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霞

2021年11月,《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正式印發,“融合”成為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的關鍵詞,三地將積極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路徑,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重要的增長極。作為川渝毗鄰地區首批合作共建的區域發展功能平臺,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呈現“加速跑”態勢,2021年三地明確的40項重點工作任務全面完成,涉及年度計劃投資88.6億元,實際完成105.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19.3%。
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瀘州、永川、江津三地著力推動基礎設施、產業體系、公共服務等領域相互融合,向著形成有實力、有特色的省際區域融合發展示范區目標共同邁進。
越來越密的“基礎設施網”
“過去從白鹿鎮到塘河鎮只有坐‘節節車’,全程要兩個小時,現在好了,不轉車了,半個小時就到,真是解決了我們的出行難題。”2020年12月,重慶市江津區塘河鎮至瀘州市合江縣白鹿鎮的省際公交開通運行后,當地老百姓忍不住感慨道。
在這之前,2020年8月18日,川渝首條對開省際公交線路(永川區朱沱鎮至瀘縣云錦鎮瀘州高鐵東站)通車。兩條省際公交線路的開通,讓瀘永江三地近30萬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地緣相近,讓瀘永江三地在合作上擁有天然的優勢。三地以提升內聯外暢水平為導向,構建互聯互通、管理協同、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2021年,綿瀘高鐵內自瀘段建成通車,實現高鐵“零突破”,而在瀘永高速(川渝界)的施工現場,更是一片繁忙景象。這條連接瀘永高速(重慶段)的省際通道已全面進入路面施工階段,未來通車后,瀘州將融入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
除此之外,古金高速公路穩步建設,渝敘筠高速公路、江津經瀘州至宜賓高速公路、自貢至永川高速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以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為契機,瀘永江三地基礎設施建設按下“加速鍵”。渝昆高鐵瀘州段全面開建,隆黃鐵路隆敘段擴能改造工程實現開工建設,敘畢鐵路穩步建設;渝瀘高速公路擴容改造、重慶至合江至敘永高速公路等項目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同時,G246線瀘縣立石鎮至瀘州段加快建設,G353合江縣白鹿鎮(川渝界)至符陽街道段改建工程、S437瀘縣毗盧鎮坳丘村至沙子坪村段改建工程等項目加快開展前期工作。
畫好產業協作“一張圖”
“山的另一邊就是重慶市江津區六貢村了。”站在合江縣白鹿鎮江合村望哨山頂,順著川渝合作花椒產業示范園發起人、四川德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小東手指的方向望去,起伏的山頭種滿了花椒樹,沿著山勢,綿延至遠方,“這些年,我們與江津區在種植技術、市場銷售、品牌打造上都有合作。”
聯合發展花椒產業,只是瀘永江三地共商共建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帶的一個縮影。目前,瀘州市、永川區和江津區已建成優質糧油及稻田綜合種養產業帶28萬畝、長江中上游晚熟龍眼荔枝產業帶3.3萬畝、優質茶葉產業帶6.5萬畝、釀酒用糯紅高粱產業帶31萬畝、花椒產業帶57.3萬畝。
共同畫好產業協同發展的“一張圖”,下好資源合作共享的“一盤棋”,瀘州市、永川區和江津區在產業協作上步入新階段。
2021年3月5日,在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第一次集中簽約儀式上,圍繞汽摩及零部件、能源及材料、特色消費品、醫療器械等領域,共簽約項目9個,總投資175億元,三地將圍繞重點領域,加快“引資補鏈”,進一步加速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高質量建設。
產業共促共興,瀘永江融合發展動作不斷。積極組建“瀘州·永川·江津”裝備產業聯盟,推動裝備制造產業協同發展;推動園區合作共建,合江·江津(珞璜)新材料產業示范園區成功入選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名單;組建川南渝西大數據產業聯盟,華為、百度、攜程等300余家企業入盟……同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同飲一江水,瀘永江瞄準重點產業,精準發力。
“有滋有味”的便捷生活
共建融合發展示范區,是瀘永江共同的使命和機遇。
2021年1月8日起,瀘州開通西南片區跨省門診慢特病費用直接結算業務,瀘州和重慶兩地異地門診就醫“跑腿”“墊資”成為歷史;2021年6月22日,瀘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川渝通辦”業務開通,川渝兩地居民辦理不動產權登記等相關業務不用再“兩地跑”……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瀘州市通過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營業執照跨區域互辦互發、住房公積金跨區域轉移接續,人民群眾享受到的是觸手可及的便捷服務。
從醫療服務到政府服務,瀘永江三地居民的便利生活正不斷“開啟”。2021年12月14日,瀘州、永川、江津簽署民政事業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養老服務、救助工作、社會組織等9個領域的合作內容將一步步轉化為實際行動。
融合發展,向“新”而生,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活力不斷迸發。立足川南渝西山水丘陵特色,瀘永江聯合優質景區,推出了生態康養之旅、古鎮休閑之旅、親子研學之旅3條精品旅游線路,讓三地居民的便捷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下一步,瀘州將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在組織體系、項目建設、改革創新方面持續發力,為把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建成川渝滇黔接合部經濟中心、成渝‘雙核’重要功能配套區、成渝地區南向開放合作門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瀘州智慧和力量。”瀘永江聯合辦公室(瀘州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道。(作者單位/瀘州日報社)(責編/范吳瑕)
165950170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