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巖峰
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也為諸多傳統藝術注入了全新的影響力和生命力。所謂新媒體是指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
人們常說的傳統舞臺藝術是指通過戲劇、曲藝、音樂、舞蹈、雜技、魔術、武術等形式在舞臺上為觀眾呈現出的一種藝術。而傳統舞臺藝術有互動性薄弱、創新性不強等缺點,觀眾只能被動地接受舞臺所要傳遞的藝術思想。而新媒體的出現和運用恰恰彌補了傳統舞臺藝術的缺點。
新媒體技術的范疇很難準確地界定,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因此它有較強的進步性和時代性。就目前時代的科技情況來說,新媒體主要通過當下主流和新興的技術方式,以時下流行的各種媒介去進行藝術表達。比如現在非常熱門的直播、全息影像藝術、視頻藝術、虛擬現實技術等都是新媒體的一部分。下面我們就簡要地說一下新媒體技術的特點和它對傳統舞臺的影響。
傳統意義上的舞臺藝術,臺下的觀眾只是憑借自己的所見、所聽、所感去被動地接受舞臺所要傳遞的思想和主題。長時間觀看后,往往會產生審美疲勞和厭倦感。在新媒體技術介入到舞臺中后,觀眾對于舞臺表演的新鮮感得以提升,代入感增強,表演者和觀看者的互動性也大大提高,演出者往往也會根據與觀眾的互動在現場進行即興創作,吊足了觀看者的 胃口。比如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過去觀眾只能被動地在電視機前收看,而網絡技術的融入,使觀眾可以實時參加直播互動、答題得禮物,觀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感增強。
傳統的舞臺表演受空間、場景、表演者等傳統因素的影響,不能自由地去發揮、去創造。而加入了新媒體技術,創作者會以新的角度、新的模式、新的技術去呈現新的作品,使作品的創意、舞臺呈現方式等更加新穎獨特。比如現在炙手可熱的新媒體技術——全息影像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就為創作者和觀看者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想象空間和創作空間。例如,2014 年5 月19 日,在公告牌音樂頒獎禮時,主辦方通過全息影像還原技術使邁克爾?杰克遜在舞臺上熱舞首秀新單曲《Slave to The Rhythm》,穿著金色夾克和紅色褲子的邁克爾?杰克遜坐著寶座亮相,舞臺四周噴出火焰,杰克遜帶領舞者再度秀出太空步等經典舞步,這令人難以想象的場面令出席頒獎禮的眾多明星起立鼓掌。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將新媒體技術在舞臺上應用時,也要把控使用的度,不要過分依賴。創作者和表演者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和修養,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不要一味地追求潮流而埋沒舞臺戲劇的本體,切勿喧賓奪主。
后現代主義所象征的是一個解構的世界,從高雅進入世俗,顯現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新媒體技術顯然是這樣時代演變出來的產物,它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反映的是人們共有的現代追求。我們正經歷著一個新型時代,國家繁榮,科學技術興盛,人民安居樂業。在這樣一個時代,傳統戲劇不再像塞繆爾?貝克特的《等待戈多》那般抽象,而是逐漸變得雅俗共賞。較以往戲劇的內涵化,現代藝術在新媒體技術的加持下變得更為具象。
舞臺藝術在今天看來是經歷后現代主義解構后的重組,表現當下的時代特征。新媒體技術的融入甚至提出了“戲劇電影化”的觀念,試圖將影像的表達范式融入戲劇中,打破傳統舞臺戲劇空間結構,并進行了有效的嘗試。有的運用LED 屏采用畫中畫的舞臺演出方式;有的運用全息投影技術,打破舞臺時空限制,力求與觀眾進行多維互動。過度的嘗試導致今天的舞臺藝術存在形式大都以技術為本,營造觀眾眼中的視覺奇觀似乎成了當代舞臺藝術的追求標準,而劇本的存在感則大大降低了。新媒體技術為舞臺帶來了絢麗多彩的視覺效果,演員在觀眾眼里有時候會產生多余的觀感,人物作為戲劇的表達中心,其地位一味地弱化是不可取的,長此以往,觀眾亦會產生一定的審美疲勞。因此,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要以戲劇主題為中心,使其達到渲染氣氛烘托情感的目的,為觀眾提供更好、更深入的觀看體驗。
古希臘戲劇具有貴族的氣息,古希臘藝術家更是將藝術奉為崇高的象征,這不適合藝術的普及,藝術不能只為少數人所欣賞,而應該是普羅大眾。所以,就今天的舞臺藝術表達,解構是有必要的,但重組一定要拿捏好藝術的本質,不能一味地順應潮流,融入時代科技的產物,要在藝術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循序漸進。
從最初以語言的范式表達到今天新媒體時代下的信息革命,舞臺藝術在不斷地創新與升華,其借鑒并融入當代新媒體技術進行現代范式表達,諸如虛擬現實、全息投影技術等等,不斷有新的舞臺類型藝術出現,在舞臺藝術當代的表達上更加突出的特征是革新。
在當代舞臺藝術不斷求助于新媒體藝術、彼此融合緊密的形勢下,給觀眾帶來的是審美的疲勞與表達的范本化,這違背傳統舞臺藝術精神。當下舞臺藝術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正呈現出一種危機形勢。新媒體技術的融入是否會使舞臺藝術變得空洞化,像傳統戲劇,無論是國外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還是國內老舍的《茶館》,都對戲劇內容進行了深刻演繹,或是融入了作者本身的思想,或是表達了時代的吶喊,讓人看了津津樂道,品味其中。今天的舞臺戲劇似乎也是緊密結合時代,但更多的是“依賴”于時代,技術當道,人們一味追求視覺富裕,舞臺藝術的表現浮于表面化,以“人”為本轉化為以“技”為本,最終與舞臺藝術的本質產生背離。同時,與觀眾交流也不能只浮于表面,戲劇歸根結底是屬于文本范疇的,舞臺藝術應就內容進行滲透性表達,讓觀眾領悟精髓,而不能僅僅停留于炫“技”。
所以就當代角度來看,面向未來,我們依舊要不斷地突破。之前,突破的是傳統;現代突破的是自我。在合理使用技術的同時,如何恰當地將新媒體時代下的技術應用于舞臺藝術上,是我們要反復思考的。
新媒體技術是新科學、新時代的產物,代表著一種社會進步發展的新理念。它的成功應用,為傳統舞臺帶來了新道路、新發展。隨著未來科技的不斷進步,新媒體技術將為傳統舞臺帶來更多的改變與無限的可能性,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將讓傳統舞臺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