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麗


摘要:目的:探討預見性護理干預對骨科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結果 術后研究組下肢脹痛發生率、LEDVT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有利于加強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促進患者盡早康復,在臨床上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干預;骨科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效果分析;常規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在臨床上,骨科患者需通過手術治療,不過,患者術后就會很容易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及靜脈曲張等,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病情嚴重時甚至還會出現肺栓塞及心力衰竭等并發癥[1]。我院對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獲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中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為24—72歲,平均年齡(40.7±8.4)歲;研究組中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為23—70歲,平均年齡(42.8±6.1)歲。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時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遵醫囑用藥及注意事項等。
1.2.2研究組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具體操作流程如下:①評估危險因素。在護理前,護理人員需評估患者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②認知干預。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產生危害和預防的重要性,同時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個體化針對性的護理指導。③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讓患者多吃富含維生素、低脂肪、高熱量、高維生素和優質蛋白的食物,鼓勵患者多喝水,加速手術創口愈合。④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運用有效的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協助患者樹立信心,使其可以積極配合治療。⑤患肢護理。手術后,護理人員需對患者患肢進行固定,將患肢抬高,不要搬動患者,同時護理人員需注意避免在下肢靜脈輸液,不能在同一靜脈位置反復穿刺。⑥功能鍛煉。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做康復訓煉,術后1周,協助患者下床活動,進行簡單運動。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兩組患者術后2周內,出現的下肢腫脹、疼痛及LEDVT發生率,LEDVT通過彩色多普勒檢查確診。
1.3.2應用問卷調查方式統計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90分以上是非常滿意;76~89分是滿意;60~75分是一般滿意;低于60分是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2.0做分析,所有數據當中,(%)類計數數據,行X2檢驗檢測;(x±s)類計量數據,行T檢驗檢測;P<0.05時,提示差異顯著。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下肢脹痛及LEDVT發生情況
術后研究組下肢脹痛發生率、LEDVT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3討論
骨科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后,就會很容易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2]。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是下肢腫脹且劇烈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活動功能[3]。由于手術治療帶給患者巨大的創傷,在手術后會引起患者代謝紊亂,改變血流動力學,從而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4]。大量醫學研究資料顯示,由患者機體血管壁受損、血流緩慢及血液持高凝狀態就會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而現在,臨床上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就是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護理前,先判斷患者病情,而后有針對性的制定具體護理措施。該護理模式能夠預見性的注意到患者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明確護理的重點,及時進行預防醫治。本文通過研究可以看出,術后研究組下肢脹痛發生率、LEDVT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的差異具有必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有利于加強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促進患者盡早康復,在臨床上值得應用推廣。
致 謝
參考文獻:
[1]王蘋,楊玉金,顏興偉,等.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集束化干預臨床效果分析[J].重慶醫學,2019,48(07):145-147+150.
[2]陳向榮,尚春風,寇紅偉,等.中老年人脊柱退變性疾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9,36(9):1699-1702.
[3]費晨,魏巍,張斌飛,等.脛骨平臺骨折患者圍手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規律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9,21(2):102-108.
[4]CL Zhang, ZM Li, ZH Song,等. Coagulation factor V gene 1691G>A polymorphism as an indicator for risk and prognosis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J]. medicine, 2018, 97(13):e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