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 張弢 王圣媛
摘 要: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白衣戰士沖鋒在前,各公立醫院首當其沖進行無硝煙的戰爭。公立醫院應在特殊時期建立健全醫療業務應急機制外,其綜合管理包括物資管理、財務管理、后勤管理等工作更為復雜、更具有非經常性,因此,在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公立醫院尤其是定點醫院應加強物資、財務等管理。
關鍵詞:新冠疫情 應急機制 物資管理 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2)02-245-02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各公立醫院同樣失去正常的節奏,紛紛啟動突發公共衛生緊急預案。公立醫院除在醫療業務方面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外,其建立完善綜合管理應急預案同等重要,包括物資保障與管理、后勤供應、財務管理等方方面面。通過疫情發生以來醫院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不足,引發以下對物資管理和財務管理的思考與總結。
一、醫院應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完善應急預案
在如新冠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立即啟動執行,使得非常的事情變得更為有序、更為“尋常”,有效避免因慌、忙、亂而出現差錯或紕漏。
1.應急預案中應有明確的院級領導負責人員、責任部門、責任人員,即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人即要落實到明確的崗位,并非人員的姓名。院級領導專人負責,避免因多頭決策而造成實際工作執行困難。
2.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各公立醫院醫務人員都會緊張,在有限的人員中,要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責任分工明確,不能有遺漏,避免在忙與亂中出現部分業務無人管理或多人重復管理現象,而真正需要解決問題又不知道找哪個責任部門或崗位等現象。應急方案除業務部門外,還應至少包括財務、審計、紀檢等部門或人員,其在提前了解醫院相關業務發生的同時,確保監督部門的提前介入與更好的職責履行,充分保證醫院發生業務的合法、合規,實現財務、審計工作的事前、事中管理。
3.應急預案應建立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即對于部分交叉性的業務,即模棱兩可不能明確劃分的業務,規定好牽頭部門和配合執行部門,牽頭部門負責該業務的整體協調與管理、配合執行部門需全力配合牽頭部門。在牽頭部門負主要責任下由多部門合力完成、共同負責。
4.信息上報。疫情期間公立醫院應建立臨時的專職數據中心或專門人員負責相關統計信息的收集與報送。疫情期間不同的管理部門根據各自需求,可能會需要統計各種口徑、各種期間的數據,往往會產生同一內容不同數據的現象,該專職數據中心或人員通過對日常業務數據的統計并根據不同需求上報。該模式除能有效避免不同部門或人員很多重復性工作外,更能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準確性和可溯性。數據中心或專職人員有效核對并經專責院長審批后上報,并準確記錄數據統計口徑、統計期間、上報單位(部門)等,妥善保管原始表單,最好留有底表或痕跡。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物資管理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因物資來源渠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用緩急的不同,加之專項物資專項管理使得物資管理比日常物資更為復雜、更易出現差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加強物資管理。
1.根據物資性質按照醫療專用物資和其他物資分別實行歸口管理。大多數醫院平時就已實現歸口管理,在非常時期無論是調撥還是捐贈物資,同樣要歸口管理,各負其責。一般醫療物資在醫學裝備(或設備器械)部門管理,其他物資則歸口管理在總務部門、辦公室或其他專門管理。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醫院物資除自采物資外,還會有很多的調撥或接受捐贈的物資,這就要求在建立相應管理制度的同時分別設置調撥物資庫和捐贈物資庫,一定與醫院自采物資分門別類管理,做好調撥或捐贈物資的驗收入庫和出庫簽收登記工作,對每一物資來向去向清清楚楚管理[1]。
專項物資專項管理,不但方便于后期的檢查與被檢查,更能有效防控廉政風險。疫情期間專項資金、物資的使用與管理往往是審計等檢查的重點。醫院應根據調撥單位、捐贈單位或個人的不同,分別驗收入庫,然后按照不同物資進行專項出庫,做好領用(分發)出庫登記工作。接受調撥、捐贈的物資可優先出庫使用[2]。
為保證業務的完整性與規范性,所有接受調撥、捐贈的物資均應出入庫管理。尤其是對于匿名個人捐贈的一些物資,在做好相關物資的驗收工作后,物資來源可列為捐贈—匿名捐贈,統一入庫后根據醫院規定再出庫使用。
3.嚴格防護用品等緊缺物資使用監管。一旦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尤其是疫情初期或爆發期防護、消殺等用品等往往會匱乏。為使緊缺物資發揮最大效能,醫院應制定各類應急物資的使用制度,明確使用范圍、標準,領用審批流程,確定責任院領導對應急物資的領用實行嚴格審批。
4.所有接受的捐贈要合法、合規并向社會公開。醫院除接受社會公益單位捐贈外,還可能被授權直接接受社會捐贈,這就要求醫院必須做好相關工作,包括捐贈協議的簽訂、按照捐贈人的意愿使用物資、及時向社會公開物資使用情況、去向等工作。及時按照要求將接受和使用捐贈物資情況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等,并至少在醫院官網公開,而并非在醫院內部有限范圍內公開,接受捐贈人和社會各界的監督[3]。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醫院各項業務的落腳點,更是審計工作的切入點或起點,此時的財務管理尤為重要。疫情期間財務管理除正常的業務外,還主要包括疫情期間專項補助資金、調撥或捐贈物資、接受捐贈資金及慰問金的財務管理等。
1.疫情專項補助資金的管理。發生疫情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政府高度重視,啟動緊急儲備用于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眾安康。此時財政部門進行專項撥款,這就要求醫院要做好專項資金的財務管理與使用。做好收入、支出的基本財務處理外,更要進行專項資金的流水賬或備查賬管理,規范資金使用,保證專款專用。
同為政府資金,因其來源單位不同,財務賬務處理不盡相同。如通過同級財政部門直接撥入,應計入財政補助收入(除財政部門直接撥入的科研經費外);如通過上級主管部門撥入,則應計入上級補助收入,通過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撥入,則應計入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4]。
2.接受調撥、捐贈物資賬務處理。接受調撥物資除按以上所述驗收并使用管理好實物外,財務則根據調撥物資的性質,在增加庫存物資或固定資產等資產的同時,確認無償調撥凈資產。接受捐贈物資,則在增加庫存物資或固定資產等資產的同時,確認捐贈收入。
3.接受捐贈資金的管理。疫情期間醫院除收到通過社會公益機構的捐款外,還可能通過授權在特殊時期直接接受社會捐贈,此時一定要做好捐贈資金的管理與使用。醫院接受所有捐贈資金,必須納入醫院賬戶統一管理。
通過第三方公益機構捐贈的資金,按照其規定用途使用好資金,并做好信息公開,將使用情況及時反饋相關單位或部門。
直接接受捐贈需做好捐贈合同簽訂、信息上報、按照捐贈人意愿使用,確保有規定用途的按照規定用途使用,或改變用途須經捐贈人同意后使用,及時向捐贈人反饋資金使用情況[5]。及時做好信息公開,所有信息公開透明,時刻接受捐贈人和社會的監督。
醫院接受捐贈資金,應計入捐贈收入核算。支出根據具體使用情況列入相應成本或費用類科目。
4.慰問金的管理。疫情期間白衣戰士英勇向前,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慰問,往往會產生慰問金。慰問金若來源于非財政性資金,需作為暫收款計入其他應付款——慰問金。若來源于政府財政性資金,根據來源渠道的不同,計入不同的收入。按照規定支出后,減少其他應付款——慰問金或增加成本[6]。
四、結語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公立醫院尤其是定點醫院應在日常建立健全應急機制。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啟動并有序運行,不但能有效避免慌、忙、亂現象;更能使醫院的各類物資和財務管理等工作井井有條,不斷提升特殊時期醫院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郭欣,車時,王鵬飛,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定點醫院捐贈調撥物資管理實踐[J].中國醫院,2021,25(3):78-79.
[2] 尹燕玲,徐冰,梁軍波,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物資管理的實踐與探討[J].醫院管理論壇,2021,38(2):91-92,83.
[3] 施慧芳,周欣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立醫院接受捐贈的財務應對[J].衛生經濟研究,2021,38(1):69-71.
[4] 董登姣,雷勇恒,梅路瑤.新冠肺炎疫情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探析[J].衛生經濟研究,2020,37(7):59-61.
[5] 陳淼輝.公立醫院財務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有關捐贈事項工作的探討——以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為背景[J].中國市場,2021(19):171-172.
[6] 曾婷婷.新冠疫情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產生的影響及其解決辦法[J]經濟研究導刊,2021(17):133-135+142.
(作者單位: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 青海西寧 810005)
[作者簡介:楊春,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高級會計師。]
(責編:賈偉)
333450190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