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昌桂,鄧 昊,梁芳畫
(廣西民族大學 管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黨課教育是加強黨性教育、保持黨員先進性的基本途徑,是黨長期保持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法寶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1]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全面推進新時代高校黨的建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必須發揮好黨課教育在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梢?,促進高校黨課教育的模式創新與優化,是新時代賦予高校黨建工作的崇高使命,也是黨史學習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
高校黨課教育的本質是為入黨積極分子、師生黨員傳授理論知識和培養黨性的教育,是維持黨的思想和先進性的重要方式。高校黨課教育可以分為類型:一是主題教育黨課,以課堂學習形式為主,在不同的方案和方向下進行集中式講授;二是經常性黨課教育,以黨支部為活動組織單元;三是專題教育黨課,以黨校為主要場所,進行專一性培養。黨課教育課程形式多樣,但都承載著黨性教育、思想教育、世情國情黨情教育、黨的傳統和作風教育等功能,是研究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的關鍵所在。高校黨課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載體,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重要體現,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和清晰的教育目標,是提高黨員理論水平、堅定其理想信念的關鍵方法,是黨進行自身建設的一種特殊教育。
高校開展黨課是對黨內教育制度的一種傳承。中國共產黨有優秀的黨內教育傳統,比如“三會一課”。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以“三會一課”為主要形式的黨內教育就初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更是將其寫入黨的正式文件。[2]可以說,“三會一課”制度是高校黨支部開展黨課教育的重要實踐形式。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黨員,高校同樣開展黨課教育、建立黨校、規范教學并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思想建黨,管理黨內生活,完善制度建黨,落實好高校黨課教育,是對黨內教育的最好詮釋。校、院各級黨組織務必開展好黨課教育,把黨的基本知識、最新理論成果通過黨課的形式傳達給入黨積極分子和師生黨員。因此,高校加強黨課教育,就要落實黨課建設的自覺性,保持黨組織的純潔性,立足于新的戰略高度,規范師生黨員的生活與黨課制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性和時代性,確保高校基層師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
黨課課程設置要結合當下實際,突出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主體意識。部分高校黨課教育內容更新相對滯后,沿用過去的教材和課件已是常態,教學內容也相對單一,課程設置存在隨意性和系統性不足等問題,無法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成果,也不能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黨課實踐教育活動的設置所占比例偏少,存在重理論學習、輕日常規范的現象。只有讓廣大師生在更多的踐行活動中不斷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諦,他們才能做到真信真用。黨課教育課程還要積極拓寬符合授課對象實際的教育內容,促進授課人與授課對象間的良性互動,提高黨課教育以及黨建工作的效率。
黨課教育具有主題靈活多變、教學內容實踐性較強以及授課對象多樣化等特點,需借助團隊協作與資源整合來加強課程建設。當前,高校黨課教育普遍存在授課質量不穩定、教學效果良莠不齊的現象。這是因為黨課教育師資的專業化水平不夠,課程建設的開展過度依賴授課人的個人水平,教學研究、集體備課等在黨課教育中尚未普及。近年來,隨著“支部書記講黨課”“領導干部上講臺”等活動的落實,越來越多的黨員和黨員干部站上講臺,為高校黨課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授課人員,這些黨員干部的優勢集中體現在文件精神的宣傳和基本知識的講授方面。不過他們的授課較依賴個人體會,系統性和嚴謹性相對欠缺,團隊協作亟需加強。
黨課教育要觸及入黨積極分子、師生黨員的思想,解決實際問題。授課人員要認真備課,分析授課對象的思想情況,將高校黨課教育與各種現實思想有機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開展黨課教育活動,避免空洞乏力。實際上,高校在黨課教育中更加看重對名師與專家的授課邀請,對授課對象的研究相對不足。授課人員是否了解入黨積極分子、師生黨員主要取決于授課人員的個人意愿,授課風格與內容也高度依賴講課人的經歷、喜好和主觀自覺。這導致部分黨課偏重說理,重理論、輕實踐,不能契合當下社會實際情況和高校的具體問題,也很難與授課對象的學習、工作相結合。對授課對象的不了解,嚴重制約黨課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虛假空”的教學現象也難以啟發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黨課教育同專業課教學一樣,也需要現代教育技術和良好教育環境的支撐。通常來說,高校硬件設施完備、教育環境優良,對新的教育技術、教學方法包容性強。不過,當前用于黨課教育的現代教育技術并不多,方式方法陳舊問題依然存在。不少專家教授或受邀進校的政府公職人員習慣于枯燥的語言說教,容易導致入黨積極分子、師生黨員代入感不強、注意力不集中。當然,也存在矯枉過正的情況,如少數授課教師為引起聽眾注意力而刻意舉反例或不恰當的案例,給黨課教育帶來負面影響。此外,在確保黨課授課教師高質量講授的基礎上,課堂教學形式方法亟需改進、完善。應該依托時下的信息技術、完善的教學手段,針對不同的主題選擇比較貼切的教育方式,以達到黨課教育的最佳效果。
高校黨課教育的參與者包括作為組織者的高校、作為講授者的授課教師和與作為授課對象的入黨積極分子和師生黨員。在傳統模式中,授課對象的地位較為被動,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授課教師過于彰顯權威。此外,高校未能有效發揮自身在黨課教育活動中的主導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教育效果的提升。為建設有示范意義的黨課,要鼓勵學校管理層乃至普通校友、學生一齊參與到教育活動中,通過說故事、學典型、講道理,用具體的案例為師生樹立精神標桿,創新黨課教育模式。此外,高校還要主動拓展講授者群體,促進黨課教育由個體講授向群體授受轉變,鼓勵黨員師生、黨建研究者上臺講課,促進單一說教逐漸向群體多角度闡釋轉化,在價值共鳴中凸出授課對象,即入黨積極分子和師生黨員的中心位置。
以往的黨課教育大都存在刻板說教的模式,比如場地嚴肅固定、話題不接地氣,容易引發學生的倦怠情緒,難以滿足學生群體的個性化要求,授課效果有限。課堂講授模式如果能夠進一步滿足時空延展需要,有利于打破黨課教學活動的時空局限。對此,不妨將黨課課堂從教室轉向室外,通過實地實景充分體驗感受,比如組織學生前往烈士陵園、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進行現場教學。[3]另外,還可以在傳統課堂上構建立體、多維的教學場域,在保留傳統教學模式的前提下強化學習渲染,突破固有的時空限制,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并參與交流互動。情景式黨課可以讓授課人員在真實、恰當的場景中展開黨課教育教學活動,有利于進行價值引領,并能以真實的力量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學習體驗。
傳統黨課教育多采用“集中授課,一人唱戲”的教學模式,其特點是體系完整、說理深刻,能夠較好地完成對理論的闡釋和對文件的解讀。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黨課教育也要與時俱進,因勢而新。對此,要不斷創新教學表現形式,借助視情景再現、視頻短片等方式推動教學內容的模塊化。要運用聲、光、電等媒介激發授課對象的感官,讓黨性教育高效地內化于授課對象的內心。當然,運用現代教育手段時要注意形式必須服務于內容,要遵循授課對象認知規律和黨課教學發展規律。
高校黨組織要深化黨課教育模式創新研究,主動肩負起黨建和高校改革發展的雙重重任,以合理調配資源、制定課程規劃、展開課程設計等方式為黨課教育創新提供條件支撐。要加強黨員教育培訓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強化對二級學院黨校開展黨課教育的組織領導,明確各分黨校在黨課教育中的責任,實現權責一致。[4]比如,可以由校黨委牽頭,在明確主題主線的條件下,以立項資助的形式開展示范黨課建設,在打造精品黨課的同時突出黨組織對黨課教育的領導職能。各分黨校務必按照校級黨校的統一工作部署,對黨課培訓目的、內容方式、考核辦法及工作要求等作出具體規定,以務求實效的工作態度推動黨建工作與學校工作,認真履行黨課教育的主體責任,確保黨課教育質量。
黨課教育創新的前提條件是科研創新和學科發展。要提升黨課教育的說服力,就必須強化其思想性。高校應當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借鑒最新科研成果,依托政治、歷史、思想政治教育等學科,組織專門的實踐團隊,在立足現實問題的同時聚焦理論主題,有意識地開展精品黨課建設,以學科發展和科學研究的力量帶動黨課教育的創新發展。比如可以在建設黨建標桿院系、樣板支部的過程中,深入發掘校史、院史中的優良傳統和紅色資源,同時關注黨組織在學校重大發展歷史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提高黨課教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高校黨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黨建的有效途徑,二者在目標、內容和方法上具有一致性。黨課教育以黨性教育為主,思想政治教育則更加關心授課對象的政治素養、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水平;黨課教育對象往往限于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等,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眾面比較寬泛。高校要把黨課教學這個主渠道、主陣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場景化教育模式,在教學方式上下功夫,增強課程內容的吸引力,不斷提高黨課教學質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可以說,黨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相互融通的關系,加強二者之間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豐富黨課教育資源、創新黨課教育模式,還能夠有效地緩解黨課培訓教育面臨的壓力。
部分高校在學生黨課教育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評估和監督制度,黨課教育往往存在專題設置系統性不足、教育內容更新不及時等系列問題。高校要完善學生黨課評估機制,通過學校組織部、教務處等相關職能部門在黨課教育中的管理優勢,對各學院黨校在黨課教育開展中的師資、內容和教學方式等進行針對性評估,確保黨課教育的實效性。同時,要完善學生黨課督導機制,即從學生黨課的常態化要求出發,成立專項督導組,要求各分黨校將自查自糾與學校督查相結合,突出問題導向,建立講黨課巡聽制度,對黨課教學過程、內容、質量等方面進行監督指導,確保黨課教育效果的長效性。
高校黨課教育是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實踐途徑,也是對黨內教育優良傳統的傳承。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高校要重視目前高校黨課教育存在的問題,探索新時代黨課教育的創新和優化措施,進一步提高黨課教育的質量和成效,充分發揮好黨課教育在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