水平不斷進步的過程中,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如何能夠更好地與其進行匹配,是目前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
對于城鄉居民老說,養老保險制度是在不斷變化的,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待遇方面,要將其動態性充分體現出來,可以通過立法的方式進行,這樣能夠有效地將待遇機制進行不斷的調整,可以使參保人與繳費待遇之間進行有效關聯,這樣能夠從根本上充分調動參保人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對參保人提供一定的權益保障。
一方面,存在著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對于養老待遇的制定也沒有出臺相關制度。在養老待遇水平制定的過程當中,需要與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相結合,同時我國的相關部門在進行統籌規劃時,也要進行綜合的考慮,這樣能夠有效地形成自然增長的相關機制,才能夠保障城鄉居民的實際利益。
另一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社會保險屬性當中,在城鄉居民進行養老保險繳費時,其繳費的水平需要與居民的收入增長情況相匹配,因此,對于城鄉居民個人賬戶的養老金情況要不斷進行提高。但是,對于目前我國的相關政策來說,其繳費的實際水平與參保人的收入情況沒有明顯的聯系,因此而產生的消極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削弱了存在于城鄉居民賬戶當中養老金的資金價值,而且居民也無法依照個人繳費情況,針對性作出合理規劃,長遠看來,同樣不利于保險制度長期金融目標的實現。
在居民進行繳費時,逐漸由窗口繳費轉變為線上操作,因此,對于文化水平較低的一部分群體而言,很難進行線上的操作,對于稅務繳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要想實現我國全體城鄉居民參保的目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對于農村人口來說,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的特點,因此,對于當前的信息技術以及養老保險繳費等情況,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接受。所以,新型的養老保險的繳費方式要不斷提高其居民認可度。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政府部門也要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不斷的調整,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保障城市與鄉村居民的養老情況。當前,我國處于人口老齡化加重的階段,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因此,相關措施應貫徹對癥下藥的原則,重點從以下工作出發。
在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制定以及實施的過程當中,要將參保人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其中,同時也要結合我國當前社會的實際發展情況,實現不斷完善的目標,從而更好地建立保障兜底的制度,從而在根本上將參保人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也能夠提高參保人的保障范圍,讓我國更多城鄉居民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因此,要參考我國的貧困線指標,將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其中,這樣能夠更好地建立我國基礎養老金的標準,實現養老金的兜底功能。在最低養老金標準設置的過程當中,能夠使參保群體的權益得到全面的保障。例如:我市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制定的過程當中,以122元為最低保障標準,同時在參保人每月享受待遇的制定過程當中,主要包含了:中央基礎養老金(93元)+省級基礎養老金(15元)+(個人繳費+省補貼+市補貼+利息)÷139。這樣能夠有效地體現了養老金標準制定的系統性以及科學性。
在宣威市設立了12 個繳費的檔次,分別為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因此參保人員選擇繳費檔次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同時,對于云南省政府、宣威市政府來說,設置了不同繳費檔次的補貼金額,參保人員繳費200元,則會收到35元的省級財政補貼、5元市級財政補貼;繳費1000元,則會收到75元的省級財政補貼、45元市級財政補貼;繳費1500元或2000元,則會收到80元的省級財政補貼、50元市級財政補貼;繳費3000元,則會收到112.5元的省級財政補貼、82.5元市級財政補貼。由此可見,參保人選擇的繳費檔次越高,享受的政府補貼也就越高。政府和人社部門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城鄉居民選擇高檔次繳費,讓他們老年的生活更有保障。
對于新參保、繳費過程中采取的方法要不斷進行探索、優化,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新參保、自主繳費相結合,也可以將繳費的設備進行不斷的優化,政府相關部門也要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讓城鄉居民在新參保、繳費的過程當中,不再局限于窗口,可以實現手機線上新參保、繳費以及機器自主繳費的目標,這樣能夠從專業技術出發,為城鄉居民帶來更多便利。城鄉居民可以下載“云南人社12333”APP注冊、實名認證,登錄APP,選擇參保繳費申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參保登記,將參保人的姓名、身份證號、性別、民族、住址以及銀行卡號等基本信息填寫完畢,將身份證、戶口簿資料上傳,最后點擊提交,完成新參保登記。接著,城鄉居民可以足不出戶,通過“云南省電子稅務局”微信公眾號進行自主繳費或代他人繳費。
當地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相關制度的力度,將參保人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居民從根本上認識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于老年的保障功能,同時也要讓居民意識到制度本身存在的優越性,讓參保人員在了解制度的過程中,能夠積極地進行建言獻策,從而更好地推進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朝著更完善的方向發展。
此外,養老保險的制定,也要與社會保障機制進行有效銜接,從而全面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定的科學性,縮小其中存在的差距,為各種群體提供多元化的制度模式,將社會保險機制以及綜合化水平進行有效提高。
要提高中青年群體的繳費檔次以及參保率,可以在繳費機制的制定過程時,建立長效的獎勵機制。目前就宣威市來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獎勵機制主要是提倡“多繳多補、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因此要在繳費機制中添加獎勵機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中青年群體的繳費檔次以及參保率有效提高。在參保人領取養老金時,基礎養老金主要通過中央財政以及省財政進行支出。在此領取基礎上,如果參保人已經累計繳費超過15年,繳費年限每增加一年,市財政就會增加發放2元的月基礎養老金。對年滿65周歲以上的領取待遇的老年城鄉居民,每月增加發放5元的基礎養老金。
對于不能夠進行遠程認證以及精神狀態欠佳的居民、長時間處于臥床狀態,自身意識不清醒的居民,可以由村委會代表出面,進行集中登記認證,同時第三方機構也可以進行入戶認證,還可以通過“云南人社12333”APP自主認證或代他人認證。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認證效率,將業務辦理的程序不斷進行簡化,減少了其中不必要的環節,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在繳費制度制定的過程當中,要將其中設置的最低繳費標準進行明確,同時也要針對于個人的繳費情況進行相應完善,這樣居民能夠很好地對于其中的資金進行合理分配,以保障居民繳納養老保險行為的持續性。因此要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不斷統籌規劃,將其中的責任權責進行劃分,從而更好地保障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
第一點,需要將財政負擔原則進行明確,根據財政收入情況對居民的收入以及支出能力進行不斷預算,這樣能夠從專業的角度出發,了解自身地區的實際發展水平,以及居民的支出能力。各個省份也要對自身所在的地區進行等級劃分,從而更好促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有效實施。
第二點,制定城鄉居民的繳費標準,在個人繳費檔次制定的過程當中,要參照最低養老金的數據情況以及城鄉居民的收支情況。在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時,要實現統籌管理的目標,從而實現多種多樣的投資管理新模式。也要將參保人員當前繳費年份的情況考慮到其中,對其進行核定增發,呈現公平性。
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建設以及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并且在制度推行的階段,存在著較大的阻力以及未知的不確定因素,因此,要將我國養老保險認證機制、基金管理、待遇調整機制、繳費機制等方面的實際問題,與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向相結合,將其不斷進行優化調整,這樣能夠發揮其自身的作用,更好地保障了居民的實際權益。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政府部門的要求也逐漸升高,要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的調研,同時對于其中目前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矛盾進行綜合的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這樣才能夠從持續發展的角度,實現政策的有效實施,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