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鏡如
關鍵詞:紡織產業;SCP分析;南通市
中圖分類號:F426.8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06-0029-03
一、南通紡織行業背景及SCP分析簡介
南通素有“紡織之鄉”的贊譽。南通紡織業的發展最早起步于1896年,清末狀元張謇在通州創立的大生紗廠。現代南通紡織業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發展于80年代,崛起于90年代,成熟于21世紀,是南通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的主導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從小到大、從最初一家一戶家庭式作坊逐步向現代化企業轉變,以其規模龐大、種類齊全、配套完善、研發能力強蜚聲海內外,形成了市場競爭的比較優勢。2007年被中國紡織協會授予“中國家紡名城” 稱號,2019年紡織品業出口總量達477.1億元,為全國規模較大、市場占有率較高的紡織生產、銷售、出口基地之一。
本文采用的結構—行為—績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模型分析框架包括市場結構、市場行為與市場績效三部分。該分析框架對行業的分析是強有力的,通過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式,把市場行為看作企業取得績效的關鍵,清晰地解釋了結構、行為與績效三者間的關系:短期時,行業的市場結構影響企業的市場行為,而企業的市場行為又決定了企業的市場績效;長期時,三者是雙向的因果關系。
本文以南通市紡織產業為例,從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及績效出發,對該市紡織產業生產情況進行了結構—行為—績效的SCP范式分析。
二、市場結構分析
(一)市場集中度分析
市場集中度是決定市場結構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體現了市場的競爭和壟斷程度。通常,我們以 CRn指數來作為衡量市場集中度的指標之一。
江蘇三星繡品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南通二棉集團有限公司和東麗合成纖維有限公司三家骨干企業年銷售收入都是名列前茅,在南通紡織企業的銷售收入排名中,這三家是紡織企業中的代表企業,其余的千家企業大多數是中小規模。
從每年的銷售收入來看,由南通紡織類代表企業銷售收入占全市紡織企業的比重可以得出結果,CR3達到30%多。由此可以看出,南通市的龍頭紡織業企業為中下寡占型,市場集中度較高,企業優勢明顯,達到一定的規模經濟和有效競爭。但絕大部分企業并沒有較高的市場集中度,競爭優勢不明顯。
(二)產品差異化分析
20世紀90年代,南通紡織品的種類以棉織、滌綸、腈綸、的確良、混紡為主,多用于服裝、針織品及普通生活用品。而21世紀,南通紡織品的種類為棉毛絲麻、化纖、真絲綢、纖維、雪紡、呢絨、滌綸、緞條絹等上千種原料,還出現了多種新型開發材料,如天然纖維、蜘蛛絲等,多用于服裝、家用紡織品、裝飾、醫用等。南通紡織產品的種類從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變化很大,產品和原料種類不斷增加,主要以棉、織為主。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的不斷提高,出現了更多適合現代人們使用的產品,如化纖、纖維、雪紡、真絲綢等,人們還積極開發新的產品,如各種高端化纖產品,來適應時代的要求和發展。
色織面料、繭絲綢、家用紡織、服裝時裝和棉紡織這五大重點領域產業的銷售收入就占全市紡織業銷售收入的93%左右,其中以棉紡織、家用紡織和服裝時裝為主,占的比重最大。南通市在紡織業發展中,注重產品的差異化發展,選擇性發展優勢產品,在以優勢產品帶動整個紡織業的發展,拓寬了銷售渠道,從而帶動其他產品的發展。
從上面可以看出,南通紡織業行內差異化程度比較高,不同地域的紡織產品差異化程度低。南通紡織業自身產業鏈間的產品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同時間上的產品種類存在較大差異,同一時間不同產業鏈之間也存在差異。除此之外,和不同地域上的紡織產品幾乎不存在差異,原料和產品種類幾乎一樣。
三、市場行為分析
(一)定價行為
從化纖價格走勢來看,雖說國際市場上的化纖原料一直在上升,但是南通市市面上的化纖產品價格卻上漲不大,反而有下降的趨勢,這反映了南通市面對市場變動采取的一種價格定位。南通紡織產品幾乎全部出口,2019年出口額更是出現大幅度增長,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的環境下,市內出口企業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紛紛合理調整產品價格,利用價格競爭優勢擴大出口,增大出口數量,導致出口金額仍大幅度提高。由此看見,南通市對紡織產品有其自身的價格定位,但僅僅靠價格戰還不是長久之計,南通市還是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更有效的定位。
南通市內紡織類企業在競爭中多會選擇降價行為;從國際上,由于擴大出口是南通市制定紡織產品價格的主要制約因素,所以南通市應致力于提高紡織產品出口的檔次,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制定合理靈活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
(二)廣告行為
南通市的紡織品質量好,出口數量多,有些品牌知名度較高。南通的紡織業根據不同的品牌產品和不同東道國的營銷環境,采取表演、博覽會、文藝交往、廣告宣傳等不同的促銷方式。當然,另外一方面利用名人效應(張謇)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進行宣傳,擴大和提高本市紡織產品的知名度。
“2020中國(南通)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展覽會”緊扣市場需求,面向全球,以展示家紡成品、面料、輔料等為主,推介高端紡織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理念,搭建供需之間溝通、交流、合作的平臺。本次展會的成功舉辦,將為家紡企業提供重要的商業貿易平臺,推進家紡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生態化”的發展步伐,塑造南通“高端家紡智造示范基地”名片,有力助推南通打造國內高端升級示范基地、國家高端紡織強市的目標,為南通紡織業的智能制造、高端升級,描繪一幅宏大壯美的圖騰。
(三)兼并行為
紡織企業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對一些生產品種單一、業務面較窄及受自身業務量限制不能形成規模的紡織企業而言,兼并也許是促進企業更好發展的選擇之一。通過企業重組,將一些原本規模較小、生產單一的紡織企業進行資源的整合和重新配置,擴大資本占有和生產規模,大幅降低成本,提升質量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是南通市紡織行業擺脫困境、適應環境的一條新路。南通市的紡織業中,大型規模的企業并不多,中小型企業數量較多,所以兼并現象經常存在。南通市的50強紡織企業中,有84%的企業有過兼并行為。相關數據都顯示,兼并是大企業進一步擴大規模的一種主要方式。企業通過兼并可以優化自身產業結構,重組小企業的生產資料,從而更利于該產業的發展。以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其前身是大生紗廠,是我國最早的棉紡織骨干企業,現如今成為融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現有資產20多億元,總量位居全國棉紡行業前 10位,綜合經濟實力居第 14 位。該企業隨著規模的壯大和完善,先后收購重組了多家小企業,同時還進行混合兼并,涉及多個行業領域。
四、市場績效分析
南通的紡織產品作為該市的支柱產業,其發展直接影響南通市各方面的經濟效益。而南通市近幾年的紡織產品可以說不負眾望,經濟收入逐年上升,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比重越來越大,2019紡織品出口量達477.1億元。
2019年中國家用紡織品上市公司利潤規模排行榜(前三季度)數據統計顯示,中國上市公司中注冊地在南通市的家用紡織品企業利潤總額高達80 548.83萬元,利潤貢獻率為58.64%。
南通的紡織產品,名牌不多,更沒有國際性品牌,雖有羅萊牌床上用品、“鑫緣”牌真絲綢分別獲2004年、2005年中國名牌,“SANYOU”也成了中國十大女裝品牌,還有“朝陽”和“大吉”紗布也獲得中國名牌稱號。但同省內其他城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蘇州擁有“波司登”羽絨服、“雪中飛”羽絨服、“夢蘭”床上用品三個中國名牌產品,無錫先后有“協新”精紡呢絨、“陽光”精紡呢絨、“海瀾”精紡呢絨、“紅豆”男西服、“紅豆”襯衫以及“光明”襯衫被列入中國名牌,“協新”商標還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及我國的香港等地區注冊,與國際著名品牌服裝企業聯手,以不斷提高企業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南通紡織產品的名牌不論在數量還是在知名度上,都比不上蘇州和無錫。
五、結論及思考建議
(一)擴大紡織企業的規模,形成規模效應
目前,擴大南通紡織企業的規模主要有兩個方法,一個是收購兼并,另一個就是企業融資。在收購方面,我們從上面的分析中了解到,南通紡織類的大企業存在較普遍的兼并現象,這是企業擴大規模的一種有效手段。它在生產規模上得到擴充,能夠更好地利用資源,在生產和銷售上能夠享受規模效益帶來的各種好處,使得市場上的有效資源合理優化配置。對整個紡織市場而言,通過收購,可以調整市場結構,尤其是產業結構、企業結構都能作出合理的調整,救活一批經營不振甚至虧損的企業,節約了間接費用。所以,政府應鼓勵企業兼并一些經營不善的小企業,達到資源合理配置。在融資方面,融資為企業提供更多發展的資金,用于資源的購買和產品的投入,從而擴大生產。企業的融資方式較多,一般對于企業來講,債務融資有優勢,可操作性比較強。另一個融資方式就是利用外資,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為主。南通市要鼓勵外資通過參股、并購、股權置換等形式進行投資,這將有助于南通市紡織業利用并提升部分現有的生產能力,節約要素資源。南通市在吸引多元化外商投資方面尚有欠缺,所以應注重加大對外資的利用,積極鼓勵多種投資,提高外資吸收能力。
(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的差異化和競爭力
首先,加大對紡織產品的科技投入,提高企業產品的開發和技術創新,不斷調整和優化紡織工業的技術結構;其次,大力發展南通市紡織業的新材料行業,重點開發可再生、綠色、差異化、高端性能的化學纖維;最后,加強紡織企業的文化建設,鼓勵企業創立自己的品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從產品的形象設計、產品的廣告宣傳到售后服務,都要有一整套的方案,從而來提高紡織產品的附加值,再以品牌為紐帶、延伸優勢產業鏈,重點培育知名品牌,建立一個結構較合理、質量較穩定、檔次穩提升的一個紡織生產基地。
(三)制定靈活而有競爭力的價格機制
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紡織產品要適應市場供求規律,反映市場需求,在價格機制上就必須有相當的靈活性。一是科學定價。以不同對的紡織產品種類的成本為基礎,參照周邊產品的價格行情,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銷售過程中允許在一定的幅度內浮動。二是用戶分類。針對用戶的不同需求實行不同的浮動幅度,對重點客戶實行優惠,對定點客戶區別對待,以鞏固大客戶,穩定老客戶,開發新客戶,不斷擴展南通市的貨源。三是降本增效。加強對紡織產品成本的監控,隨時調整管理措施,提高生產效率,對成本實行有效控制。產品定價過程從廣義上來說是紡織品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通政府應進一步健全價格管理機構,充實價格管理力量,加強對紡織品的定價策略以及相關價格的研究,對周邊紡織品的價格動向和競爭態勢進行跟蹤分析,并能做出迅速反映。
(四)建立研發中心,提升核心競爭力
進行科學論證規劃,在現有紡織市場的基礎上,建設一個起到引領南通紡織發展的研發(設計)基地,集聚長三角在研究、開發、設計、生產紡織等方面的能力,加大南通紡織業的產業鏈。通過研發設計基地的建立加大創牌創優力度,創建南通紡織企業的產品名牌。改變過去研究開發單一功能的觀念,拓寬研究中心的功能,使其包含產品研發(設計)、產品檢測、樣品制作、產品銷售、產品會展以及信息發布、人才培訓、商務辦公等,重點建設商品交易中心、產業服務中心、國際會展中心、商務配套中心。通過以上專業化運作,整合資金、技術、機構、人才等產業要素,從設計、制作、流通等各環節提升產品附加值,形成一個集“信息和咨詢、設計和展示、研究和推廣、物流和服務、貿易和洽談、標準和檢測、培訓與服務”為一體的高起點、高立意、高標準、高品位、高檔次的多功能紡織研發基地,促進本地區紡織業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益豐.供應鏈整合視角下“保險+期貨”模式創新[J].社會科學家,2021,(1):68-78.
[2] ?李穎芳,崔冬冬,王曉芳,亓雪龍,李晨,周菲,陶吉寒.山東省果品產業的SCP范式分析及發展建議[J].山東農業科學,2020,(9):141-146.
[3] ?張倩,劉欣.建設世界級紡織產業集群的有效路徑[J].毛紡科技,2021,(1):98-101.
[4] ?蔡曉潔.中國紡織企業如何走出困境[J].甘肅農業,2006,(3):12-20.
[5] ?李銀滿.東莞紡織服裝產業整合升級探索[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1,(4).
[6] ?曾恒源.把握時代命題 推進鄉村振興[N].中國城鄉金融報,2021-01-22(005).
364850058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