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忠婕 熊會安
(1.天津市第七中學,300160;2.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300191)
根據七年級學生所掌握的技術和體能水平,將學生分成實力相當的4支“軍隊”,分別確定將軍、先鋒、保障組隊長、操作官、指揮官和小組成員。
課的主體部分根據比賽項目創設情境:躍過“敵人”挖好的戰壕深溝的“飛躍戰壕”;采用快速奔跑進攻“敵人”陣地,并“搶占領地”;對破損的“橋梁”進行維修,保障后續軍事物資順利運輸的“修路搭橋”;為“軍隊”“運送物資”提供保證;前線敵人偷襲需要“軍隊”火速增援,設置“持久作戰”環節。整個比賽環節采用積分制,每個比賽項目的第1名獲得4分,第2名獲得3分,第3名獲得2分,第4名獲得1分,所有項目積分累加等于軍隊最終成績。
設計意圖:創設蹲踞式跳遠團隊賽,檢驗學生的跳躍能力與國防技能;戰士團隊合作躍過敵人挖掘的戰壕,跳得越遠,突破敵人防線機會越大,殲滅“敵人”的機會就越大;引導學生思考同伴出場順序,體會戰士作戰時團結合作、勇敢頑強、互相幫助的精神,通過學、練、賽,使學生掌握體育和國防教育知識與技能。
學習任務:通過掌握的蹲踞式跳遠技術和所習得的爆發力技術完成蹲踞式跳遠團隊賽。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在學練過程中觀摩同隊隊員的技術動作,了解同隊隊員的成績并進行本隊伍的戰術分析,確定隊伍中每名“戰士”的作戰順序,對“敵方”隊伍造成心理壓力,提高本隊聲勢。學生充分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所習得的技術動作和體能完成比賽,賽前再次復習蹲踞式跳遠技術動作要領:助跑、踏跳、騰空、落地。
教師組織:教師講解規則和要求,引導學生思考出場順序,強調動作關鍵點:助跑有節奏,踏跳快、狠、準,并說明“飛躍戰壕”對軍隊進攻作戰的重要性,堅定學生的勇敢品質和保衛祖國的決心。教師做好裁判、記錄成績。
比賽規則:“軍隊”中每名“戰士”完成1次蹲踞式跳遠,全隊成績累加,以距離判定名次,飛躍距離最長的“軍隊”獲勝。
設計意圖:通過戰士比拼團隊速度,搶先占領優勢領地。短距離往返跑接力賽,檢驗學生的快速起動能力以及短跑技術動作水平和國防技能;分析同伴上場順序,體驗戰士戰斗中為搶占陣地奮勇爭先、勇敢果斷的精神,明確贏得優勢領地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學習任務:通過所掌握的短距離跑技術和體能速度水平完成25米往返跑接力賽。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在學練過程中觀摩同隊隊員的技術動作,了解同隊隊員的成績并進行戰術分析,確定“軍隊”每名“戰士”的作戰順序。學生充分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所習得的技術動作和體能完成比賽,賽前再次復習短距離跑動作環節要領:起動、加速、途中跑、彎道跑、沖刺跑。
教師組織:教師講解規則和要求,引導學生思考出場順序,強調動作關鍵點:蹬地有力擺臂快,上體正直腿高抬,說明情境背景,搶占優勢領地對作戰的重要性以及奪取優勢領地的必要性,激發學生的斗志和保衛祖國的決心。教師做好裁判、記錄成績。
比賽規則:“軍隊”中的每名戰士通過接力輪流完成1次25米往返跑,全隊完成用時最短者獲勝,以時間判定名次。
設計意圖:通過橫叉接力賽,考驗學生的柔韌素質;戰士團隊合作,修路搭橋,范圍越大越好;思考同伴位置,體驗戰士的辛苦。
學習任務:通過所掌握的坐位體前屈技術以及所獲得的柔韌素質水平完成橫叉接力賽。
學生活動:學生在學練過程中觀摩同隊隊員的動作規格、能力,并進行本“軍隊”戰術分析,確定軍隊每名“戰士”的作戰順序。學生充分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所習得的技術動作和柔韌素質完成比賽,賽前再次活動身體,避免受傷。
教師組織:教師講解規則和要求,引導學生思考位置順序,強調安全,說明國防情境背景,以及修路搭橋對作戰提供的便利作用,激發學生的奮斗精神和保衛祖國的決心。教師做好裁判、記錄成績。
比賽規則:“軍隊”中的每名“戰士”通過橫叉接力修路搭橋,修路搭橋范圍最大的“軍隊”獲勝,以距離判定名次。
設計意圖:通過仰臥起坐傳接球,考驗學生仰臥起坐技術動作和能力;戰士團隊作戰,模擬運送食物、衣物、武器等物資;與同伴溝通位置順序,體會戰士作戰時爭分奪秒運送物資的重要性。
學習任務:通過所掌握的仰臥起坐技術和力量素質完成仰臥起坐傳接球比賽。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在學練過程中觀摩同伴動作、了解同伴能力進行本“軍隊”戰術分析,確定“軍隊”每名“戰士”的作戰位置。學生充分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所習得的動作規格和體能完成比賽,賽前再次復習仰臥起坐的動作要領:肘膝關系、臀部動作、肩背動作。
教師組織:教師講解規則和要求,引導學生思考全隊位置順序,強調動作關鍵點:肘過膝蓋,臀部不起落,肩背挨墊子;說明國防情境背景:運送物資及時和充足才能保證軍隊作戰,才能救助百姓,激發學生的沉著品質和保衛祖國的決心。教師做好裁判、記錄成績。
比賽規則:“軍隊”中“戰士”排成一路,通過仰臥起坐的正確動作用雙手傳接足球(或排球、籃球),單位時間內全隊傳接足球個數(運送物資多少)最多的隊伍為獲勝,以個數判定名次。
設計意圖:通過800米團隊輪流領先跑,檢驗學生的耐久跑技術動作、體力分配和耐力水平,培養學生團結、共同奮斗的精神,錘煉團結協作、勇敢頑強和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在學、練、賽中,學生學習、運用了體育和國防教育知識與技能,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精神品質。
學習任務:通過所掌握的耐久跑技術動作和軍事中應掌握的心肺耐力完成800米團體跑比賽。此比賽項目在跑道上進行或在足球場上設置不同圖案位置的圖形跑。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在學練過程中觀摩同伴動作、觀察同伴技術、了解同伴成績進行本“軍隊”戰術分析,確定“軍隊”每名“戰士”的位置,商討體力分配。學生在賽前再次復習耐久跑動作要領:呼吸節奏、途中跑姿勢、體力分配。
教師組織:教師講解規則和要求,引導學生思考戰士位置,強調關鍵點:兩三步一吸、兩三步一呼,步子較小、重心偏高,說明國防情境背景:具備持久作戰能力對戰爭的最終取勝起關鍵性作用,激發學生的堅韌品質和保衛祖國的決心。教師做好裁判、記錄成績。
比賽規則:4支軍隊同時出發,800米全程團隊參與,利用輪流領先跑的形式完成,軍隊所有戰士全部到達終點,用時最少者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