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奕,羅俊青,練 敏
廣西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手術室,廣西 柳州 545007
腹腔鏡手術過程中,使用超聲刀、單極電刀、雙極電凝、血管結扎術等電外科設備進行切割凝血器官組織時,會產生手術煙霧,煙霧聚集濃度過高,會污染鏡頭,使解剖結構不能清楚顯露,手術多次中止,增加鏡頭清洗次數,延長手術時間[1-2]。如果煙霧排放在手術室內,工作人員長期被動吸入,有可能造成危害[3-4]。傳統的清理目鏡鏡頭方法有碘伏擦拭,熱鹽水燙鏡頭,以及去霧劑擦拭等。排放腹腔手術煙霧有用負壓吸引管連接Trocar排氣孔連續排氣,或是間斷開放Trocar排氣孔排放煙霧,傳統方法操作繁瑣,且會中斷手術進程。據報道[5],采用帶防逆流功能的胸腔閉式引流瓶收集手術煙霧可以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醫院于2019年采用自行設計的改良密閉排煙裝置應用于部分腹腔鏡下相關手術排除手術煙霧,在節約人力資源、縮短手術時間方面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廣西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收治的90例腹腔鏡下相關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實驗組中女20例,男25例;年齡32~67歲,平均年齡(54.45±8.21)歲;體重55~76 kg,平均體重(67.63±9.40)kg;手術方式:結、直腸癌根治術19例,廣泛全子宮切除+淋巴結清掃術13例,子宮肌瘤剔除術7例,膀胱癌根治術4例,腎癌根治術2例。對照組中女22例,男23例;年齡31~66歲,平均年齡(53.20?7.86)歲;體重57~77 kg,平均體重(69.30?8.51)kg;手術方式:結、直腸癌根治術20例,廣泛全子宮切除+淋巴結清掃術12例,子宮肌瘤剔除術8例,膀胱癌根治術3例,腎癌根治術2例。在排出腹腔內的手術煙霧時,實驗組采用設計的帶防逆流功能的改良密閉排煙裝置,氣腹壓聯合重力作用持續排除煙霧,對照組采用間斷打開Trocar的排氣孔排除煙霧。兩組患者手術均由同專科高年資高級職稱醫師主刀完成。兩組患者均使用相同規格型號的腹腔鏡顯像系統及電凝鉤,中心供應二氧化碳(CO2)氣腹,氣腹壓12~13 mmHg(1 mmHg=0.133 kPa)。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手術方式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在醫院獲取的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201821743839.4)的基礎上添加防逆流功能。(1)備臨床用的1個內裝有400~500 mL無菌蒸餾水塑料輸液瓶置于手術床旁地面,用于收集煙氣。(2)取醫用無菌輸血器保留乳嘴、針頭,用無菌剪刀從輸血器針頭上30 cm處剪開。(3)另取一次性無菌兒童防逆流吸鼻器,其吸鼻腔端連接剪開的輸血器針頭近端,吸鼻器抽吸端連接剪開的輸血器乳嘴近端,通過防逆流吸鼻器將剪開的輸血器連成一體,構成排煙氣管。(4)手術開始,建立氣腹之后,將排煙氣管乳嘴一端連在手術患者腹壁5 mm Trocar的排氣閥上,擰開盛無菌蒸餾水的塑料輸液瓶瓶蓋,露出瓶蓋中間孔,將排煙氣管針頭端管路,從瓶蓋中間孔插入液面下3~4 cm。(5)排煙氣管側旁置有一壓力感應器。
(1)實驗組采用設計的帶防逆流功能的改良密閉排煙裝置,氣腹壓聯合重力作用持續排除煙霧,術前將排煙裝置裝配好,手術開始產生煙霧時,打開Trocar排煙開關20~250,借氣腹壓與重力作用,將腹腔內手術煙霧收集在床旁地面的收集瓶,經無害化處理。(2)對照組每當手術煙霧聚集影響視野時,間斷打開Trocar側旁的排氣開關排除煙霧到空氣中。
觀察兩組患者相同手術時間(1 h)人力消耗,手術時間以及二氧化碳實際耗量。(1)人力消耗指手術過程中單位時間內煙霧影響視野,需要人力排除腹腔煙霧和(或者)擦拭目鏡等操作。(2)手術時間指手術起止時間,包括排除腹腔煙霧和(或者)擦拭目鏡等操作所需時間。(3)通過具有流量監測功能的UI500型STORZ二氧化碳氣腹機記錄二氧化碳使用量,手術結束時分別記錄兩組患者每臺手術氣腹機上流量檢測儀表數據。所有數據由專職人員記錄。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行腹腔鏡下相關手術人力消耗、手術時間以及二氧化碳實際耗量比較,術中節約人力,實驗組患者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間,實驗組患者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二氧化碳消耗量,實驗組患者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行腹腔鏡下相關手術人力消耗、手術時間及二氧化碳實際耗量情況
使用改良密閉排煙裝置排出腹腔鏡手術煙霧,能夠避免排出煙霧時對手術精細操作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相同手術時間(1 h)內人力消耗,實驗組優于對照組,與楊曉健等[6]報道一致。對照組采用間斷打開Trocar側旁的排氣孔排除煙霧,當煙霧聚集,影響腹腔鏡顯示屏分辨術野的器官解剖時,操作者往往需要反復調節,旋轉排氣孔開關排氣,并調節排放速度時,從而增加醫生對精細操作的干擾。特別是大手術,手術時間長,手術過程中需要多次間歇排氣,手術進程中斷,不僅需要額外消耗人力,排氣太快時還難以維持腹腔內氣腹壓,造成腹腔塌縮,組織觸碰鏡頭導致鏡頭模糊,不得不再次從腹腔抽出目鏡,用人力手動擦洗鏡頭。實驗組使用改良密閉排煙裝置后,手術一開始產生煙氣,影響腹腔鏡顯示屏分辨術野的器官解剖時,即打開Trocar排煙開關20~250,直到手術結束,手術煙霧從腹腔穿刺器排氣孔排出,經排煙管收集到廢氣收集瓶,且實驗組排出煙霧時是使用氣腹壓聯合重力作用持續排除,不影響氣腹壓。排煙氣管側旁置有一壓力感應器,隨時觀察管路壓力,不過度排氣,視野清晰度高。另外該自制腹腔鏡手術排煙裝置,通過在排煙管路上連接防逆流吸鼻器,使之具有防逆流功能,同時具有保持煙氣單向流動,可防止腹腔內出血多,使用吸引器吸除血塊時,吸引頭負壓不經意間碰到腹腔內Trocar的前端排氣口,而導致手術床旁地面塑料輸液瓶內液體倒流至腹腔,降低感染風險。因此,對腹腔鏡手術患者采用防逆流功能的改良密閉排煙裝置排除煙霧,比傳統間斷打開Trocar側旁的排氣開關排除煙霧節約人力方面有優勢。
戴慶鑫等[7]報道,利用中心負壓吸引持續排出煙霧,可以節約手術時間,但是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耗量。另據羅俊青等[8]研究顯示,對25例腹腔鏡膽囊手術采用改良密閉連續排煙氣法,排氣孔放氣及碘伏紗布擦拭目鏡的次數減少,術野清晰度高,手術時間縮短。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時間比較,實驗組少于對照組,與羅俊青等[8]報道基本一致,原因是,實驗組采用改良排煙裝置,當產生煙霧時,即打開Trocar排煙開關,從手術開始,到手術結束持續排煙霧,不用過多花費時間打開排氣開關,可以專注手術操作,節約手術時間。加之氣腹壓聯合重力作用持續排除煙霧,視野清晰度高,使腹腔器官解剖清晰可現,醫生手術速度加快,進一步節約手術時間。
改良排煙管連接在Trocar的排氣孔,利用氣腹壓聯合重力作用持續排出煙霧,CO2的持續排出,比傳統間斷排出腹腔煙氣使用CO2氣體稍多,但是CO2容易生產,價格低廉,并不影響此裝置在臨床的推廣應用[9-10]。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采用防逆流功能的改良密閉排煙裝置氣腹壓聯合重力作用能持續、有效地排出手術煙霧,術中無需開關Trocar排氣孔及頻繁擦拭清理鏡頭,節約人力的同時,避免中斷手術進程,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及腹腔鏡手術的速度,節約了手術時間。特別是對于術中使用電設備頻率較高,手術時間較長且大的腹腔鏡手術更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