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波,董向坤,陳雪元,劉 健,王騰飛,牟少志,周 育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與生產物流部,吉林長春 130011)
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和中國制造2025的推進,國內少數部分汽車企業生產工廠由自動化向智能化工廠轉變。沖壓模具作為汽車制造過程中關鍵工裝裝備,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汽車沖壓模具中已開始采用一些數智化的智能設備,如溫度采集系統、廢料下滑檢測、模具電動平衡塊、氮氣缸無線檢測等先進技術。
沖壓拉伸模具長時間運行,在拉伸過程中板料與模具發生相對運動產生熱量,使模具表面溫度升高,模具表面溫度升高造成壓料面及凸凹模間隙過小,板料在成形過程中阻力過大,造成制件在拉伸過程中出現開裂或縮頸等質量問題。
模具上加裝模具溫度采集系統,可以實現對模具表面溫度的實施監控(見圖1),總結生產過程中生產數量、沖程次數與模具表面溫度的關系,對模具的間隙、壓邊圈壓力進行最佳調整。

圖1 模具表面溫度采集
沖壓生產過程中,通過人工增減平衡塊下方鋼質墊片的數量及厚度,使壓料面間隙合理及壓料力更均勻,沖壓生產更穩定,目前這種人工操作的傳統方式(見圖2)已不適應自動化、智能化工廠的發展要求。模具電動平衡塊是一種利用電驅動進行調節的模具平衡塊(見圖3),代替目前人工增減平衡塊墊片厚度的方式,實現模具平衡塊的高精度微量調節。

圖2 傳統平衡塊的操作方式

圖3 電動平衡塊內部結構圖
模具電動平衡塊包含控制系統(見圖4)和機械結構兩部分,其原理是(見圖5):輸入調整指令,控制器/PLC控制伺服電機驅動機械結構部分,使機械結構內部組件進行擴張/收斂運動,實現模具電動平衡塊高度的增加/減少。

圖4 模具電動平衡塊控制系統工作流程圖

圖5 模具電動平衡塊工作過程圖
實現功能:根據制件質量及其他因素(模具溫度、板料性能、潤滑以及收料線變化)對壓料面間隙、壓力實現實時調整,使間隙更合理,壓力更均勻。實現壓料面間隙的自動調節。
模具溫度采集系統與模具電動平衡塊結合使用,可以監控分析模具關鍵部位溫度變化,通過模具電動平衡塊自動補償壓料間隙,降低了生產廢品。
現在沖壓模具大量使用各種型號的氮氣缸,氮氣缸位于模具型腔內部,如不拆解模具無法完成氮氣缸的點檢工作,這樣給模具維修點檢工作帶來一定難度,浪費大量工時,而且點檢氮氣缸無專用工具,只能目視點檢,存在一定誤差。
模具氮氣缸壓力無線檢測(見圖6、圖7)是在氮氣缸安裝無線壓料傳感器,無線壓力傳感器將氮氣缸的壓力信號傳輸至現場的顯示終端,顯示終端顯示所有氣壓表的壓力值,符合標準顯示綠色,高于標準顯示黃色,低于標準顯示紅色,模具維修人員可以通過顯示終端直接判定那些氮氣缸壓力存在問題,實現問題精準識別,快速維修。

圖6 模具氮氣缸壓力無線檢測原理圖

圖7 模具氮氣缸壓力無線檢測簡易連接圖
模具自動化線生產需要廢料排料通暢,廢料單片滑入廢料收集線或掉入廢料收集盒中。當發生廢料排料卡料時(見圖8),由于單臺機床的模具廢料清理工作,會導致整條生產線被迫中斷,嚴重影響生產效率,廢料排料不暢問題已成為影響模具自動化線生產效率的重要部分,甚至成為部分手工線生產轉為自動化線生產時模具首要解決問題。如果清理不及時,部分廢料可能堆積在刃口或者堵塞廢料通道,而造成模具刀刃壓壞或其他自動化設備零件損壞,導致生產、安全、質量等事故的發生。

圖8 模具中廢料排料卡料
模具廢料檢測裝置(見圖9)能夠降低因廢料未及時排出帶來的制件質量、模具或自動化設備損壞等缺陷,進而降低因設備、模具損壞帶來的停臺問題。

圖9 模具廢料檢測裝置
模具活動機構是否歸位,板料是否投放到位,可以通過在模具布置到位檢測傳感器,對模具沖壓過程進行實施監控,避免因此造成的模具事故。
模具上加裝模具溫度采集系統,數據可上傳至系統,實現模具狀態實時監控;模具上加裝模具電動平衡塊,根據當前板料參數信息,實時調節平衡塊高度,提高制件合格率;模具加裝模具廢料檢測裝置,可智能識別廢料滑出狀態,提供沖壓生產的安全性;模具上加裝氮氣缸壓力無線檢測,可以實時觀察壓力的變化,實現了沖壓模具的智能化維護,提高了模具維修效率。
將模具溫度采集系統、模具電動平衡塊、模具廢料檢測裝置、氮氣缸壓力無線檢測集成在一個系統中,稱之為“模具智能控制系統”(見圖10),這樣可以實現沖壓生產的智能化、數字化賦能。

圖10 模具智能化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