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練 貴州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政府作為市場中看不見的“手”,起到調節市場供需平衡、穩定經濟健康發展的作用。而怎樣達到市場經濟的平衡?稅收就是重要手段之一[1]。作為企業需要及時納稅,成為稅務系統中重要的一部分。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即是在國家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納稅人在正式納稅之前,通過合理規劃、盤點企業收入,得出多種納稅方案。最終在稅法的約束下,選擇最大程度節約企業經濟成本的一種合理納稅方式。這種納稅方式將減輕企業經濟負擔,給予企業資金周轉時間周期,推動企業良性發展。
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在我國企業發展進程中是一個較新的工作任務。在新稅法正式施行后,中國對于稅務研究的相關工作進入新階段。在這段時期內,大批學者與專家投入稅務研究,進行稅收籌劃相關領域的研究。并且隨著經濟環境的快速發展,部分第三方機構加入這個行業,稅收籌劃在實踐中已經迎來新局面。目前,稅收籌劃使個體企業經濟行為更加合理,推動企業內部財務發展活動有序開展。
2008年1月新稅法開始正式實施,新稅法以“簡化稅務體系、降低稅務概率、拓寬征收基礎、嚴格征收管理”為核心方針對國內經濟市場企業的稅收管理,進行大幅度調整。雖然新稅法實施在中國市場內不斷推行,但是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情況并不相同,因此我國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推進仍然面臨著許多不同問題。
首先,企業中進行稅收籌劃管理的工作人員工作能力不夠[2]。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起步時間較晚,相關行業的人才儲備量明顯低于行業需求量。市場上暫時未出現專業的稅收籌劃師、稅務精算師等專業的稅收處理崗位。其次,企業自身對于內部稅務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較低,更多傾向于財務板塊的稅務工作,這種稅務工作偏向于后勤類,該崗位的工作人員對于企業直營業務了解較少,因此在進行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工作時,并不能及時根據企業當前的運營需要得出詳盡的稅務處理方案。
財務管理是企業高效合理運行的基礎經濟保障。稅收機構應加強對企業納稅規范進行有效引導,以政府稅務部門作為橋梁,舉辦以合理納稅、企業如何進行有效稅收籌劃管理為主題的科普性講座,向企業大力宣導稅收籌劃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并且稅務機構可以通過第三方中介機構對企業稅收規劃進行管控與監督,確保企業稅收籌劃的合法性。企業在進行相關工作時,應主動積極地將整體流程合規化,請教政府部門的專業人士進行指導,降低企業稅收成本。
納稅、繳稅是企業正常經營過程中的應盡義務。稅法不僅是企業與稅務機構之間的銜接關系,也是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法律原則。作為納稅人的企業,應按照規定時間范圍繳稅,按照稅法規定進行納稅。企業應在法律允許的多種稅收籌劃方式中進行選擇,進行合理、合法的稅收籌劃基本工作。
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工作應該時刻注意政策走向,按照稅務機構的政策要求逐步推進企業工作,并且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工作不僅應單獨考慮具體稅費的高低,還應該根據企業的主營業務進行綜合考量,并且企業選擇的稅收籌劃策略不能大幅度地降低企業收益,也不能無故提高企業收益水平,財務應選擇能在維持企業收支平衡的基礎上提升經濟效益的方式。
稅收籌劃方案具有兩面性,選擇稅收籌劃方案這個行為本身,企業就需要承擔一定成本。投入這種實際成本具體是否有利?企業應該根據當前運營狀況進行有效評估。如果投入成本大于企業之后的經營效益,這是不合算的支出方式;如果投入成本小于企業之后的經營效益,這是合理有效的支出方式。
首先,稅收籌劃的實施背景處于經濟市場下的制度保障。因此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在與稅務部門進行相關工作對接時,應該積極主動認識當前稅法的相關規定。了解稅法條例中不可觸犯的部分。企業應明確企業繳納稅款的具體數額是由立法機關決定,而不是與稅務機構有直接關系。企業對接工作的過程中,應按照稅務機構給出可實行的稅收籌劃方案執行,不應質疑方案的合法性。
其次,企業應了解當地所得稅稅法管理特點。根據地方稅務機構的特點,嚴格按照具體要求進行具體規劃,執行相應稅務籌劃[3]。使稅務機構認可企業相關的稅收籌劃工作,便于企業開展之后的經營活動。
最后,企業內部規避風險的過程可以聘請專業人士進行指導,比如解讀當地稅務系統相關政策的專家、制定稅收籌劃方案的策劃人員等。在大型企業或者年利潤較高的行業,強烈建議繳稅階段需要邀請專業人士參與其中,規避企業經營風險。
作為處在市場競爭中的企業來說,完成效益目標是核心任務。企業在稅務部門的管控下進行運營,在享受政府帶來的合法權利下,企業應該積極履行繳稅、納稅的義務。企業通過對市場的考察,按照企業自身需求進行經濟活動。在納稅之前根據每年度的盈利標準,擬定所得稅稅收籌劃方案,及時與稅務部門進行有效溝通,將方案細節合理化。這種繳稅方式不但履行企業自身應盡的社會責任,而且在合法合規的范圍內有效達成經營目標,在合理支出的基礎上節約成本。
例如企業在進行年度財務盤點時,可及時的復盤市場業務的收益與支出,并與其他競品公司進行比較,對比企業盈利方向的不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大熱的A、B、C、D四個熱門業務中,選擇最適合企業自身發展方向進行投資,并且可以根據這一業務對應查找相關政策,尋找此項目中政府可支持的、可投資的部分。按照政策,進行項目與稅收籌劃方案擬定,最終決定合理的納稅方式與未來業務發展方向。在達成企業績效目標的基礎下,及時履行企業合法納稅的義務。是一種“雙贏”的策略。而企業在選擇依靠政府政策、運營公司項目的過程中,應節省生產成本,通過“捷徑”達到企業盈利的目的,節約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時間與金錢。少走彎路也是節約經營成本的一種方式。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不能盲目進行投資跟風,為達到盈利目的不擇手段。根據市場風向與政府政策進行有效的稅收籌劃,才是企業高效發展、政府合理管控的途徑。
在市場范圍、經銷產值已經初具規模的外企與私營企業中,財務部門是核心部門。其中的工作人員相較于市場業務部門來說,對于企業運營的整體模式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其在日積月累的財務工作中,對市場投資方向、市場主營渠道、市場競品經營狀況的理解都應高于傳統財務工作,甚至高于市場部門的業務經理[4]。企業稅收籌劃管理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開展,財務部門與基層人員,均需要接觸企業的核心業務知識,運用自身專業的業務知識,從籌資決策、投資決策、生產經營決策和利潤分配四個部分入手,逐層深化企業稅收籌劃工作,擬定兩到三種不同的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方案,并在高層會議決策與稅務部門的認可下,推進實施。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挖掘企業中更多的專業人才,這種人才類型既可以是市場運營方向的專業人才,也可以是財務管理的一把好手。從企業內部進行調整更新,發掘優質資源。
稅務部門是執法機構,按照國家法律要求進行工作。市場經濟發展初期,各個私企與外企都不時地出現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雖然執法機構一直通過各種懲罰的方式遏制企業的不良行為,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按捺住一部分行業違法操作的行為后,另一部分的企業又故技重施,繼續在政府“看不見”的范圍內損害國家利益。造成這種行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一是企業經營效應沒有達到企業預期目的,但是卻達到納稅標準。這會使企業產生對所得稅標準線的質疑,產生偷稅、逃稅的心思。其二是嚴格的納稅方式,市場經濟下涌現越來越多的商業模式,比如自媒體經濟、各個行業的中介機構等。這些行業的投資所得稅在中國稅法政策下,有時不能找到相應的稅收標準。那么納稅合理性自然而然會受到企業的質疑與不理解。
為了解決上述情況,政府借鑒外國的稅收籌劃方式,根據中國市場經濟的調整,制定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稅收籌劃方式。這樣在稅法體系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合理避稅的方法,使企業在整體經濟上升的空間內獲得一點喘息的余地。這是一種企業繳稅意識的轉變。
政府在合理情況下對企業進行管理,按照企業投資過程中稅收籌劃的方案進行有效管理。在市場效益最大化的經濟發展背景下,政府的強制性、執法性對企業的發展有利有弊,在整體政策中,保障企業正常運營,快速發展并達到有效收益目標。在企業發展形式多樣化,但附加并行稅法仍然不能有效跟進的情況下,強制納稅會影響企業的效益發展,阻礙經濟的進步。如果各地方政府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合理的政策規劃,實施企業稅收籌劃,這種有效的避稅方式能夠使企業提高納稅積極性,主動保障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
企業發展與當下經濟發展風向密不可分,當前經濟導向已經從傳統的實體企業逐漸轉變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經濟模式。企業通過線上宣傳、營銷,制作相應的推廣視頻、APP與小程序,完成企業產品宣傳模式,將消費者的目光轉移至線上網絡,而線下實體經濟的存在更多是為消費者與企業進行消費轉化的橋梁,引導消費者進行購物,促進買賣成交概率。
以近兩年淘寶帶貨主播行業興起趨勢為例,企業擁有滿足公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的商品,但是怎樣讓消費者第一時間能夠了解到企業產品的優勢,傳統經營模式采取方式一是通過新老顧客口口相傳;二是線下門店直接宣傳。這兩種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宣傳范圍有限的同時,產品容易錯過最佳銷售期。而線上直播則消除這些缺點,企業產品與消費者的連接周期變短,企業產品的最終成品出爐后,可以立即讓消費者了解其性能與價格。因為這種優勢,直播帶貨的發展形勢才會愈演愈烈,下到明星藝人、上到教育行業,都積極投入這股浪潮中。
企業在這個過程中發展收益可觀,且付出成本僅為帶貨人員成本與平臺運營費用,并且這種新型經營方式使企業所承擔的稅費也會大大低于實體經濟企業。這種有政府支持,有廣闊的消費渠道的經營模式,自然而然地會吸引更多企業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從重實體逐漸轉變為重“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經營模式[5]。政府在整個環節中,通過減輕以自媒體、直播帶貨等形式企業的所得稅收,鼓勵更多企業主動積極地轉變企業結構,促進企業進行資源結構調整。
秩序與和平是當今社會的發展基礎,而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離不開立法機關的法律條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任由經濟任意發展,沒有法律這條戒尺進行維護,那么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將會越來越多,破產、吞并等經濟現象也會層出不窮,經濟壓力也會逐漸增大。
企業稅收籌劃有合法性、服務于決策過程、成本與效益、事先籌劃這四項原則,立法機關通過總結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按照企業發展的普遍性制定相應稅收籌劃條款,保障新型企業的生存空間,防止其因稅務產生嚴重的經濟效益問題,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保障國家稅法合理性。
企業投資過程的稅收籌劃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經過時間沉淀的。經過市場經濟的不斷敲打才能形成完整健全的稅收籌劃模式。通過對企業投資過程中稅收籌劃的背景調查與現狀分析,得出當前稅收籌劃過程中的問題,主要是稅收政策制度不完善、稅收籌劃管理意識淡薄、稅收管理人員專業度不高等。解決方式主要是根據經濟發展狀況不斷完善稅收籌劃制度;借鑒優秀國家的稅收籌劃管理模式;培訓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增強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通過以上方式,達成企業投資過程中稅收籌劃管理的目的。以此促進企業經營成本轉變,節省經營成本,增加企業財務管理能力,促進企業資源配置有效調整,推動企業結構合理轉變,激發企業納稅、繳稅的積極性。從政府的角度,推動政府轉變稅務管理思路,根據市場經濟發展方向推行政策,促進地方經濟不斷前進,保障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實現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政府政策管理合理化、立法機關稅法制定條理化,實現稅收籌劃政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