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陽



摘要:新思想、新平臺、新工具、新關系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自媒體,在自媒體的使用中創建自己品牌,打造自己的IP;利用自媒體完善對學生的政治思想、藝術思想教育;在備課中引入自媒體工具,使用更新穎的技術錄制音視頻等教學素材,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自媒體;聲樂演唱;遠程教學
以課堂為中心,利用自媒體快速傳播的形式積極開展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藝術思維教育,引導學生建立“取其精華,剔除糟粕”互聯網學習觀念;在備課中引入自媒體工具,使用新穎的技術錄制音視頻等教學素材,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注意力,提升教學質量;完善遠程教學手段,應對特殊事件等突發狀況,將自媒體直播等作為補充和輔助手段,不管何時何地,都能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互聯網快速發展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變革催生了自媒體這樣的新媒體形態,自媒體依據其傳播優勢造就了大眾化,年輕化的傳媒現象。喜馬拉雅、慕課、微信及各種app上的各種藝術教育類公眾號也在快速增長,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極大地改變著各個學校的教育教學方式,從面對面課堂授課直接轉變為遠程直播授課,這種直播授課已然成為各個院校的日常課堂授課的輔助形式。
二、自媒體平臺在教學中的運用
如何用好學校遠程教學和移動自媒體平臺和更加有效開展遠程藝術教育指導,對專業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增加了新的挑戰。與此同時,居家辦公、網上直播授課為移動自媒體的發展提供了用戶快速增長的空間,促使自媒體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大眾學習和生產生活,音頻、短視頻、公眾號自媒體已成為現實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年輕人特別是青年學生的獲取知識和展示自我的新舞臺。
(一)利用自媒體平臺
自媒體為傳播提供了平臺和激勵,能提供給老師和學生更多的教學和學習的資源,老師要學會利用各種工具加工資源素材,學生可以使用資源擴大對專業知識的認知。針對聲樂演唱專業,喜馬拉雅、51listening等音頻適合聲樂教學實踐,慕課、抖音、快手能夠錄制視頻,小紅書、微信公眾號、簡書等可以學習理論知識,利用文字、圖片發表理論學習的見解觀點。怎么用好自媒體新工具建立與學生溝通的新渠道,打造輔助教學的新平臺,建立新型的教與學的關系,從而促進聲樂演唱教育的教學改革是“自媒體時代下”擺在聲樂演唱教育老師面前新的課題。
(二)自媒體輔助教學功能
自媒體是可以輔助教學的,能夠創新教學模式、豐富學習渠道、拓展專業知識、建立藝術實踐平臺藝術的市場是傳播,自媒體為傳播提供了平臺和激勵,能提供給老師和學生更多的教學和學習的資源,老師要學會利用各種工具去加工資源素材,提供更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使用資源對比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也能夠快速了解藝術的社會價值。抖音快手是視頻,適合聲樂、器樂、舞蹈等專業。慕課還有我們常用的平臺可以錄播課程。喜馬拉雅、51listening等音頻適合聲樂教學和實踐。小紅書、微信公眾號、簡書等可以總結理論知識,利用文字、圖片發表理論學習知識和見解觀點。這些給藝術教學有哪些啟發?怎么用拿來主義、取長補短的思維用好自媒體傳播渠道?怎么更好地進行聲樂教育的教學改革?
三、互聯網時代下自媒體的特色與創新
特色與創新:引導學生使用自媒體提高藝術鑒賞水平,將時間花在欣賞更高藝術水準的表演演奏演唱上,在無形中提高專業素養和水平;引導學生積極利用自媒體參加藝術類遠程競賽活動,更大規模更多選手的比賽在自媒體平臺上更容易舉辦,學生在競賽中發現不足,不斷提高自己演唱表演水平。
例如:(一)抖音和各大音樂直播平臺 音樂會直播 音樂類賽事直播 深圳聲樂季直播 金鐘獎音樂大賽直播等。例如圖(1)。
音樂院校的微信公眾號 直播平臺 及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和演唱家開設的網絡直播課堂.例如圖(2)。
廣西外國語學院直播平臺,釘釘直播平臺,學習通直播學習平臺,翻轉校園輔學習平臺,知到-學習平臺。例如圖(3)。
這一系類的方式都在給我們提供者學習與觀摩的方便,自媒體的今天我們不用擔心路程的問題,時間的問題,和師資的問題,
四、利用自媒體輔助聲樂演唱的可行性分析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針對聲樂演唱專業,喜馬拉雅、51listening等音頻適合聲樂教學實踐。
(二)技術路線:慕課、抖音、快手能夠錄制視頻,小紅書、微信公眾號、簡書等可以學習理論知識,利用文字、圖片發表理論學習的見解觀點。
(三)可行性分析:自媒體是可以輔助教學的,能夠創新教學模式、豐富學習渠道、拓展專業知識、建立藝術實踐平臺藝術的市場是傳播,自媒體為傳播提供了平臺和激勵,能提供給老師和學生更多的教學和學習的資源,老師要學會利用各種工具去加工資源素材,提供更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使用資源對比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也能夠快速了解藝術的社會價值。
(四)相關研究:抖音快手是視頻,適合聲樂、器樂、舞蹈等專業。慕課還有我們常用的平臺可以錄播課程。喜馬拉雅、51listening等音頻適合聲樂教學和實踐。小紅書、微信公眾號、簡書等可以總結理論知識,利用文字、圖片發表理論學習知識和見解觀點。
(五)尚缺少的實驗條件或資料,擬解決的途徑
自媒體有著平民化、個性化、交互強、傳播快的特點。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大眾傳播、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容易,自媒體行業也得到快速發展,但由于門檻較低,自媒體行業存在業良莠不齊、可信度低等弊端。
擬用科技創新新平臺:釘釘直播平臺與抖音直播平臺完善遠程教學的手段,應對特殊情況等突發狀況,除了使用學校遠程教學平臺之外,將自媒體直播等作為補充和輔助手段,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能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五、結語
引導學生使用自媒體提高藝術鑒賞水平,將時間花在欣賞更高藝術水平的表演演奏演唱上,在無形中提高專業素養;鼓勵教師和學生正確使用自媒體,在平臺創建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IP,創造更多藝術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娟.自媒體時代的教育轉變——以音樂公眾號的傳播運營為例[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9,38(4):4.
[2]賀琛,李欣影.自媒體時代專業音樂公眾號傳播特征研究——以音樂播放軟件微信公眾號為例[J].當代音樂,2020(6):3.
[3]宋玉琳.互聯網+背景下高雅音樂的自媒體傳播探析[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6):4.
課題項目:本文系廣西外國語學院校級科研課題項目:《“自媒體時代”下聲樂演唱遠程教學研究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