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工智能時代即將到來,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工具逐漸取代傳統財務會計的人工工作,有效提高財務會計工作效率,企業財務會計積極轉型發展成為必然趨勢。通過向管理會計轉型,能夠保障企業的穩定經營,提高管理效率,對企業長遠發展意義重大。本文分析了企業財務會計轉型的優勢,研究了人工智能下企業財務會計轉型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企業財務會計轉型發展路徑。以期為企業提供參考,積極推動財務會計轉型,主動適應時代和市場的改變,提高經營利潤水平。
關鍵詞:人工智能;財務會計管理;管理會計;數據安全
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的財務會計準則和國際接軌,企業財務會計逐漸向管理會計轉型,不斷接近于國際先進水平。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并廣泛應用的趨勢下,企業財務會計積極推動轉型升級,順應時代發展和市場發展,更能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效率,創造更大的價值。因此本文針對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企業財務會計轉型路徑展開分析如下。
一、企業財務會計轉型的優勢
1.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優勢
傳統財務會計工作需要財務人員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進行財務信息核算以及登記,制作財務報表后公開結果。財務會計工作在企業運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價值。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在財會工作中的使用,適應企業各部門經營活動,可以實現實時核算統計,大幅提高財會工作效率。借助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財會工作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和轉型機遇。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企業想要提高經濟效益,需要合理使用資金,壓縮成本,通過財會工作向管理會計轉型,充分發揮出管理會計的優勢和功能。深度分析財務數據,了解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問題,預測未來企業經營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幫助企業調整經營方向,獲得經營效率的最大值。人工智能技術根據以往的財務數據建立數學模型,應用于財務發展情況的預測上,輔助管理決策的制定,發揮出前瞻價值,深度挖掘財務價值。
2.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在當前市場環境中,企業想要提高核心競爭力需要加強創新和研發,主動了解市場發展趨勢,有足夠的能力預測市場發展趨勢,抵抗市場波動和風險。管理會計則利用財會數據分析預測市場經營活動,剖析企業自身經營問題。管理會計是面向未來經營活動,幫助企業控制經營活動,財務會計轉型有利于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管理會計在數據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支持下,從以往的數據和報表中總結規律,預測企業的經營活動,以財會數據為核心建立數學模型,快速分析財會數據,預測企業經營發展趨勢,更能對企業經營活動提供指導,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3.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
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能夠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管理會計在企業各個經營環節中推廣,滲透至各個環節,能夠進一步加工處理財務信息,及時提供企業經營需要的信息內容,輔助企業做出經營決策,從而幫助企業正確決策,創造更高的價值。如財務會計借助于人工智能技術對業務和市場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市場對產品的需求,指導企業生產計劃的調整,更有利于為企業擴展市場,提高經濟收益。經過管理會計評估,也能及時發現財務風險,主動調整經營計劃規避風險,減少非必要性損失。財會工作轉型指導企業科學經營,更有利于客觀了解經營現狀,分析未來經營趨勢,指導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
二、人工智能下企業財務會計轉型面臨的挑戰
1.傳統財會理念的約束
我國企業財會工作中,對于管理會計的認知不足,造成重視程度偏低。企業中應用管理會計受到約束。在財務工作中傳統財會理念仍然作為核心,在處理財務會計上并未充分發揮出財會數據的價值。尤其是領導層,未能重視管理會計的優勢和價值,對先進的財會理念保持觀望和保守態度,使得財會工作轉型困難,面臨著諸多阻礙。而受到傳統財會理念的約束,管理會計在企業中并未形成規范的流程,影響因素多,當企業經營活動發生變化,也會對管理會計的實施產生影響。在傳統財會理念的影響下,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并不具備完善的管理會計功能,也影響對財會數據的分析和挖掘,無法發揮出管理會計的價值。
2.財務會計信息系統不完善
財會信息系統是支持企業財會工作開展的前提,在完善的信息系統支持下才能實現財會業務的高效運轉。但目前財會信息系統并不完善,隨著財會數據海量化發展,給信息系統儲存信息造成一定壓力。系統和財會業務融合度有待提升,未能充分發揮財會系統的優勢和價值。大部分企業財會信息系統是外購引進,和自身業務特征存在一定磨合問題。此外,企業出于成本的考慮,引進系統后并未重視系統的維護以及更新,造成信息系統功能落后于財會工作,難以支持財會工作的轉型。企業財會信息系統也未能利用大數據技術,展開財會數據的分析,對財會數據的挖掘力度遠遠不足,無法為企業管理提供指導意見。
3.數據安全問題
財會系統作為信息化系統,仍然面臨著數據安全問題。受到非法分子惡意入侵或信息泄露,將給企業造成巨大財務風險。一旦被黑客攻擊云端數據,企業面臨著內部資料被泄露和篡改風險,給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如技術資料被泄露,企業商業機密被直接暴露,嚴重損害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應用人工智能系統后,可提高會計數據的公開和透明度,有效規避人為操作的財務數據造假問題,提高財會工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但目前對財務數據的監管機制并不完善,仍然有企業曝出財務造假行為,嚴重影響市場秩序,加大對財務數據的監管力度十分關鍵。
4.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養不足
在人工智能時代對財會人員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會人員不僅要具備基礎財會知識,更需要靈活使用財會軟件,建立管理會計理念,能夠滿足企業財會工作轉型的需求。但目前財會人員綜合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很難滿足轉型管理會計的需要,對于財會軟件的熟練程度不高,無法使用大數據工具對財會數據進行深度挖掘,也影響到財會數據的應用。而企業忽略了對財會人員的培訓,財會人員忽略持續性學習,更新知識和能力,對于新軟件和新理念接受度較差,不利于管理會計的推廣。另外財會人員經常需要重復性工作,工作內容相對枯燥,企業忽略對財會人員的培養和規劃,很多財會人員產生自我懷疑,看不到職業前景,造成職業流動性高,影響財會人員隊伍的穩定性。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企業財務會計轉型發展路徑
1.推廣科普財務會計新理念
企業傳統財會工作無法適應企業發展和市場環境,財務部門只完成常規對賬、報表以及保稅等工作,很難充分利用財會信息的價值。因此企業逐漸推進財會工作向管理會計的轉型,通過靈活應用財會數據幫助管理層做決策,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但目前財務會計普遍缺乏管理理念,使得管理會計轉型面臨著很大困難。因此企業要重視對管理會計的推廣和科普,讓財務會計認識到管理會計工作的重要價值,聯合培訓工作提高財會人員的綜合素養,應對財會工作轉型面臨的困難。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時間較短,企業缺乏管理會計的應用經驗,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受到傳統財會工作理念的影響,主要發揮出財會工作的核算和監督功能。需要針對管理會計加強理論研究,形成適合我國企業的理論體系,在理論體系基礎上形成管理會計工作體系,推動管理會計工作標準,積極推動管理會計的應用。企業要積極借鑒國內外其他企業的財會工作理念,結合自身業務特征,設置適合企業戰略發展的財務指標,充分發揮出管理會計的價值,讓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中長遠發展。
2.完善財務會計智能系統
企業要積極參與會計智能系統的研發和完善工作,和軟件開發商積極溝通,結合企業財會工作和特征對軟件提出可行性建議,提高智能系統的可行性,讓智能系統支持財會工作的開展。企業要建立獨立的信息中心,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業務變化不斷優化升級系統,做好系統之間的銜接和整合,保證信息系統流暢運行,滿足財會工作發展的需要。在智能系統中應當充分引入大數據技術,深度挖掘分析財會數據的價值。通過大數據工具整合財務數據,挖掘非財務信息,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幫助管理層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銷售業績進行分析,能夠動態預測銷售業務,指導企業內部生產以及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讓資源發揮出更高的價值。如分析不同地區的購買習慣,對產品性能的偏好,從而差異化配置市場,針對性營銷,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提高企業產品的銷量。通過人工智能分析更全面了解市場需求,充分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建立更完善的智能系統。
同時企業要積極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設置獨立運轉的財務中心服務于企業,保證財會工作的獨立性,充分發揮出財會工作的價值。企業財務共享中心設置應收應付、結算、總賬戶、客服、稅務以及檔案等模塊,為企業提供標準化、專業化財務管理工作。企業經營生產等各個環節的財務工作均可在信息系統上操作,財務管理全程均得到記錄和顯示,提高財務工作可視化程度。財務信息系統主要分為業務、管理、決策以及數據四個子系統,業務系統主要處理企業業務,支持銷售、采購等部門的運行;管理系統主要對接人力資源等部門,負責對員工的考核、績效評價等內容,方便于掌握員工情況;決策系統是根據財務信息服務于企業決策,通過對財務信息的分析,能夠指導管理層進行科學的預算和績效決策;數據系統則將企業人力、供應商、客戶等數據進行統一管理,所有數據均于云端數據庫備份,一旦信息系統故障,數據可被完整保存,保障財務相關數據的安全性。
3.推動智能技術融入管理會計實務
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和管理會計實務的結合,企業應當根據財會工作內容和業務流程,和軟件開發平臺積極溝通,進行財會系統的個性化定制,調整系統功能。通過融入會計工作流程提高會計業務的處理效率,改善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在人工智能系統中增設商旅管理平臺,在系統中統計差旅墊支費用,方便于員工對出差費用的報銷。員工可以使用信息系統提交電子發票申請報銷,當員工報銷費用超過預設值時自動篩選,提醒財務人員進行審核。員工在申請報銷時,可以根據報銷緊急程度進行選擇,系統根據優先級順序進行報銷申請的處理,會計人員優先處理緊急報銷任務。企業財會工作向管理會計轉型,主要目的在于深度挖掘數據的價值,利用數據分析輔助管理層展開科學管理。根據企業財會工作流程以及特點,明確財會工作周期以及目標,將管理會計和企業戰略管理相融合,及時將財會數據反饋給企業,方便于管理層根據財會信息作出正確決策。管理會計工作要保持前瞻性意識和全局性意識,立足于市場經濟發展,從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4.完善財務會計數據監管機制
(1) 建立會計信用體系
目前我國正逐漸完善社會信用體系,規范市場發展以及行業發展。對于企業而言,也應通過會計信用體系的建立,對財會數據造假問題展開監管和懲處,保證企業財會數據的準確性和透明性。借助于人工智能系統對財會數據進行全面整合,并積極推動全社會的信用體系平臺,方便于各個部門進行財會數據的監管。財會數據整合保存后,可以面向大眾公示,向社會共享。出現財務造假或財務違規行為的企業,在信用體系上扣分,影響企業的信用等級。
(2) 完善財務信用法律
在人工智能時代,更需要利用行業規范和法律規定促進市場信用機制的運行,保證財會工作有據可循,有法可依。我國應當根據行業發展情況完善法律體系,保證法律條例的可操作性,讓企業財會工作得到法律的保護,受到法律的監管。針對會計信息質量完善法規條例,明確企業披露會計信息的質量、時間以及范圍,保證企業財會工作的規范化。
(3) 加強數據安全保護
財務人員要建立更完善的內控制度,提高財會人員風險意識,引導財會人員主動注意工作期間對數據的保護,規范信息系統操作行為,能夠控制財務風險。企業通過建立信息中心,專門負責信息安全問題,主動展開安全防護。信息中心負責系統日常技術維護和安全防護,當發現系統風險時需要第一時間介入處理,保證數據的安全。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建構多元化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完善系統安全防御機制,提高網絡安全性,抵抗黑客的非法入侵,杜絕感染病毒的危險。企業的財務智能系統要建立訪問權限機制,只允許財務部門和管理層進行訪問,財會人員通過賬號和密碼登錄系統,且只允許在權限范圍內訪問系統及數據。所有財會數據均進行加密處理,采取不同加密機制加密信息,按照重要程度設置不同加密等級,保證財會數據的安全性。
5.大力支持財會人員隊伍建設
(1) 建立財務人員培訓長效機制
企業要圍繞財會人員建立培訓機制,針對財會人員綜合素養展開培訓,讓財會人員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能夠滿足崗位的需要。企業要在人力資源部門建立培訓小組,聘請財會專業講師展開培訓,圍繞管理會計轉型、人工智能系統等先進內容展開系統性培訓。對于新入職財會人員,需要對員工操作能力、企業規范以及系統應用等內容展開培訓,幫助新入職員工盡快熟悉崗位職責,盡早熟練工作內容,滿足崗位的實際需要。需要給新入職財會人員找到帶教老師,由資深員工作為帶教教師,一對一指導,幫助新入職員工快速熟練業務,提高新入職員工工作的規范性。對于老員工則定期培養戰略管理、數字化財會業務等內容,培養財會人員管理意識、信息素養等,讓財會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不斷提高自身技能,為員工提供長遠發展計劃。財務部門培訓還應根據不同崗位建立多元化培訓課程及對應的考核標準,通過考核和抽查提高培訓質量,督促財會人員注意學習,建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
(2) 重視制定財務人員職業規劃
為了提高財會人員隊伍的穩定性,降低財會人員的流動性,企業需要更加重視財會人員的個人發展,關注財會人員職業規劃,讓員工個人發展目標和企業發展目標保持同步同向。企業應當給予員工更多的發展機會,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如企業通過積極建立財務共享中心,設置總經理、財務組長、財務部長等崗位,保證財會人員職業規劃和路線清晰,激發員工拼搏積極性,降低人才的流動性。通過引入人工智能系統,將簡單重復性的財會工作交給系統完成,充分發揮出財會人才和先進技術的優勢,互相配合,完成財會工作。此外企業要更加重視精神鼓勵,定期組織財會人員進行團建活動,利用集體活動提高財會人員的凝聚力,帶給財會人員歸屬感,讓財會人員感受到企業文化,降低人才離職率。企業要主動關心財會人員的需求,充分利用工會組織、人力部門的作用,在財會人員生活上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主動幫助財會人員渡過難關。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會計轉型有利于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優勢,借助于財務會計工作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但目前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企業財務會計轉型仍然面臨著財務會計信息系統不完善、數據安全及數據造假問題、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養不足等挑戰和風險。對此企業財務會計的轉型發展,需要面向企業整體推廣科普財務會計新理念,增加經濟投入完善財務會計智能系統,積極推動智能技術融入管理會計實務。另外要完善財務會計數據監管機制,保證財務數據的準確真實和安全,更要大力支持財會人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養,支持企業財務會計的轉型及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雯宇.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以“人工智能+”背景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1(11):55-57.
[2]劉依.人工智能背景下管理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析——以西藏民族大學為例[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1(10):169-170.
[3]鄭洪軍.芻論財務會計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向管理會計轉型[J].商訊,2021(28):53-55.
[4]鄭路.關于人工智能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研究[J].納稅,2021,15(27):159-160.
[5]郭豐.探討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如何向管理會計轉型[J].納稅,2021,15(24):115-116.
[6]陳曉娟.淺析財會人員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機遇和挑戰[J].納稅,2021,15(26):127-128.
[7]孫習亮.人工智能背景下會計的變革與應對[J].商業會計,2021(17):91-93.
[8]陶藝.人工智能背景下財務會計工作的轉型發展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26):153-154.
[9]楊小燕,廖清遠.人工智能時代會計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1(24):103-105.
作者簡介:荊鎖龍(1968.05- ),男,江蘇常州人,碩士,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