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婷婷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0000)
一直以來,在信息化建設進程工作中,標準化建設問題始終都是縈繞在管理者、設計者心中的一個首要問題,其對于信息化建設質量、成效至關重要,事關全局建設。統一化標準的建設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低效化、低質化開發情況的發生,更能夠將設計、開發成本控制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因此,可以將標準化建設視作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內容。近年來,在我國建筑事業不斷發展的新時期背景下,CAD 制圖標準化設計的重要意義逐漸凸顯出來,尤其是在計算機技術創新發展的驅動下,CAD制圖技術也日益成熟,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受各方面現實因素的影響,CAD 制圖標準化問題日漸突出,對CAD 制圖效用的發揮構成了嚴重的影響。為此,作為一名行業從業者,我們有必要也有責任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情況,圍繞信息化建設中的CAD 制圖標準化的實現展開一番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CAD英文全稱為“Computer Aided Design”,中文名譯作“計算機輔助設計”,即以計算機軟件為平臺,以計算機硬件為支撐,對實物進行模擬、設計操作,以此來對新開發產品的質感、色彩、結構、外形等顯著特色進行全面展現的一種自動化設計技術。CAD技術最早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基于麻省理工學院一項交互式圖形學研究計劃而誕生的,受當時研究設備、條件不足的限制,CAD技術僅僅被通用汽車、波音航空等大型企業用在相關電子設備的工業設計制造當中。在之后的20世紀80年代,得益于PC機廣泛應用的影響,CAD 技術才逐漸迎來其快速發展的新時期,CAD 軟件功能逐漸增多、性能逐漸增強,應用范圍也逐漸由汽車、航空等高精尖領域拓展到出版、印刷、建筑、機械等領域當中,成為了設計工作中最具“智能化”的一部分[1]。如今,隨著CAD 制圖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與發展,CAD制圖早已形成了以計算機主機、繪圖儀、打印機、掃描儀、圖形輸入板、磁帶機等各種軟硬件設備為支持的交互式計算機圖形設計系統,不僅具有強大的計算、識別功能,還能夠在局域網的作用下順利實現資源共享。在CAD制圖推廣應用的過程中,我國早在“八五”期間就在科技部及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共同作用下專門定制了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符的文件——《CAD通用技術規范》,堪稱我CAD制圖標準化指導文件。文件內容以CAD制圖標準化為主,對CAD開發和應用的標準化、CAD 通用技術規范、CAD 數據交換標準、CAD 文件管理、CAD 制圖標準等相關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并依據CAD制圖應用領域的不同,給出了STEP、LGES兩個不同的標準。在之后的“九五”期間,又再次對上述標準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從而出現了《CAD通用技術規范》(GB/T 17304)。
對于大多數行業而言,設計制圖都屬于其前期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深刻關系著后續工作的達標與否。尤其是對于信息化建設這項龐大的工作而言,CAD 制圖的標準化、統一化、規范化、高效化更是顯得至關重要。具體而言,信息化建設中CAD制圖實現標準化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計算機技術創新發展的驅動下,CAD 制圖在功能、性能、技術等各個方面都實現了許多新的突破。在以往的手繪制圖工作中,設計人員往往需要借助三角板、丁字尺、曲線板及粗細不同的墨筆等工具進行手工繪制,一旦出現繪制失誤修改起來將十分麻煩,甚至有些情況下還需要從頭繪制。如此面對經過修修補補之后臟亂不堪的畫面,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圖紙畫面清晰度,更在反復繪制與修改當中抑制了設計者的熱情、切斷了其設計的思路,最終降低了制圖質量。而CAD 制圖的出現則徹底改變了這一情況,它賦予了設計者全新的設計工具,設計者在強大CAD繪圖軟件的輔助下就可以輕松地通過點擊鼠標的方式從軟件數據庫中選取自己所需的線型、圖形、字體等,從而順利而快速地將想法反映在圖紙上,并且CAD 提供的UNDO 功能也為圖紙的修改提供了便利。尤其是當Solid Edge、Auto CAD R12等技術出現后,更是使得CAD制圖逐漸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在此基礎上,CAD 制圖開始能夠以更為直觀的三維形象展現在設計者面前,通過搭建三維模型,來對各個模型材質、透視角度等進行仿真模擬[2],從而快速、自動生成多個設計效果圖,這對于設計者設計創造力的激發是十分有益的。
CAD制圖得益于計算機軟件、硬件的支持,極具設計優勢。但礙于標準化的缺失,導致應用過程中時常出現明細欄、標題欄及圖形符號標注失誤等情況的發生,不僅大大降低了設計效果,更導致CAD 制圖圖樣格式陷入混亂化狀態,這對于CAD制圖優勢效用的發揮造成了極大的阻礙。此外,對于CAD制圖應用較廣的建筑設計而言,其精度更可以精確到毫米,工程建筑在精度上對于結構計算有著較高的要求,雖然CAD制圖能夠借助燈光照度分析、室內聲場分析、日影分析等開展精度計算,但標準的不統一,還是為CAD 制度在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導致CAD制圖效用的發揮。為此,在CAD 制圖應用范圍、應用頻率日漸增加的新時期背景下,CAD 制圖標準化建設早已成為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標準的建立意味著“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因此,信息化建設中,CAD 制圖標準化的實現不可以也決不能混亂無序,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夠實現。具體而言,結合CAD 制圖的實際應用過程,CAD 制圖標準化的實現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便捷性原則;簡潔性原則;高效性原則[3]。應用CAD 制圖的初衷在于憑借該技術在功能、技術等方面的顯著優勢,來為設計人員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便捷,使制圖工作更具高效性。
因此,CAD制圖標準化建設也必須應用初衷,恪守上述原則。尤其是在制圖方面,必須充分綜合考慮人工制圖以及計算機圖樣處理的綜合需求、特點來進行,盡量選用直線來對圖形進行表達,適當減少對曲線的使用,以此來增加圖形的直觀感受;盡量保證所采用曲線的規律性,確保各個圖層能夠被準確識別、處理;盡量選用簡單字符來開展信息篩選操作,以此來提升信息讀取效率;盡量選取平行線抑或是45°直角來作為特殊設計線條角度,以此來增強圖像的空間感[4]。
只要充分遵循上述原則辦法來實施,就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確保CAD 制圖的簡潔性、直觀性,使設計人員逐漸從繁雜的圖形設計工作中逐漸解脫出來,步入高效化、便捷化的工作狀態。
信息化建設中,CAD制圖是一項繁雜的工作,基本包含了圖形設計的方方面面,與制圖邊框、制圖幅面、線條寬度、線條類型、線條顏色等的設定以及圖面信息欄的填制等都有著直接的關系[5]。為此,信息化建設中,依據《CAD 通用技術規范》相關要求,CAD 制圖標準化也必須基于下述幾點來進行。
依據政府出臺的《CAD 通用技術規范》,一般情況下,CAD 制圖的幅面、邊框標準為:當幅面分別為A0、A1、A2時,B×L則對應為841×1189、594×841、420×594。如遇特殊制圖要求,幅面需要加長時,則被加長部分必須與上述標準存在倍數關系。此外,邊框規格還具有內、外之分,具體計算依據為“外框尺寸-標準數值=內框尺寸”,其中,標準數值指的是《CAD 通用技術規范》所明確的a-25mm,c-10mm、5mm。
圖面信息欄的標準化設定主要包括位置的設定以及大小、距離的設定幾個基本方面。標題欄的位置需要一直處于整個圖幅右下角,在必要的情況下可將其移置短邊方向。在標題欄外框線、內分格線的選擇上,需選擇寬度分別為0.5mm、0.25mm 的實線。設計修改欄、會簽欄都位于圖面標題欄的左側位置,且外框線、內分格線也必須為寬度為0.5mm、0.25mm 的實線。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不需要進行會簽的情況下,可以免去相應次欄的設置。位于整個圖幅左上角的為制圖欄,其外框線、內分格線的寬度分別為0.5mm、0.25mm的實線,相關文件名、儲存路徑等相關格式則依據計算機信息編碼而定。
依據《CAD 通用技術規范》,一般情況下,CAD 制圖主要采用紅、黃、綠、青、藍、桃紅、黑7種主要顏色來進行線條的繪制,這些顏色依照順序分別為1號至7號色,且各個型號顏色的線寬甚至用途也都有所不同。其中,各顏色號的線寬依次為:0.7mm、0.5mm、0.35mm、0.15mm、1mm、0.3mm、0.25mm。就各個顏色的用途來講,藍、紅、黃大多被用作建筑外輪廓線、結構分縫線、材料斷層線、鋼筋、母線等的繪制;綠、黑、青則主要用于電纜線、導體回路、刨面線、示坡線、邊界線、設備及元件可見輪廓線、風化界限等的繪制;白、青主要用于中心線、對稱線、軸線的繪制。在具體制圖的過程中,必須依據實物結構的分析及設計需要,對不同的色號、線型等進行合理選擇。尤其是要注重保證樣圖圖線表達在寬度、顏色、線型等方面的一致性。對于那些處于相互平行的情況,兩線之間的間距應≥0.7mm。此外,對于CAD制圖中時常出現的雙點畫線、點畫線、虛線、天然土壤界線、點線等標準的制定,可以由所使用CAD軟件自動生成。
信息化建設中,CAD 制圖涉及范圍較廣且內容也較為繁多,其標準化的建設不僅要體現在具體的規則要求上,更必須真正落到實處,滲透到設計人員的實際工作當中。為此,CAD 制圖標準化的實現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制定明確的設計管理規范要求,對設計人員的設計行為進行嚴格規范,以此來增強《CAD通用技術規范》等相關政策性法規、文件在設計人員中的權威性,確保每一名設計人員都能夠嚴格依照規范、要求來開展制圖工作。
第二,以設計需求為根據,對設計方案進行綜合考量[6]。尤其是在面對客戶多樣化設計需求的情況下,為確保設計成品能夠盡可能地達到客戶期盼要求,設計人員在進行CAD 制圖時偶爾會面臨一些特殊的情況,如上文中提到的幅面加長的情況,此時,就需要設計人員在嚴格依照CAD制圖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對實際設計圖進行合理處置,以此來確保所幅面加長部分能夠與標準基本幅面保持倍數關系。
第三,完善人員培訓體系,加強人員專業技術培訓工作。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CAD 制圖軟件依托計算機強大的輔助效用,在設計上展現出了獨特的功能優勢。隨著CAD制圖標準化的實施,設計行業對于設計人員在能力、素養、技術等方面的要求也將逐漸歸于統一化。為此,在未來的工作中,企業方面要根據CAD制圖應用實際情況及制圖標準化制定進度,加強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工作,使其在能夠在熟練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上盡快熟悉CAD 制圖各個單元技術特點,從而為CAD制圖標準在企業中的實施做好充足的準備。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市場經濟水平逐漸提升,相應的市場競爭程度也日益激烈化,這就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此種情況下應用CAD技術,制定CAD制圖標準化規范,挖掘CAD制圖潛能,無疑將成為企業獲得強大競爭力的重要驅動力。在未來的工作中,企業要在對以往CAD制圖成效進行總結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其信息化資源的整合力度,結合當今社會發展需求及行業要求,對CAD制圖的標準化進行不斷的更新、完善,使之能夠呈現出時代發展的特色,從而更具合理性、實用性。同時,也希望能夠借助上述探究,來進一步加強社會各界對CAD制圖標準化的關注,以此來促使相關行業人士能夠參與到CAD制圖標準化的制定與實施當中,使CAD制圖能夠發揮出更多的社會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