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心理與行為研究
——以中國裁判文書網668份文書為樣本

2022-03-28 06:28:26彭渝翔
浙江警察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研究

向 靜,彭渝翔

(西南政法大學,重慶 401120)

近年來,隨著社會壓力劇增、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抑郁癥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抑郁癥患者表現為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納差及睡眠障礙,嚴重者負性認知觀念明顯、情緒不穩、常見幻覺與妄想等病理性精神癥狀。抑郁癥患者自殺率較高已為公眾熟知,而關于抑郁癥患者因病理性基礎比正常人更易出現暴力傷人行為,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有資料表明,我國有40%-70%的抑郁癥患者有過自殺心理傾向。[1]研究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抑郁癥患者死于自殺或屬于自殺未遂人群。[2]抑郁癥患者中懷有自殺意念、有自殺計劃、結果自殺未遂的幾率比普通人群分別高50%、16.6%、22.7%。[3]根據國外研究報道,兇殺案中抑郁癥患者作案的比例約為10%-23%;而根據我國相關研究數據,兇殺案中作案人為抑郁癥患者的比例約占3%-10.9%。[4]由此可見,抑郁癥已經成為無法回避的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社會問題。

當前,針對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心理與行為研究相對缺乏,且多基于理論研究,缺乏案例實證調查分析。筆者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668份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刑事案件裁判文書為樣本進行實證研究,分析具體案件特點和成因,探尋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心理與行為規律,以期更深入了解、把握特殊人群的心理特質,從而為制定更有針對性的防控對策提供有益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刑事案件裁判文書為研究對象,聚焦由抑郁癥演化的故意殺人這一暴力危害行為,所研究的行為主體是實施命案的抑郁癥患者。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實證研究法,通過對中國裁判文書網的統計分析,對我國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刑事案件裁判文書進行考察。

借助中國裁判文書網,進行兩次篩選檢索獲取文書。兩次篩選條件均包含:全文進行高級檢索;輸入的關鍵詞為“抑郁癥”,案件類型為“刑事案件”,法院層次為“全部”,裁判日期“2011-2019年”,審判程序為“所有”,文書類型為“所有”。第一次檢索以均含條件為前提,增加關鍵詞“故意殺人”,檢索結果為668份文書;第二次檢索在均含條件基礎上分別增加關鍵詞“擴大性自殺”與“間接性自殺”,檢索結果分別為12份和2份文書,12份文書中去除2起重合案件(共4份文書),并去除1起不屬于“擴大性自殺”或“間接性自殺”的案件,“擴大性自殺”中2起案件實際屬于“間接性自殺”,故各有5起“擴大性自殺”與4起“間接性自殺”案件符合本文研究范疇。

二、我國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現狀

(一)犯罪發生率較高,整體呈現遞增態勢

針對第一次檢索的668份文書,抑郁癥患者實施的故意殺人案發生率較高,根據逐年對比可見,抑郁癥患者實施的故意殺人案發生率整體呈現遞增趨勢。(見圖1)

圖1 案件年份分布

(二)涉及地域廣泛,犯罪率具有顯著普遍性

針對第一次檢索的668份文書,從犯罪發生地域來看,去除未知的3份文書,665份刑事案件裁判文書涉及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涉及范圍極廣,除青海省和港澳臺地區未見報告,幾乎覆蓋整個中國。這表明,抑郁癥患者實施故意殺人案的犯罪率具有顯著普遍性,整體處于嚴峻復雜的形勢。其中,湖南、廣東、四川位居前三位,湖南犯罪數量高達90起,占犯罪總數的13.5%,為抑郁癥患者實施故意殺人案的高發地區。西部欠發達地區明顯少于其他地區。(見圖2)

圖2 案件地域分布

(三)犯罪類型多樣,社會危害性較大

針對第一次檢索的668份文書,從抑郁癥患者實施故意殺人行為的刑事案由來看,去除未知的30份文書,共有638份文書。其中,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有565例,約占總數據的88.6%。去除1997年10月以前的31起無具體罪名的案件,抑郁癥患者實施故意殺人行為的涉嫌犯罪類型中,還有危害公共安全14起,約占總數據的2.2%;侵犯財產12起,約占總數據的1.9%;妨害社會管理秩序9起,約占總數據的1.4%;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與貪污賄賂分別為5起與2起,約占總數據的0.8%和0.3%。(見圖3)由此可見,抑郁癥患者實施故意殺人行為以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惡性暴力型刑事案由為主,同時涉及其他多種犯罪類型,社會危害性較大。

圖3 案件刑事案由分布

(四)作案主體與被害人特征

1.作案主體男性為多,學歷層次偏低。既往研究中,王靖等人曾對40起有兇殺行為的抑郁癥患者作案特征的分析發現,被害對象多為子女和父母(75%),在案發后多實施自殺行為(70%),主要以擴大性與間接性自殺為兇殺原因,曾有多次自殺未遂行為(85%),嫌疑人多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者(70%);[5]劉云峰曾對24起行為實施者的可知學歷的分析發現,初中學歷的最多,其次為高中,末者為大專,整體學歷偏低。[6]本研究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實施兇殺行為的抑郁癥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實施兇殺行為的抑郁癥患者學歷水平總體偏低。本研究與既往研究相比,樣本量更大,結果有明顯差異,研究對象的學歷最多的是文盲、初中,其次是小學,再者為中專、高中,極少的為大專及以上。

2.作案主體與被害人之間多有親情關系。本研究發現,作案主體與被害人關系多為夫妻關系、父母—子女關系,且性別不同的作案人在作案對象選擇方面有明顯差異,男性多因激越心理或報復性心理等原因殺害自己的妻子或情人,女性多為擴大性自殺或間接性自殺,受病理性精神癥狀的支配而殺害自己年幼的子女。擴大性自殺是指抑郁癥患者出于親情,擔心其親人獨自留于世上更加痛苦,或自覺其子女無人照顧,故而在自殺前殺害親人的行為。間接性自殺,又稱為曲線自殺,是指抑郁癥患者自殺意念堅決,但又恐懼自殺身亡或既往自殺屢次失敗(受阻或被救),故采用“殺人償命”的方式企圖通過殺害他人,被司法機關判處死刑以達目的。

3.作案主體以限定刑事責任能力者為主。本研究樣本的668份文書中,考察實施命案行為的抑郁癥患者主體的刑事責任能力,根據“限定刑事責任能力”“限制刑事責任能力”“部分刑事責任能力”關鍵詞共統計出文書441份,約占本研究統計的63%;而根據關鍵詞“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無刑事責任能力”分別統計出文書181份、79份,分別約占本研究統計總數的26%、11%。由此可見,實施命案行為的抑郁癥患者多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者。

抑郁癥患者作案后多有自首情節,由于自首作為條件之一被囊括于司法結果判定的考量范圍,其審判結果中多可減輕處罰。實施兇殺行為的抑郁癥患者的判決文書多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據分析,抑郁癥患者的兇殺動機多為病理性與現實性動機并存,除了受幻覺、妄想等病理性精神癥狀支配外,現實性因素多為其行為爆發的直接誘因,即案發前對其精神造成嚴重刺激的重大生活事件。這一結論也與以往的研究相符。[7]女性實施暴力危害行為多因家庭或婚戀矛盾造成。本案研究中,實施兇殺行為的抑郁癥患者多是未完全喪失實質性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者,多基于病理性動機、受現實刺激而誘發,其犯案后多對已實施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且對其作案行為的罪錯性認識較強,符合本研究得出的實施者以限定刑事責任能力為主的統計結果。(見圖4)

圖4 嫌疑人刑事責任能力類型

4.作案主體多有自殺現象。本研究發現,實施兇殺行為前,較多作案人屢次出現自殺觀念、自殺意向、自殺行為(未遂),而實施兇殺行為后也有自殺現象,有的抑郁癥患者甚至進行多次自殺。案件多因家庭矛盾而爆發,行為人遭受強烈精神刺激,有極其復雜的現實性動機與病理性動機的參與,在極端氣憤、沮喪、絕望的情緒下實施兇殺行為,且并不是以擴大性自殺與間接性自殺為主。這與既往研究有明顯區別。[8]通過第二次檢索,對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后的自殺現象進行分析,發現有6起擴大性自殺案件和3起間接性自殺案件。通過對這9起案件的分析得知,實施者多為青年人,且男女比例大致相等,擴大性自殺受害者多為實施者所密切關心和在意的人,多為近親屬,以子女最多見。間接性自殺受害者有自己的小孩,也有別人的小孩。實施者學歷多為中學文化,職業多為社會地位較低的職業。抑郁癥患者在實施兇殺時均處于抑郁癥發作時,多由病理性動機和現實性動機混合產生,多為受刺激后臨時起意而實施兇殺,繼而自殺,多未進行提前預謀。使用工具多為刀具,還有水桶、鐵錘、睡衣腰帶、毛巾,多為家中隨手可取用的工具。作案手段為用刀砍刺、用錘擊打、用農藥毒害、用水淹死、用毛巾或睡衣腰帶勒致被害人機械性窒息死亡等。9起案件中除2起故意殺人未遂的,其余7起均為一次性致死,可見其作案方式兇狠殘忍,殺人意念堅定。9起案件中均無反偵查行為,抑郁癥患者自殺未遂時對實施的行為都供認不諱,可見其一心求死,其最終目的不是殺害他人而是結束自己的生命。實施者除一人為無刑事責任能力者,其余均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者。(見表1)

表1 擴大性自殺與間接性自殺案件比較

綜上,我國當前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行為的發生率較高,呈逐年上升趨勢,涉及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犯罪類型多樣、動機復雜,嫌疑人學歷整體偏低,案發時多處于未完全喪失實質性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狀態,多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63%),實施兇殺行為前有自殺企圖與相應言行,并可見實施兇殺行為后自殺現象,作案動機多為以家庭矛盾為主導的現實性動機與病理性動機相結合的混合動機,誘發事件多為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使其產生報復、絕望等病態心理導致兇殺行為。在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多以現實性原因為主殺害配偶或戀人,女性多以病理性原因為主殺害年幼子女。

三、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成因研析

(一)個體因素

1.人格特征。人格是個體較之他人獨特且穩定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研析人格特征能對個體行為作更為全面的理解與描述。國外目前已普遍運用NEO-PI-R(NEO人格問卷修訂本)對抑郁癥患者的人格特征進行評定與相應的治療研究。[9]國內外也存有大量相關性研究證實人格特征與抑郁癥存有較強的相關性。抑郁癥患者由于其精神質、神經質特征較之健康人群偏高,其外傾性特征較之健康人群偏低,可見抑郁癥患者存有以內傾、固執、孤僻為表現特征的病理性人格。[10]抑郁癥患者遇到外界刺激時,因難以正常地適應外部環境,常形成暴力危害行為,這也是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行為的重要成因。如在本研究樣本的馬振興故意殺人案中,馬振興患病前喜歡獨處,性格內向溫順,與人缺乏言語溝通,偶爾行事偏激,罹患抑郁癥同時伴自閉傾向。在徐海波故意殺人案中,徐海波性格內向且孤僻,拒絕與人溝通,與人交流時會出現突然發愣等病理性反應。在龍鍇故意殺人案中,作案人的人格特質也呈現出性格內傾、孤僻且處事方式固執的表現。

2.意識障礙。意識障礙包括環境意識障礙與自我意識障礙兩個方面。環境意識障礙下的患者意識清晰度降低,對客觀環境的意識能力及反應能力均呈下降趨勢,甚至處于意識模糊、意識朦朧的狀態。處于意識清晰度低下的患者極易產生危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如在本研究樣本的程華故意殺人案中,程華出現意識模糊、語無倫次,在意識能力減弱的狀態下對自己丈夫實施殺害;在黃城故意殺人案中,黃城在案前就表現出不愿與人交流且情感反應淡漠,言語缺乏連貫性的狀態,后在頭腦處于一片空白,即意識模糊狀態下實施了兇殺行為。在自我意識障礙的狀態下,人格解體是重度抑郁癥常出現的癥狀。人格解體的患者通常表現為自我關注增強,但同時又感受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好似處于不真實、遙遠、虛假的狀態,像活在夢里,或分不清夢境與現實,患者感到極端痛苦。若其攻擊性指向自身,可出現自殺意念或自殺行為;若其攻擊性指向他人,可出現暴力危害行為。如在本研究樣本的黎軍故意殺人案中,黎軍具有人格解體癥狀,平日常覺“自己與外界人、事物存有隔膜感”,自我感知呈現異化,其闡述“時常覺得自己的手時而變大,時而變小”,出現感知綜合障礙,經常懷疑自己是否真實存活,有明顯的自我意識障礙。

3.認知障礙。認知特征是指個體在對信息的接受、使用及保存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心理傾向及特質。既往研究者對抑郁癥患者神經認知測驗的結果顯示,抑郁癥患者的認知損害普遍存在。目前伴有一定程度認知功能損害的抑郁癥患者占比已達90%以上。[11]抑郁癥患者的心理認知過程多呈歪曲狀態。根據Beck提出的“認知三聯征”,[12]抑郁癥患者的認知特征以其對自身、客觀現實、未來構想的三方面負性看法及消極評價為顯著表現。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特征性癥狀以執行功能損害、注意力障礙及記憶障礙為主要表現。[13]抑郁癥患者由于其認知功能受損,對負性信息的處理及抑制能力差,可出現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以結束生命來擺脫消極情緒的意念和行為,其思維邏輯倒錯,認知片面而有選擇性,只注意事物的負性特征并對其進行夸大,不能認識到事物的正性特征,看不到美好積極的一面。認知障礙在強化抑郁癥患者自殺觀念的同時,也多成為其實施兇殺的直接動機。

在重度抑郁癥的認知功能障礙中,多表現為感知覺障礙,以錯覺與幻覺最為常見,也可出現思維形式與內容障礙導致其判斷、推理能力下降,出現邏輯倒錯性思維及被害妄想、關系妄想、物理影響妄想等病理性精神癥狀。明顯的感知覺障礙及思維障礙可激發患者出現暴力兇殺行為,影響其辨認與控制能力。感知覺障礙和思維障礙可單獨出現,也可聯合出現。如在本研究樣本的華成偉故意殺人案中,華成偉出現房東對其下毒的幻覺,從而心生怨恨對房東進行殺害;在林結梅故意殺人案中,林結梅在殺害孩子前出現“不要他”“打死他”的命令性幻聽,遂對其孩子進行殺害造成悲劇;在勒爾拉呷故意殺人案中,勒爾拉呷出現命令性幻聽,常聽見有人在耳邊說話,威脅他,繼而產生被害妄想與關系妄想,堅信有人要害他及其妻子,覺得周圍人看他的眼神不對,要密謀害他,故出現暴力行為以求自保;在劉曉明故意殺人案中,劉曉明突然產生和梁某一起同歸于盡的幻覺,進而對梁某實施了殺害,殺人后認為自己去了廚房開煤氣自殺,但案情查實這也是他出現的幻覺;在秦玉全故意殺人案中,秦玉全案發時受幻聽、被害妄想的支配,認為樓上有些古怪,有人要殺死他,遂產生先下手為強的念頭,持水果刀對樓上住戶實施了攻擊。

除感知覺障礙與思維障礙外,認知障礙還包括記憶障礙、注意力障礙、智能障礙、定向力障礙與自知力障礙,患者多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失常,多伴有緊張、恐懼的情緒。如在本研究樣本的徐海波故意殺人案中,徐海波在實施命案時意識模糊,認為被害人在樓上故意跺腳影響其休息,定向力出現障礙,伴有譫妄、注意力減退且對周圍的環境判別模糊化,出現間斷性跺腳聲的幻聽,自身的理解與判斷能力降低,遠低于正常水平,其對自身行為的辨別力與控制力下降,致用刀刺殺其誤認為在樓上故意跺腳的鄰居。

4.情緒障礙。當抑郁癥患者處于抑郁癥發作時,其情緒的顯著特征表現為低落、悲哀、消極、被動,部分抑郁癥患者還可能表現出易激惹,易恐懼等情緒特征,嚴重者表現為悲觀絕望。此外,一些抑郁癥患者還會對自己親密之人存有憐憫、同情的情緒,這也是抑郁癥患者實施“擴大性自殺”的基礎。該負性情緒常與負性認知相結合,出現暴力危害行為。如在本研究樣本的唐銀娣故意殺人案中,唐銀娣怕其丈夫癱瘓無人照顧,對其丈夫產生憐憫心理,遂殺死其丈夫后自殺;在羅鳳仙故意殺人案及王徽故意殺人案中,患者均是由于對其孩子存有同情憐憫,出于幫助其解脫的“好心”而殺死自己的孩子。抑郁癥患者的情緒反應呈現出以正性情緒降低乃至缺乏、負性情緒偏向、情緒不敏感為主的特征。[14]根據武月霞等人的研究,抑郁癥患者對自我情緒常采用消極沉思、自我責難、災難化等策略進行調節。[15]可見,抑郁癥患者的負性情緒呈現出較為穩定且持久的長期性特點。抑郁癥患者長時間受到占據明顯優勢地位的病理性情緒狀態的影響,常感到沮喪、自責、自罪,其自我管理能力也隨之顯著降低,社會功能也受到漸進性損害,可出現攻擊、自殘等行為,甚者因無法忍受其負性情緒控制下的痛苦,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求解脫,或是選擇傷害他人以求幫他人解脫或釋憤,故而產生實施命案的行為。如在本研究樣本的鄒哲故意殺人案中,鄒哲選擇在自殺前隨便殺死一個陌生人,是因為其想在幫助世人解脫的同時,也讓自己解脫,且使自身情緒達到平衡而求得自我精神上的滿足感。

5.意志障礙。正常的意志特征有自覺目的性,調節個體的行為目的需符合客觀事物發展的常態化規律,并服從于社會公眾所共認的社會準則。意志對個體行為有激勵功能和抑制功能,并與激發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去克服困難密切相關。抑郁癥患者的意志障礙多表現為意志功能衰退。受其影響,患者在意志支配下的行為自覺性、果斷性、堅毅性、自制力等均會被削弱,具體表現為患者對自己行為的目的和意義辨別能力下降,并且使自己行為服從自覺確定目的的能力下降,行為盲目沖動,且很難應對挫折和困難,正確決策的能力也相應下降,無法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癥患者的認知異常、情緒低落、意志減退等癥狀往往是同時存在的,且交互作用,共同造成患者的辨別能力和控制能力削弱。如在本研究樣本的高思福故意殺人案中,高思福表現為情緒低落、心煩、躁動不安,意志力減退,其行為的沖動性、盲目性增加直至造成慘案;在吳連奎故意殺人案中,吳連奎因失眠、煩躁、記憶力減退、怕見人、興趣降低且意志障礙而對其妻子進行殺害。

(二)家庭因素

家庭與個體密不可分,個體來源于家庭,家庭塑造個體。家庭親密關系與個體行為密切相關,家庭對個體的干預與塑造深刻影響著個體價值取向的正向執行。家庭也是致使抑郁癥個體實施命案行為的重要微觀環境因素。

1.家庭溝通模式。家庭溝通模式(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FCP),是指家庭成員之間通過信息的交流與傳遞而建立起態度、價值、行為及影響的規范與期望,[16]是以雙親與子女為主體而進行家庭互動的一種模式。家庭溝通模式與個體問題行為的關系十分密切,是個體患上心理疾病或實施攻擊性行為的顯著性預測因子。家庭溝通模式劃分為社會傾向(Socio-orientation)與概念傾向(Concept-orientation)兩個維度。[17]社會傾向的家庭溝通模式中,父母更強調子女的順從及構建感情融洽的家庭關系,注重子女對絕對權威的服從,缺乏家庭關系間平等的溝通交流,從而使子女缺乏自主性,易在其人格形成中造成缺陷或障礙,并使其行為出現偏差。概念傾向的家庭溝通模式中父母更注重對子女發表自己意見的鼓勵,強調橫向的家庭關系,通過平等開放地進行家庭成員間的溝通,使子女形成較為全面的個體人格形態及價值觀。本研究重點關注了作案人的家庭溝通模式,發現實施命案的抑郁癥患者的家庭溝通模式以社會傾向的為多,這種溝通模式下的家庭關系親密程度往往較低,導致家庭中的個體更具孤獨感,更易增加其患心理疾病或實施攻擊行為的概率。

家庭親密關系的差序格局及溝通方式與個體情緒張力緊密相關。家庭韌性(Family Resilience)是指對處在不利境遇的家庭伸出援手,幫其積極抵御危機,復原至正常健康家庭標準的優越資源及力量。家庭韌性可幫助恢復正常家庭標準指標下的親密度,維持穩定的家庭親密關系,也可幫助家庭成員共同抗爭壓力源,凝聚性地解決家庭所遇問題從而緩解家庭中個體的壓力。家庭韌性能對個體抑郁進行顯著預測,較強家庭韌性的家庭成員具備更強的個體化心理韌性,有助于個體維持健康情緒而減少抑郁癥發生。具有親密家庭關系及正向家庭溝通模式的家庭通常為韌性程度較高的家庭。如在本研究樣本中,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緣由多為親密關系程度較低的家庭關系中夫妻、子女或是婆媳因交流溝通方式不當引發爭吵,從而導致抑郁者的情緒被激發,實施過激的攻擊行為甚至發生命案。在段思清故意殺人案中,段思清的父親性格強勢,溝通方式簡單粗暴,非打即罵,經常以權威命令的方式進行溝通,患者因受其父親辱罵,出于釋放積怨而對其父親實施殺害;在王超故意殺人案中,王超因為與岳母長期不和,為不受其“控制”采取消極或逃避的溝通方式而致家庭矛盾累積,后因家庭瑣事引發激情犯罪,將其岳母扼殺;在王徽平故意殺人案中,患者因與妻子溝通不暢經常爭吵,因一次爭吵過激而情感失控,對其妻子實施砍殺與絞勒。

2.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眾多研究表明,個體的家庭社會經濟地位(Social Economic Status,SES)對其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顯著的影響。[18]根據眾多社會階層心理相關的具體研究發現,由于低SES群體所能享用的健康服務及其所擁有的物質財富相對較少,再加上其家庭成員在生活和工作環境中面臨的危險性指數較高,導致其身心健康水平普遍較低。[19][20]除去SES的直接作用,Demakakos等研究者還發現SES通過個體主觀社會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這一中介對個體身心健康產生作用。[21]SSS的形成以SES為基礎,在形成過程中受社會比較及社會身份認同等心理加工的多因素影響,能捕捉多個社會信息,作用于個體身心健康水平的影響更為直接。[22][23]

個體的家庭SES影響其SSS的形成,進而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水準。心理健康水平與抑郁情緒的產生率呈反比,心理健康水平極低會導致異常心理,形成抑郁情緒,程度嚴重者易產生過激犯罪行為。本研究發現,發案家庭經濟水平大多偏低,其職業多為無業,而在有業者中以農民和退休者占大部分;因謀財而殺人的抑郁癥患者多為家庭中的社會經濟地位較低者。由此可見,SES是影響抑郁癥患者患病率和犯罪率的關鍵因素之一,提高SES對降低抑郁癥患病率及相應的犯罪率有明顯促進作用。

3.家庭教育背景。家庭教育背景通常指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輔以父母的職業影響。根據布勞—鄧肯的地位獲得模型(Blau-Duncan’s Status Attainment Model)可知,父親的受教育程度及職業對其子女的教育獲得及程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24]這說明研究家庭教育背景對判斷子女受教育程度具有重要意義,而子女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則與其抑郁情緒的影響效應直接相關。來自高學歷家庭的個體通常學歷較高,而通過Dohrenwend等多個學者的研究也可知,高學歷人群的抑郁癥發病率往往更低。[25]來自高學歷家庭的高學歷個體,借助社會化機制,通過教育完善提高自我的多元觀念和技能而具備較強的抑郁抵御能力;再借助分配機制,通過教育發展較為發達的社會關系網絡及經濟社會資源而得到相關的支持和依靠,使其抑郁發生概率得以降低。[26]由此可見,以高學歷家庭背景為基礎培養出的較高學歷的個體產生抑郁情緒的概率低,隨之衍生出的犯罪行為發生率也較低。來自高學歷家庭的個體,特別是其父母擔任較高職務的群體,其家庭親密關系良好,患抑郁癥的概率明顯低于來自低學歷家庭的個體,其實施命案的可能性也隨之顯著減少。

本研究發現,實施兇殺行為的抑郁癥患者父母的學歷水平總體偏低,研究對象的學歷多為初中,其次為小學、高中,極少的為大專及以上,總體學歷偏低,其控制情緒及處理突發事件時多采用過激魯莽及直截了當的方式,直接實施攻擊行為。

4.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會影響個體的認知。[27]有缺陷的家庭教育方式會導致個體自我否定認知方式的形成,從而促使其產生極強的無能感而形成自卑的個性,個性又進而影響個體的認知系統,形成惡性循環。[28]長久處于錯誤狀態下的家庭教育方式會引發個體認知的偏離與失調,使個體易形成帶有抑郁情緒的個性。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呈現消極性、極端化的特征,會使個體增強與家庭的脫離感,家庭親密關系差,迫使子女孤單感增強而更易形成抑郁情緒和心理病態,且更易產生極端攻擊行為。再者,父母對子女進行過度懲罰的家庭教育方式會導致子女產生易過敏傾向與罪惡感。子女會模仿父母以懲罰式的態度對待旁人,將對立抵抗的情緒轉移給旁人。[29]根據本研究,子女甚至還會對旁人實施攻擊性較強的暴力危害行為。

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子女認知形態,不良的認知體系促使其性格產生缺陷,進而產生抑郁等負性情緒,且懲罰式的教育方式會使子女對他人產生對立抵抗的攻擊性特征,甚者實施犯罪行為。如在本研究樣本的李家升故意殺人案中,李家升從小接受隔代教育,奶奶常對其進行辱罵致其性格內向,其余家人也稱他為“呆佬”,對他進行羞辱,致其心理創傷明顯、極其敏感自卑。由于長期遭遇有缺陷的家庭教育方式,李家升形成了自我否定認知,長期患有抑郁癥,最終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殺死奶奶;在孫志國故意殺人案中,孫志國父母對他從小缺乏關心,親子關系淡漠,教育方式消極、極端,長期對其數落、嘲諷甚至打罵,導致其十分自卑,情緒長期抑郁,其對父母產生積怨,存有極深的主觀惡性,并終為泄憤持刀砍死父母;在孫搏故意殺人案中,父親長期酗酒,酒后常對孫搏進行辱罵、毆打,實施家庭暴力為常態,后來孫搏罹患抑郁癥且急劇加重,產生幻覺,模仿其父親極端暴力的方式,對三名親人實施殺害,且對其父親做出割掉陰莖等極端行為,作案手段十分殘忍。據本研究統計,除上述案例,缺陷式的家庭教育方式而導致的攻擊性行為多為長期處于弱勢一方的子女對強勢一方的家長實施,其作案時多處于激憤、釋放積怨的狀態,作案手段大多異常暴虐兇殘。

(三)誘發事件

1.妊娠、分娩、哺乳。妊娠、分娩、哺乳是一個正常的生理歷程。產婦在妊娠期間,受胎兒宮內生長延遲、低出生體重兒、早產等明顯相關因素的影響,[30]易產生不良心境及抑郁焦慮癥狀,而自然分娩所造成的一般疼痛指數可達到9度以上。[31]漫長的分娩過程對于產婦來說萬分痛苦且易對其造成嚴重創傷,而這種慢性疼痛會誘發抑郁癥的發生。產婦生產前后雌性激素分泌降低導致其多巴胺受體超敏,生產后孕激素下降幅度過大等,可造成神經遞質水平的改變。

孕產期產婦可出現一定程度的心理退行性改變,變得依賴性強、感情脆弱。同時,產婦需要調整社會角色,承擔養育責任,生活方式隨之發生較大變化,在哺育嬰兒時,其情緒受諸多因素影響,如嬰兒哭鬧難以安撫、母乳分泌不足、乳腺炎、家人關心照顧不足等,易產生抑郁、焦躁、緊張、睡眠障礙等癥狀,從而形成產后抑郁。

目前,最新的Meta分析數據顯示,產后抑郁的全球平均患病率為17%左右。[32][33]其中,我國產后抑郁的患病率為1%-52.1%,平均患病率為14.7%。[34]產后抑郁以憂郁、消沉、情緒低落、常哭泣、焦躁、易激動、應付能力差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產生幻覺、妄想,甚者出現自殺行為。[35]

近年來,產后抑郁導致孕產婦殺害嬰兒及自殺的案件頻繁發生。產后抑郁而自殺是導致產婦死亡的第二大因素,約占產婦死亡率的20%左右。[36]產后抑郁的母親傾向于對其孩子發泄消極情緒,使用體罰的頻率也較高,[37]約有40%患產后抑郁的母親曾有傷害自己孩子的念頭。[38]患嚴重產后抑郁的母親易實施傷嬰、虐嬰、殺嬰等極端行為,由此引起嬰兒死亡率也較高。[39]]

根據本研究統計,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檢索到產后抑郁者實施命案9起,作案時間大多集中在產后4個月內,被害嬰兒的性別為男女各半,大部分為二胎生產,作案對象除1起為作案人的大嫂,1起為作案人大兒子的2位同學,其余均為自己的二胎子女。其作案的病理性動機有言語性幻聽、命令性幻聽、思維障礙、情緒障礙等,現實性動機有家庭糾紛、嬰兒長期哭鬧或體弱多病、經濟壓力等;作案手段多為用工具捂頭面部致機械性窒息死亡、持鈍性工具擊打、持刀砍刺、沉井溺水死亡、喂毒藥等。在統計的9名產后抑郁癥患者中,1名為無刑事責任能力者,1名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者,其余7名均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者。(見表2)

表2 產后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抑郁癥患者實施自殺或他殺行為前,均有明顯的先兆行為,如自殺未遂、向家人訴說“不想活了”“不想要寶寶了”等,甚至已經出現虐待嬰兒、在家中放火、帶嬰兒投河等行為,但“先兆”行為多因其不忍心而中止,家人對此未引起足夠重視。

2.利益糾葛。梳理一系列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作案動機,發現糾纏不清的利益糾紛是諸多命案中暴力危害行為爆發的重要誘因。從本研究中所涉668份文書可見,在一部分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行為的動機中,伴有“殺死被害人可以不還錢”的現實性動機,其人員關系多為產生直接利益糾葛的雙方,且以債務關系為主。

3.家庭糾紛。梳理案例研究樣本發現,家庭糾紛是當前影響抑郁癥患者實施暴力危害行為的重要誘發因素。家庭糾紛所涉具體方面主要有經濟糾紛、親子矛盾、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等。雖由家庭糾紛所致命案行為的機理較復雜,但歸納起來,共性特征表現為潛伏期長,往往因各種糾紛、矛盾積怨較深,在某種刺激或一定契機下爆發。本研究中的許多命案是由于夫妻、親子、婆媳之間爭吵引發的家庭糾紛刺激而導致抑郁癥患者長期積累的負性情緒爆發而實施。

綜上,抑郁癥患者實施暴力危害行為受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患者基于病理性人格或意識障礙的病理性基礎,而病理性人格和意識障礙又可分別影響其認知、情緒和意志功能,且三者功能障礙也存在交互影響。(見圖5)在這些病理性基礎上,利益糾葛、家庭糾紛、產后生理與心理改變等現實性誘因成為直接導火索,最終導致抑郁癥患者實施暴力危害行為。

圖5 抑郁癥患者實施暴力危害行為的影響因素

四、抑郁癥患者實施命案的防控對策

(一)將有自殺高風險的抑郁癥患者納入社區管理服務工作

當前,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發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治療工作規范》(2018年版)規定,社區管理服務對象主要為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六類嚴重精神障礙的確診患者,其他患者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第三十條關于“已經發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險的”情況的規定,經??漆t生評估并填寫報告卡后,會納入社區管理服務工作。這意味著,精神障礙患者的社區管理服務工作并未涉及有自殺風險的抑郁癥患者,并且“需防范有自殺高風險的抑郁癥患者實施危害他人的行為”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未納入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的工作規范。

本研究表明,諸多抑郁癥患者在實施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前都曾表露過自殺意向,或有明顯的自殘、自殺等先兆行為,故須高度重視抑郁癥患者的危險先兆行為,將有自殺高風險的抑郁癥患者納入社區管理服務工作,對入冊管理的患者自殺及危害他人的風險開展定期篩查并做好早期干預。

(二)對抑郁癥患者進行針對性家庭治療

本研究結果提示,家庭的溝通模式、經濟基礎、教育背景與方式,均與抑郁癥發病及暴力危害行為密切相關,由此,在抑郁癥患者治療和監護中,應重視其家庭因素。家庭治療是將個體與家人看作一個整體,從系統、動態的視角看待家庭成員的心理問題,通過改變家庭成員圍繞癥狀所展現出的交往方式,從而達到治療癥狀的一種治療方式。加強家庭治療,可改善其不良的家庭溝通模式,增強家庭韌性,幫助患者與家人建立更好的親密關系,并提高監護人的監護專業水平。

當前,國家非常重視民眾的心理健康問題,部分地區的心理治療已納入醫保。心理治療的流派及技術繁多,家庭治療已成為心理治療的一種重要形式。[40]對抑郁癥患者的心理治療,可結合患者個體情況,針對性地選擇動力取向的家庭治療、鮑恩取向的家庭系統治療、經驗(人本)取向的家庭治療、結構取向的家庭治療,以及行為或認知取向的家庭治療等技術方式。

(三)多部門與家庭建立協作聯動機制

醫院應樹立“需防范有自殺高風險的抑郁癥患者實施危害他人的行為”的主動意識。相當一部分抑郁癥患者為輕中度,并無自殺風險,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既要防止抑郁癥被污名化,又要充分重視患者的自殺傾向,在對患者個人信息嚴格保密的情況下,對確診的自殺高風險精神障礙患者建立詳細醫學檔案,填寫報告卡,與由政法、衛生健康、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殘聯等單位參與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密切溝通,并指導由網格員、精防人員、公安派出所民警、民政干事、殘疾人專職委員、家屬、志愿者等組成的患者關愛幫扶小組加強協作,積極篩查家庭中有抑郁征兆或已患抑郁癥的自殺高風險患者,促其接受早期診斷與治療。患者關愛幫扶小組需定期隨訪,適時宣講,與家屬密切溝通,并制定協作聯動的應急預案,防范突發風險。

(四)特殊時期加強對抑郁癥患者的關愛與監護

本研究發現,圍產期抑郁癥產婦在負性認知、消極情緒、輕生意向及幻覺等病理性精神癥狀作用下,可能實施殺子并自殺的行為,且生育二胎的抑郁癥產婦在產后4個月內作案的可能性較大。需加強對產后抑郁癥的診斷篩查,針對處于妊娠、分娩、哺乳等特殊時期的抑郁癥產婦,家屬應創造溫馨與心理支持的家庭環境,給予充分的關心照顧,增強其安全感、歸屬感,使其感到自己被關愛重視,避免過度關注嬰兒而忽略產婦。同時,須特別關注二胎生育產婦的心理健康狀況,盡力消除其分娩及育兒的擔心顧慮,減輕抑郁癥產婦的焦慮恐懼和落差心理,杜絕不良刺激,從而有效減少抑郁癥產婦的負性情緒及由此產生的極端暴力危害行為。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视频久久| 久草视频精品| 婷婷丁香色|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综合色婷婷| 青青极品在线| 91网址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欧美高清国产| 欧美69视频在线| 2021国产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高清国产|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日韩精品毛片| 亚洲成a人片|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亚洲欧美天堂网|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不卡|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只有无码精品| 午夜不卡视频|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国产成人资源|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色婷婷色丁香|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性色一区| 日韩毛片基地| 中国精品久久|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午夜爽爽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色色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国产青青草视频| h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22| 色悠久久综合|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第八页|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看国产毛片|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