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園 商洛市交通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投融資包括投資與融資,是企業經營運作的兩種不同形式,其目的具備統一性,均是希望通過資金運作使企業的資金以及規模得到擴充。其中,企業投資活動包括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企業融資活動包括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其掌控的大多是國家資產,其投資方向、投資決策的制定直接關系國有資產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在國有企業大規模體制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部分企業依舊難以擺脫傳統的國資性質的影響,對于投融資活動的管理稍有欠缺。從實踐角度講,國有企業的融投資活動具備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與私營企業融資定義進行分離,單獨對其進行分析。
投融資方向比較單一是新時代國有企業投融資轉型存在的首要問題。具體而言,首先,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以后,受我國政府積極財政政策的影響,我國國有企業的投融資活動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房地產開發三大傳統領域,其年增速基本在10%以上;其次,與水利、環境相關的公共管理類投資數量連年增長,當前,其總占比已經接近我國國有企業投資總額的30%。而能夠切實推動我國經濟體制轉型升級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比例卻存在明顯不足的窘狀,常年維持在5%左右。2015年,國有企業在我國政府指導下完成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技術產業投資不足現象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從整體角度來看,我國國有企業投資布局的結構性問題依舊存在,并且成為制約企業投融資轉型、我國經濟體制轉型的關鍵因素。
缺乏科學的投資體系是新時代國有企業投融資轉型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具體而言,首先,國有企業掌管著巨量的國有資產,其投資過程必須慎而又慎,因此,需要一個健全的內部投融資決策機構作為支撐,才能保障投融資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可行性。但從實踐角度看,當前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的投融資決策體系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為任務先、決策后的現象,這種方式雖然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積極成果,但是卻容易影響企業投融資活動決策的正確性,進而導致投融資目的無法實現;其次,部分單位在投融資過程中,市場調研不充分、缺乏科學的投資體系等,很容易導致投資戰略缺乏持續性,最終偏離預期。這不僅無法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本目標,甚至可能出現極大的債務風險,這些都是需要相關單位著重解決的重點問題。
投資收益與投資總額不成正比也是新時代國有企業投融資轉型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具體而言,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常年維持在40%左右,其中,國有企業、地方政府作為國有資產的掌控者,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命脈,其進行的固定資產投資每年都要占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一半以上。在2015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成后,國有企業重組整合,其投融資職能與社會職能相分離,其資本收益率由此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國有企業的資產投融資收益率也開始逐漸步入下行階段,針對這種情況,國有企業必須從規模增長向提高收益率的方向轉變。
風險管控質量受限是新時代國有企業投融資轉型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具體而言,投融資活動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進行的,是促進企業規模增長、體量增大的重要措施。但是,從理論角度看,高收益往往同樣伴隨著高風險,在投融資活動進行過程中,風險防控也是不遜于戰略方向選擇的重要任務。但在實踐過程中,國有企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對稱、內部矛盾較多等情況,在實踐中,鮮少有企業對投融資活動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這種現象很容易導致投融資風險的增加,進而影響資金的順利收回。例如,在并購投資過程中,相關單位不僅要對基本的財務指標,如并購收益、并購企業估值等信息進行評估,還要采取市場法、成本法對預期效益進行計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風險管控的有效性。
缺乏具備投融資經驗的高精尖人才是新時代國有企業投融資轉型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從實踐角度來看,財務人員是執行國有企業融投資計劃的直接力量,在現代經濟體制背景下,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水平對于融投資計劃的執行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單位必須充分認識到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對于企業融投資質量提升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實踐中具備融投資經驗的高精尖技術型人才明顯存在數量較少、質量較差的現象,很難為相關企業的投融資活動提供相應的人力資源支撐。
基于以上問題,本文從國有企業自身角度,對其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并對其解決策略進行深入探討。
與普通的私營企業相比,國有上市企業具備較為獨特的公司治理機制,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股權結構集中。在國有企業中,其股權往往高度集中,控股股東基本均為國務院或者相關國有法人,呈現高度集中式的股權治理結構。
2.公司董事會由國家任命。在這一背景下,國有企業的經營決策必須在國家同意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很難擺脫國家的干預。
3.投資者比較分散。國有上市企業股票交易過程中機構投資者的占比相對較小,個人投資者數量較少,因此,其決策很難受到市場的干預。
這種獨特的治理體制導致其在決策制定的過程中需要對國家戰略責任進行充分考量,并保證國有資產的穩定性。股東價值、企業效益的最大化都需要靠后,這是影響投融資問題轉型的根本原因之一。
國有企業一般具備較大的體量,因此,在實踐中普遍習慣采取成本領先戰略、多元化發展戰略開展市場競爭。其主要表現如下:
1.成本領先戰略。即通過加強成本控制的方式來持續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引下,國有企業普遍更愿意專注于過程改進,而對耗資較高、時限較長、效果不穩定的產品創新活動并非十分重視。這種措施在經濟上行的環境下尚可,但在平穩、下行的經濟趨勢下,投資規模增加會導致企業的負債比例明顯上升,嚴重影響企業的效益。
2.多元化戰略。即國有企業在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往往會采取集團式的模式進行對外擴展,將自身的戰略決策部門與實際業務部門相分離,由分公司采取并購等方式涉足不同行業,進而向多元化企業的經濟集團發展。這種措施的優勢在于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大集團規模,但一旦出現大量的低效收益,則企業很容易陷入債務水平不斷積累的尷尬境地,最終引發財務風險。
受傳統管理模式制約,國有企業的產權制度對于其內部的管理理念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傳統思維對于現代化市場運作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實行現代化管理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國有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是解決新時代國有企業投融資轉型問題的重要措施。具體實施路徑如下:
1.國有企業應該充分把握當前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契機,對自身的結構進行科學的調整,充分參與市場運作,促進融資方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2.國有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現狀對產業結構進行適當調整,并制定科學的戰略發展目標,此外,還要充分考量投融資活動的成本及收益。
3.國有企業應該對自身的內部管理制度、績效評價機制進行全方位的完善,只有這兩個層面得到完善,企業才能形成長期、穩定的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內部經濟資源、人力資源的整合效應,最終促進國有企業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
規范投資行為是解決新時代國有企業投融資轉型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具體操作方式如下:
1.國有企業應該對自身的管理結構進行改善,投融資活動對于國有企業發展具備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進行投融資決策活動時,相關單位必須避免“一言堂”現象的出現,強化各個崗位的責任擔當,對于投融資活動,應該做到集體決策、集體負責,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相關活動制定的科學性與穩定性。
2.在投資活動進行過程中,相關企業應該通過規范的流程以及制度對行為本身實施監督,并對存在問題的環節進行及時的動態調整,這是保證投融資活動科學性、企業發展穩定性能夠得以實現的重要措施。
提升企業風險管控能力是新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應有之義。具體操作路徑如下:
1.國有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前,應該事前設定專門負責風險防控工作的領導小組,由企業內部主管領導、財務部門領導對其承擔統籌管理職責。在實踐中不僅要做好相關項目的市場調研、風險評估工作,還要做好風險預警機制,對相關人員的權利進行約束與監督。
2.企業風險防控小組應該提升對于事前風險預防、事中風險控制的重視程度,將其放在與事后管理同樣重要的位置,對項目運行過程中的所有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國有企業投融資活動的穩定性。
優化融資結構、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融資體系也是解決新時代國有企業投融資轉型問題的重要措施,這不僅有助于擴寬企業的融資渠道,也能夠顯著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進而提升企業的綜合效益。其在實踐中的具體操作路徑如下:
1.國有企業應該改變對政府資金、銀行貸款的過度依賴,在實踐中充分結合市場需求、地緣優勢、產業優勢,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投融資方式,在投融資過程中,不僅要保證投融資資金體量的匹配性,還要充分挖掘社會資本的潛在價值,以最小的代價充分增強企業的資本實力。
2.國有企業應該適當引進社會資本,這些資本不僅能夠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還能夠帶來先進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經驗,促進國有企業迅速完成內部思想體制的革新與升級。另外,社會資本還會帶來全新的技術,這對于國有企業擴展經營范圍、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市場占有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是非常必要的。在實踐中的具體操作路徑如下:
1.在人才引進方面,相關國有企業應該適當提升人才引進門檻,盡量選拔具備管理會計系統知識以及計算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同時也要拓寬人才選拔渠道。不僅要從高校中選拔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其他領域比較出色的財務人才也應該是國有企業重金招攬的對象,這些人才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財務工作水平。
2.在人才培訓階段,近年來,業財融合、財務信息系統已經成為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全新舉措,基礎的財務工作基本都可以交由信息化技術來完成。因此,相關企業在進行人才培訓時,應該更加偏重管理會計知識培訓的重要機制,這能夠源源不斷地為企業提供高精尖的財務人才,進而促進國有企業融投資決策質量的穩定提升,這是當前國有企業工作開展的重中之重。
綜上所述,當前國有企業投融資轉型問題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繁榮穩定發展、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問題,也是近年來我國防范化解經濟風險的重要工作任務。本文對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投融資轉型問題及其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即相關企業如果想要切實提升自身的投融資質量,就必須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包括實行現代化管理、規范投資行為、提升企業風險管控能力、建立完善的投資體系、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等。只有做好以上幾個方面工作,國有企業的投融資活動才能得以完善,從而更好地為國有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降低運營成本作出新的貢獻,促進國有企業長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