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雅諾
摘要:隨著社會節奏的不斷提升,學生所生活的環境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心態較為浮躁,導致靜不下心來研究學科知識。盡管這樣的學習行為依然能夠讓學生取得較好的成績,但是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社會發展對教學提出的要求。為此,作為教師需要從自己的教學方法入手,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就以高中生物學科為例,闡述幾點深度學習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提升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高中生物內容。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生物;應用策略
高中階段的教學活動越來越注重素質教育。生物作為高中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緊跟教學情況。對此,在不斷提倡深度學習的背景下,生物教師需要探索有效開展的方式,將傳統模式下的生物課堂轉變為符合當下教學要求的課堂,讓學生對生物內容有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為此,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師,有必要探究深度學習理念下的生物教學活動,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物領域的意識,推動深度學習課堂的構建。
一、注重生物知識的整體性和關聯性
生物是高中眾多學科中相對較為簡單的內容,但是其自身的知識比較復雜,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大部分學生通過記憶能夠掌握大部分的生物知識,但是當遇到綜合性較強的題目時,又會有許多學生犯難。原因就在于,這部分學生沒能深入了解生物知識,對生物知識的認識僅停留于表面,沒有在此基礎上進行遷移也延伸。為此,高中生物教師需要在深度學習理念下,引導學生進行生物知識體系的構建,通過整理生物知識,將不同章節中的相似、相關內容進行聯系,這樣能夠讓學生看到生物知識的整體性和關聯性,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發散思維,探究題目中所涉及的知識點。
例如,高中生物中的發酵工程這部分內容,就涉及之前學習過的很多知識,比如微生物、細胞呼吸等,還涉及新陳代謝方面的一些知識,可以說整個高中階段的生物內容就是一個巨大的知識網絡,需要學生在學生的過程中,完善這張知識網的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新學習的知識與之前的內容進行聯系,建立章與章、節與節之間的聯系。這對于學生來講,就是在對生物學科進行深度學生,通過梳理生物知識,能夠逐漸培養自己將復雜而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的能力,做到融會貫通,將所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也能夠提升自己解答綜合性問題的能力。
二、注重聯系社會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現階段的教學活動,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讓他們通過學習之后能夠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培養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會在教學活動中融入社會生活的實際例子,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看到學科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因此,在深度學習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充分結合社會生活,將生物知識點放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探究。為此,生物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親身體驗學科知識,讓生物知識在實踐中展現學科魅力,激發他們對生物知識的興趣,進而提升他們學習生物時的心志。
例如,在講授物質的跨膜運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提問,以此引發學生的好奇。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家里做飯時,將整顆的菠菜放在開水中煮,為什么水會變成綠色?這一問題所涉及的內容,在之前的知識中沒有涉及,因此學生為了了解在此過程中菠菜身上發生了什么變化,就會認真地聽教師的講解。此外,在學習免疫調節時,經過講解之后學生能夠了解到免疫所涉及的原理。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我們打的疫苗是什么?這一問題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深入結合所學習的內容就能夠給出正確的解釋。
三、注重評價方式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在深度學習模式下,師生之間需要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在此師生關系上,教師能夠通過創設開放性的生物問題,通過合理運用評價語言和評價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大膽質疑,進而在質疑的基礎上深入學習生物知識。而這種學習氛圍的構建,正是基于良好的師生關系。基于此,一方面,教師需要具備善于發現每一位學生優點的能力,比如有的學生雖然生物成績不太理想,但是其對生物內容的學習態度非常端正,那么教師可以通過語言鼓勵,比如一步步突破,會在日積月累的學習中找到學習生物的竅門等等,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對教師給予的鼓勵保持新鮮感,看到教師的評價是結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通過這樣優化評價方式,保持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為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條件,有利于促進他們深度學習生物知識。
參考文獻:
[1]楊華.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生物有效提問策略探討[J].高考,2021(35):59-60.
[2]宗健康.高中生物學科視域下的深度學習策略探析[J].高考,2021(35):135-136.
[3]顧麗潔.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J].高考,2021(3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