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和平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對身體素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其中,農村學校如何培養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成為教育工作者熱議的話題。然而在當下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教學方法不當或者強度過大等問題。本文以農村學校為背景,對如何培養初中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進行探討,結合相關專業知識,明確分析良好鍛煉習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創造一個良好的運動環境,從而提出有效的培養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農村學校;初中學生;鍛煉身體
引言
身體素質是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基礎,因此初中階段學生應重視身體素質的鍛煉與提高,培養自覺鍛煉的習慣,為文化課的學習提供健康的體魄。農村學校相比于城市學校來說具有環境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的特殊性,因而在培養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采用適當的方式方法。然而當下教學實踐中讓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影響著培養效果以及教學的安全性。因此教師應當充分考慮環境特征和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由內而外培養自覺鍛煉身體的意識。
一、農村學校培養初中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習慣的重要性
首先,培養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對于初中階段學生來說是形成正確三觀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方式。對學生而言,不僅僅能為其繁重的文化課學習提供強健的體魄和動力,還能在緊張之余放松心情,促進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初中教師不應只把學習成績當作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也要將日常習慣評價加入其中。培養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運動氛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身心雙重進步。
其次,培養初中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有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體育教學屬于一種身體機能訓練,意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自我提高身體素質的能力。若農村學校中的初中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不僅可以發揮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動性,也能利用德育教育奠定課程教學的思想基礎,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的同時加強對思想品德的理解,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自覺意識。
最后,農村學校培養初中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為身體素質教學增添了活力和創新色彩。初中體育教學不僅僅只是在戶外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方式。將習慣養成的教學目標融入初中體育教學中是對教學本身的創新與突破。
二、農村學校培養初中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習慣的方法策略
1.重視提高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是習慣培養任務的對象,具有無可厚非的教學主體性作用。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初中學生身體素質特點,制定適合且高效的教學計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項目進行訓練。并且,在課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動作指導,而且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表現自我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提高課堂參與感,從而激發學生對鍛煉身體的興趣和自覺意識,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場地與天氣的狀況進行健美操教學,在此過程中不僅要向同學進行動作示范,強調動作要點,還要給予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期間,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提高學生動作精準度。教師要向學生說明練習健美操的優點,比如對形體的改變和對身材的保持等,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和練習 的興趣。另外,教師可以在課程最后安排小組展示環節,分組進行練習成果展示,并且,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動作練習,再次強調練習健美操對初中學生的幫助,提高學生的自覺意識,增加學生課后鍛煉量。
2.重視課外活動中的習慣培養
課外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也可以成為培養習慣的重要途徑。教師應當根據天氣情況組織學生進行戶外訓練、集體游戲等符合農村學校環境的課外活動,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同時鼓勵學生主動與人進行禮貌交際,將身體鍛煉與農業勞動相結合,采取具有農村特色的培養方法。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集體游戲或簡單球類運動,比如簡易版的籃球、接力比賽等活動,并且指定學生輪流充當組長。該類活動對場地要求不高,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運動技巧,還能在分組行動中獲得集體歸屬感,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識,從而進一步提升對鍛煉身體的興趣。
另外,教師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里組織團隊項目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形成自覺鍛煉的良好氛圍,讓學生在相互督促和激勵中自覺鍛煉身體,同時享受了體育運動或游戲帶來的輕松愉悅之感。
3.重視提高評價標準體系的綜合性
由于培養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涉及多種訓練項目和自身意識兩方面的教學內容,是體能技巧與思想德育綜合性訓練,因此在制定評價標準體系時應該綜合各項指標進行考察,而非僅參考體測項目成績對學生期末成績進行打分。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也應注意教學各方面結合,而非單以學生成績評價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及時指導學生體育鍛煉中的問題,形成多方面促進學生形成自覺鍛煉習慣的環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學校培養初中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習慣具有可行性和重要作用。教師將習慣養成融入初中體育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對自身機能的認識和對生命的熱愛,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將專業知識與創新思維有機結合,設計適合初中學生的教育內容,從而獲得理想的培養效果。本文著重分析農村學校培養初中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習慣的重要性,并提出切實有效的方法策略,以期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羅生龍.如何培養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214.
[2]周康婧.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06):96.
[3]本報記者 張燕. 努力形成自覺鍛煉身體的好習慣[N]. 巴音郭楞日報,2008-07-26(002).DOI:10.28041/n.cnki.nbygl.2008.001069.
299450078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