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虎勝
音響設備調試是舞臺表演的重要工作之一,隨著競爭壓力不斷增加,對音響設備調試技術的優化和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而言,我國舞臺音響設備調試中的問題依舊層出不窮。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強舞臺表演者與音響設備調試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重視對音響效果、音量及話筒的調試,以此豐富舞臺表演內容,展現舞臺表演的魅力,帶給觀眾更好的視聽體驗。
舞臺音響設備通常是指計算機、盤錄音器、均衡器、音頻處理器以及無線擴音器等音響相關設備,用于展示舞臺音響效果,使舞臺音響設備發出的聲音能夠貼合舞臺表演,從而營造出更好的舞臺意境,將最佳表演呈現給觀眾。就目前而言,舞臺音響技術雖與以往相比有了極大的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更大的壓力,要想充分發揮舞臺音響調試技術的應用作用,需要與舞臺表演背景有機結合,展現音響的層次性和豐富性,把藝術情感更好地傳達給觀眾,使舞臺表演和音響聲音表達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現階段,舞臺音響設備調試應用中仍舊存在許多問題,如何在舞臺表演中發揮音響設備的調試作用,成為當下調音師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問題。根據以往舞臺音響設備使用情況來看,在實際演出中音響效果不佳、連接混亂、麥克風無聲、話筒聲音干擾以及音樂過度突兀等現象比比皆是。追其根本,造成這些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還是音響設備調試不當。由于舞臺音響設備內部結構復雜,需要許多的相關設備及線路共同連接配合而成,若音響設備運行中出現故障,無法準確地判斷出線路問題,就要求調音師具備專業的音響調試技術,在舞臺演出開始前分析可能出現的故障及其成因,特別是要加強音響設備電源、聲卡、麥克風等部分檢查,結合演出實際需求調試和安裝音響設備,以免在舞臺表演中出現接線混雜、話筒效果失真等現象,保障舞臺音響設備運行的穩定性,使舞臺演出效果得到良好展示[1]。
在劇目演出中,常出現因音響技術與其他要素配合不緊密造成的舞臺表演與音響調試發生沖突的現象,也就是俗稱的“表演車禍”。若是將各要素看作一個獨立的存在,彼此之間如果缺少配合,便不能完全表達出舞臺表演的內涵,使其效果大打折扣。為了帶給觀眾一場極具震撼的視聽盛宴,必須加強各要素之間的配合,豐富舞臺表演。比如,在表演舞臺話劇《雷雨》時,應緊緊圍繞雷雨這個主題,將風聲、雷聲、雨聲的音響效果和演員表演等各要素深度結合,構設一個契合主題的故事背景。
在舞臺表演開始前對音響設備進行調試,不僅可以避免演出失誤,還能為表演錦上添花,將最佳的舞臺效果呈現給觀眾。通過音響調試渲染舞臺氛圍,如對歡愉的場景配以熱鬧音效或者對悲傷場景配以沉重的音效,以此展現故事人物的情感,使舞臺效果得到升華,也能調動觀眾的情緒。除此之外,舞臺布景對于氣氛渲染也極其重要,只有將舞臺布景與音響技術相融合,才能凸顯舞臺表演的藝術效果。比如,在表演《紅樓夢》中黛玉之死的片段時,通過調試音響設備,使寶玉和寶釵結婚的熱鬧歡愉聲與黛玉的內心孤獨形成鮮明的對比,以營造一種氛圍,調動觀眾的情緒。
舞臺音響調試不僅可以構設舞臺表演背景,渲染舞臺效果,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其具體表現在,通過音響設備調試,用聲音交代環境和舞臺場景的變化。在話劇表演過程中,借助現代音響設備與舞臺表演相配合,展現劇中人物關系變化,助推故事情節發展。比如,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用火車汽笛聲促進情節發展,引出安娜想要臥軌自殺的想法,也使觀眾感受到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
舞臺表演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音響設備調試技術。比如觀眾在觀看和欣賞舞臺表演時,會聽到一些特殊音樂,如聲音美化、聲音模擬等,對音響設備音準和音色的調節,能更好地滿足觀眾的視聽需求,從而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表演[2]。目前,舞臺音響設備調試技術不斷優化和發展,調音師可以借助科學手段進行調控,控制聲音變化,彌補演唱者或者表演者表演的缺憾,使修飾后的聲音更加完美。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舞臺音響設備調試是舞臺表演藝術表達的重要支撐,通過控制音響音質輸出質量,保證整場演出與音響設備完美貼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展現出舞臺表演的藝術魅力。在音響效果調試中,除了要結合不同曲目內容進行試音外,還要根據混頻器參數合理設置,提高舞臺音響設備的使用性能。與此同時,應對高音、中音、低音有所了解,尤其要明確各個音區范圍[3]。特別是在調試低音時,更要保證音色的準確性和精準性,通過對低音合理調試,體現出表演者的人物情感和情感變化,而在調試中音時,要想不影響表演節奏,應盡量突出音樂信息的層次性和完整性,增強舞臺表演的藝術表現力。此外,在調試高音效果時,必須保證聲音的清晰度,彰顯出音樂的穿透力。
通過音響調試控制可以實現對舞臺的把控,實現藝術的完整表達,使舞臺表演更加豐富,從而更好地調動現場觀眾的情緒,將觀眾代入角色中,引起情感共鳴。比如,在一場舞臺演出中,若現場人聲過大,則會蓋過伴奏聲音,難以將音樂伴奏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勢必影響到音樂演唱的穩定性表達,遠遠達不到舞臺演奏的預期效果。反之,音樂伴奏過大,掩蓋演員的聲音,導致觀眾在整場表演中只能聆聽到伴奏聲,致使舞臺表演效果大打折扣。要想解決好這一關鍵問題,通常需要展示60%的人聲表現,并展示40%的伴奏表現,達到伴唱完美契合的目的,凸顯歌聲表現性,使觀眾獲取更好的視聽體驗。在舞臺音響設備音量調試中,也可以結合音樂表演的類型及節目需求,合理調試音響音量。如對于搖滾樂節目來說,就要適當提高低頻和高頻,以音量高低起伏變換,把音樂的節奏感充分表現出來,為舞臺表演添加光彩。
舞臺音響設備調試不僅可以彌補演員失誤造成的演出事故,還能通過構設舞臺背景,渲染舞臺氛圍,展現豐富的舞臺效果,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感受。要想充分發揮舞臺音響調試技術的應用作用,體現藝術表達的無上魅力,必須結合音響設備使用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從基礎調試、效果調試、音量調試以及其他調試等方面入手,提高舞臺音響設備調試整體水平,為舞臺表演藝術的完美展現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注釋:
[1]原一龍:《淺談舞臺音響設備的調試及技術分析》,《中國設備工程》,2021 年第19期
[2]王洪波:《舞臺音響技術的作用與表現》,《藝術評鑒》,2019 年第9 期
[3]李松濤:《舞臺音響調控中的實用技巧》,《文藝生活》下旬刊,2019 年第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