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霞
摘要:高職會計專業是當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專業之一,在當今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引入智能財稅1+X證書的思維和模式,有效構建以職業能力導向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有助于當代職業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發展,更重要的是還能構建新形勢、新時期下的高職教育課程建設新體系,保證人才培養效果。本文就智能財稅1+X證書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發展方向和路徑做了簡單闡述,希望能為當代人才培養提供一些微小幫助。
關鍵詞:會計;智能財稅1+X證書;教學研究;方式方法;學生專業化
高職教育是我國重要的人才培養階段,高職教育中無論是會計課程體系還是人才培養方案都應該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智能財稅1+X證書為核心內容,以職業能力為實際培養目標,進而通過科學課程設計、多元化教學方法、多模態實踐操作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專業化培養,促進其專業化發展,從而有效增強他們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升其專業化綜合水平。
一、科學實施調研分析,確定可行性專業培養方案
(一)以智能財稅1+X證書為導向,科學確定學生培養方向
高職院校應在明確專業對口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確定專業內涵以及專業方向。具體來講就是實地了解高職會計專業對應的崗位需求和用人需求,進而對人才培養進行科學定位,以職業標準和等級構建學生培養思路與體系,科學提出課程開發建議,有效全面地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化培養。高職院校應由專業教師組建調查小組,通過對現有制度、行業要求以及市場發展情況的細致調查,從專業的角度預測學生專業化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而分析其發展前景,從而在不斷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確定適應市場未來發展需求的專業化發展目標。
(二)科學定位學生培養目標,有效促進人才發展
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是以典型職業活動分析為基礎,具體過程涵蓋職業標準的技能和知識的要求,與職業資格證書接軌,體現專業崗位群的需求,實現學生的崗位就業能力,體現新的教學理念,服務地域經濟需求,準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體現畢業生的知識、能力、職業道德等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二、注重實踐能力培養,構建智能財稅1+X證書視域下的實操導向課程培養體系
(一)強化智能財稅1+X證書視域下的專業化職業能力培養
在智能財稅1+X證書背景下的會計學生專業化培養中,學校應以其具體工作過程導向為實際操作案例,對其定位目標、評價體系以及內容要求等都應落實在其職業能力培養上。在科學制定教學培養方案以及具體教學過程中,學校還應把培養學生職業能力作為其重要核心內容。在具體培養過程中,學校還要不斷強調工作過程導向下的職業能力培養,進而讓學生通過計劃實施、科學發展以及核心檢驗等三個階段來科學掌握其具體工作過程,有效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專業化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
(二)圍繞智能財稅1+X證書實踐構建人才培養體系
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會計學生專業化過程中,學生的基本任務是通過各種學習手段完成對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學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應通過教學智能財稅1+X證書內容要求達成目標等方式科學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具體學習以及實踐過程中,系統地對即將掌握的專業化技能與知識學習和實施步驟等進行整體分析,進而在實際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有效強化自己的認識,提高自己的實際專業能力。
(三)貫穿智能財稅1+X證書專業化技能知識全面培養思想
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專業化發展,不是單純以技能與知識為最終的目的,而是應該以學習觀念和學習方法為核心,其對應的課程體系以及教學都應以具體工作過程為導向,通過不同的工作情境設計,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所學到的、掌握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這種基于證書制度的行動導向并不是一種具體的可講授的教學方法,而是以某個需求和動作為核心或者達成目標的一種指導思想或者策略,其可以以一種或者幾種不同的教學思想或者教學方法來具體體現。在以具體行動為導向的發展模式中,對應的教學者則將不再是一種技能與知識的傳授者,而更應該是一個接受詢問者,一個組織者,一個提供指導的旁觀者。通過這樣的模式或者方式,學生的學變成了探討,學生的實際操作變成了實際創作,學生的專業化技能與知識就會在實踐中,變得更加穩固,更加具備多樣性。
三、選擇高效實用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專業能力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會計專業教學中,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以及項目教學法等都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觀的一種學生素養與能力培養方法,都是通過自我問題構建,有效互動探究和科學總結論證來完成的。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智能財稅1+X證書專業化技能知識教學時,可以積極使用這樣的方法,從而有效增強學生培養效果,促進學生財務專業技能與知識的全面掌握。如在票據整理和票據錄入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使用這些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對票據類型和票據錄入要點等知識進行預習,明確自身疑惑不解的問題,接著引導學生主動研究其特征,待學生對于票據整理和票據錄入等知識明確之后,再按照科學的方法將他們分為幾個合作探究小組,讓他們在組內通過自我研究或者合作探究論證等方式逐步掌握對應的會計知識,并合理論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學習素養以及思維能力也會得到發展。
四、實施多元化會計專業評價體系
科學的會計專業評價體系不僅有助于學生對于智能財稅1+X證書視域下本專業課程技能與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還能保證他們學習效果,增強其專業化素養。基于此,學校在進行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發展培養中,除了要積極采取多元化、多樣態的培養方法以外,還應在學生自我發展視域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在具體設計中,學校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對學生進行考核,從而保證考核的科學性,有效增強學生會計專業化素養。首先是日常考核,也就是在日常教學中,通過一些簡單的會計技能與知識測評來科學把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進而進行針對性的激勵,有效的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會計專業知識,提升其專業素養。第二種則是期末考評,也就是對學生的會計知識強度和知識密度進行實際的考試和測評,讓學生杜絕日常懶散行為,在專業化發展中,不斷提升與進步。最后就是綜合考評,也就是結合日常課堂學習、實驗學習等進行綜合打分,進而有效科學的幫助學生認清專業化發展方向和位置,有目的地進行技能與知識的學習。此外,近些年來,很多企業已經逐步加強了學生思想教育建設,對于人才的思想素養和意識水平有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在會計專業學生專業化發展考核中,還應加入一些思政內容,積極利用社會熱點問題來考核學生的思想認識,有效提升其思政綜合素養。
五、搭建會計專業產學研合作平臺
實訓基地建設是關系到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校企或者相關機構共同組建高職對應會計專業產學研實習實訓基地,有效制定實習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實際職業操作能力,擴大企業的影響范圍,還能集中優化資源,有效貫徹全新思想,有力推動校企合作視域下的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化教育的科學化進步。
(一)利用產學研科學平臺,提高學生的專業化素養
學生智能財稅1+X證書視域下的專業化發展不僅是學校的責任,而且關系到國家經濟建設的轉型和社會的發展,這需要學校、家庭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積極把握時代脈搏,通過針對性的培養來幫助學生科學具備優質的專業化意識和職業素養。高職院校應積極發揮產業園內的會計專業實習實訓工作室的資源與人才優勢,在緊密結合企業以及會計未來行業發展方向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不同類型、不同形式的會計產學研實訓實踐教學,進而通過對市場發展需求的了解和把握,有效構建科學有效的、符合企業與高職院校的智能財稅1+X證書會計專業實訓項目,進而讓產業園會計專業實訓基地內的優秀人才與會計專業學生共同進行探討以及研究發展,有效提高和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在具體過程中,由企業主管帶領學生熟悉工作環境,了解其會計專業未來的具體工作流程,提高認識,為專業實踐奠定基礎。在這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專兼職教師和會計專業人員的悉心指導下對其具體操作方式進行學習,掌握專業的工作流程,進而以此為基礎分析工作過程中蘊含的基本理論,進一步將會計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深度融合,為自身專業化發展以及職業素養提高打好基礎。
(二)利用產學研科學平臺,推動會計專業科學發展
校企合作是當代職業教育視域下產學研發展平臺的便利途徑。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高職院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和學術優勢,提高學生技術實踐能力,擴大學生專業化發展路徑;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校企合作中,利用校企雙方的品牌影響力以及資源優勢,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專業職業素養提升以及會計職業未來專業化發展研究,進而將自身教育理念付諸實踐,有效推動我國會計行業的科學化發展。當代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積極探索和實施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并在此基礎上,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化素養,從而實現人才共建、市場共融合、技術共享的良好發展氛圍,進而有效促進市場的繁榮以及技術的革新。
總而言之,智能財稅1+X證書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發展過程中,高職院校應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發展情況,在以生為本、實事求是的核心原則下,從學科未來發展方向出發,以智能財稅1+X證書中的技能與知識需求為發展核心,積極采取多元化、多樣態的發展引導模式來對學生進行科學培養,從而有效保證學生的專業化發展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其專業素養與能力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程文琦.智能財稅1+X證書在高職會計專業教育中的實施[J].經濟管理文摘,2020(17):175-176.
[2]蘇巧麗.智能財稅1+X證書在高職會計專業教育中的實踐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5):108-110.
[3]王鳳錦.智能財稅“1+X”證書在高職會計專業教育中的實施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37):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