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特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多發生于老年群體,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高血壓發病率呈上升趨勢[1-2]。目前高血壓疾病尚無根治性治療手段,需長期堅持服用降壓藥及疾病管理控制病情[3]。但老年病人普遍存在疾病認知水平低、記憶差、自我約束不高等問題,導致病人自我管理行為不高[4]。有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水平會直接影響其高血壓控制效果及血壓水平,自我管理行為水平越高其血壓控制效果越好[5]。等長收縮訓練是一種全新的靜力性運動療法,是肌肉在收縮過程中維持長度不變,且不產生關節活動,可促進血液回流,提升肌肉有氧能力[6]。既往部分學者研究認為,持久等長收縮訓練會對血流產生加壓反應,增加病人血壓過高風險[7]。但近期有研究表明,短暫的間歇性等長收縮訓練能有效避免疲勞性收縮末期引發的血壓驟升,反而會降低靜息血壓,有望成為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新手段[8]。回授法健康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引導受教育者自我表達對健康信息的理解,并對未理解信息進行強化教育,直至完全掌握所有宣教信息,旨在提升病人學習效果[9]。目前等長收縮訓練、回授法健康教育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中,應用效果較佳,但將兩者聯合應用研究的文獻尚無報告[10]。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等長收縮訓練結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壓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壓病人15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各77例。對照組男41例,女36例;年齡61~86(73.69±7.47)歲;病程0.5~10(7.04±0.74)年;高血壓分級:1級26例,2級33例;3級18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8例,高中以上29例。試驗組男42例,女35例;年齡60~85(74.32±7.35)歲;病程1~10(7.15±0.76)年;高血壓分級:1級23例,2級34例;3級20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5例,高中以上32例。兩組病人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收縮壓≥139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張壓≥89 mmHg;年齡≥60歲;具有正常溝通、理解能力;既往3個月未進行劇烈運動;近期使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妊娠期或哺乳期高血壓者;合并心力衰竭、呼吸系統疾病者;存在藥物過敏者;參加過類似研究者。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病人進行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為病人講解高血壓疾病危害、繼發性疾病等,重點強調高血壓治療及管理重要性,并為病人發放健康管理宣傳手冊,主要包含用藥、飲食、血壓監測、生活及鍛煉等。責任護士以口頭宣教形式就重點難點知識進行講解,并提供主治醫師、責任護士咨詢熱線,便于病人咨詢疾病相關問題,同時加強監督管理,借助微信群、電話等形式跟蹤調查病人的自我管理行為狀況,對其不足之處及時予以糾正指導,逐步調整病人疾病管理行為。
1.2.2 試驗組 病人在此基礎上實施等長收縮訓練結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2.1 建立護理小組 由主治醫師、康復師、護士長、主管護師、專科護士組成護理小組,主治醫師負責對病人進行疾病診療,康復師負責對病人進行等長收縮訓練指導,護士長負責統籌協調醫護工作,主管護師負責效果反饋跟蹤,專科護士負責健康宣教。干預前統一對小組成員進行系統性培訓及考核,主要包含回授法教育理念、等長收縮訓練要點、高血壓疾病特點、護患溝通技巧等,考核合格后進入干預階段。小組成員查閱相關文獻,研讀等長收縮訓練及回授法健康教育相關文獻,結合臨床經驗及現有資源,以會議討論形式制定等長收縮訓練結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干預方案。
1.2.2.2 實施等長收縮訓練結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干預方案 ①回授法健康教育。責任護士收集老年高血壓病人普遍存在的知識誤區,結合疾病管理要求確定健康教育內容,包括高血壓病發病機制、血壓監測重要性、用藥治療、飲食、生活起居、等長收縮訓練相關知識等,將以上內容制成視頻、宣傳手冊等,并對病人實施回授法健康教育,每次授課時間為10~15 min,知識點或技能不超過3個,每周1次,持續2個月,具體步驟如下。解釋:責任護士采用多媒體向病人講解高血壓疾病治療相關知識,并示范演示血壓監測、等長收縮訓練方法,講解過程中注意語言通俗易懂,避免專業術語。評估:每期講解結束后以提問形式讓病人復述所掌握的知識及技能,如“為確定我已講明白,您能否復述或演示一下?”同時做好詳細記錄,綜合評估病人學習效果,匯總病人未掌握知識點及誤區。澄清糾正:針對病人的疾病治療相關知識及技能盲點,可借助圖片、視頻等形式再次進行剖析、詮釋,并鼓勵病人錄音或記筆記,便于課后熟記及理解。理解:護士以開放提問形式引導病人再次復述所講解的健康知識點,再次評估病人知識及技能掌握度,并進行再次澄清糾正,直至完全掌握,如“您能否再復述1遍所學知識點?”“您還有不理解的內容嗎?”。②等長收縮訓練干預。預試驗訓練:選取10位老年高血壓病人進行預試驗,依據初次制定的等長收縮訓練方案進行訓練干預,經受試者反饋,30%的最大握力持續2 min比較吃力,因此對初方案進行相應調整,最終確定優化方案。訓練要點為康復師依據等長收縮訓練流程(開始訓練、交替換手、停止訓練等)制作指令音頻,并將音頻推送至病人及家屬,囑咐病人及家屬跟隨訓練。營造安靜環境,取坐姿,前臂放于桌上,手持握力計,打開指令音頻,做好準備,跟隨音頻指令開始施力,觀察握力計液晶數字屏上數值,盡快達到30%最大握力數值并維持60 s,隨后跟隨提示換手持握力計,繼續行30%最大握力維持60 s,以上訓練為1組,重復3組或4組,訓練過程中注意身心放松,勿憋氣,維持正常呼吸。訓練時間為下午14:30~15:30,每次持續6~8 min,每周3次,每訓練1次休息1 d,持續2個月。每期訓練前采用電子血壓計測量4次血壓,取后3次測量值平均值作為訓練前血壓,等長收縮訓練結束后測量血壓,比較訓練前后有無血壓異常變化,并做好詳細記錄。應注意訓練前12 h內勿食用含咖啡因食物,訓練前1 d勿劇烈運動,禁止攝入乙醇,每期訓練前確認無以上幾點后方可訓練,訓練中出現不適,則暫時休息、測量血壓,無不適后繼續訓練,并測量記錄。
1.3 觀察指標 ①自我管理能力:參照謝葵芳等[11]設計的高血壓自我管理行為問卷評估兩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為狀況,該問卷包含用藥、病情監測、運動管理、情緒管理、飲食起居維度,每個維度為6個條目,合計30個條目,總分為30~150分,分值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行為越好。②血壓水平:統計對比兩組病人血壓水平,安排護士測量病人干預前、干預2個月后的血壓水平,每期測量3次血壓,取平均值作為血壓水平。血壓正常值為收縮壓<130 mmHg,舒張壓<80 mmHg[12],越接近正常值代表血壓水平越好。③治療依從性:采用高血壓行為依從性量表(Compliance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Scale,CHPS)評估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的行為依從性[13],該量表包含意向(4個條目)、責任(2個條目)、吸煙飲酒(1個條目)、藥物治療(1個條目)、態度(3個條目)、生活方式維度(3個條目),共14個條目,每個條目為1(好)~4(差)分,得分越高代表依從性越差,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17,折半系數為0.856,具有良好信效度。


表1 兩組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比較 單位:分

表2 兩組病人血壓水平比較 單位:分

表3 兩組病人治療依從性比較 單位:分
3.1 高血壓病人護理研究現狀 高血壓誘發因素與遺傳、肥胖、生活及飲食方式等密切相關,該疾病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控制難等特點,隨病情加重會繼發心臟病、腦卒中、血管瘤等并發癥,不利于病人預后[14]。目前降血壓藥是高血壓病人常見治療手段,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壓水平,但多數老年病人記憶力減弱,加之疾病知識匱乏及自我管理行為水平不高,導致病人治療依從性下降,甚至出現中途停藥現象,降低病人血壓控制效果[15-16]。有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長期堅持適量等長收縮訓練干預能一定程度上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壓水平[17]。但多數老年病人疾病認知水平不高,對訓練時間及訓練強度掌握不到位,進而影響病人訓練效果及血壓水平[18]。因此,在對老年高血壓病人實施等長收縮訓練時,需輔以健康教育措施,對提升病人疾病認知水平及改善血壓水平尤為重要。高血壓病人傳統護理中醫護人員通常采用口頭健康教育、宣教手冊統一對病人實施灌輸式健康指導,缺乏評價及反饋,但老年病人理解能力、文化程度有限,導致病人疾病認知水平及治療依從性不高[19]。有研究表明,將回授法健康教育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病人護理中,能顯著提升病人學習效果,增加病人疾病知識掌握度[20]。等長收縮訓練聯合回授法健康教育是一種創新型護理模式,該模式通過回授法健康教育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有利于病人合理控制等長收縮訓練運動強度及運動時間,目的是提升病人康復運動效果。
3.2 等長收縮訓練聯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為、治療依從性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病人自我管理行為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的治療依從性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此研究結果表明,等長收縮訓練聯合回授法健康教育能顯著提升老年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行為及治療依從性。究其原因:老年病人記憶力、理解能力、自律性均較差,加之高血壓疾病院內治療時間短暫,出院后脫離醫護人員指導監督,導致病人治療依從性不高。對照組常規護理中僅在門診治療期間對病人進行口頭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忽略信息反饋、強化宣教干預,導致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水平不高。試驗組病人等長收縮訓練聯合回授法教育中,通過嚴格按照解釋、評估、澄清糾正、理解等步驟進行回授法健康宣教,可有效確保病人完全掌握疾病治療知識及技能,增強病人自我效能,促使病人積極參與疾病管理過程,從而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行為及治療依從性。
3.3 等長收縮訓練聯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壓水平的影響 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病人的血壓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病人血壓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此研究結果表明,等長收縮訓練聯合回授法健康教育能顯著改善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壓水平。分析原因: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壓控制水平與其自我管理行為、治療依從性息息相關。多數學者報告,等長收縮訓練作為一種抗阻運動療法,堅持科學合理等長收縮訓練能一定程度上減少活性氧產生,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促進血管擴張,從而有效降低血壓水平[21]。本研究通過等長收縮訓練預試驗干預,可進一步提升等長收縮訓練干預的適應性及合理性,規避過度收縮訓練危害;通過實施回授法健康教育及等長收縮訓練干預,可顯著提升病人治療依從性,促使病人堅持正確的等長收縮訓練、用藥、血壓監測等疾病管理行為,可有效提升血管擴張功能,降低病人血壓水平。
綜上所述,等長收縮訓練結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水平,改善病人治療依從性及血壓控制水平,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受樣本量、病人個性特征等因素影響,可能會導致研究結果存在偏差,后續需擴大樣本量,增加干預時長并觀察遠期降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