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讀賣新聞》28日公布一項關于日本社會等級差別現狀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八成以上受訪者認為日本社會等級差距嚴重,半數受訪者認為今后社會等級差距仍將拉大。
《讀賣新聞》于今年1月25日至2月28日進行這項調查,調查對象為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3000人,共收到2184人的反饋結果。其中,88%的受訪者認為日本社會等級差距“嚴重”和“在一定程度上嚴重”,11%的受訪者認為“不嚴重”。
談及導致日本社會等級差距嚴重的原因,“工作和工作類別存在的差距”和“正式雇員與非正式雇員之間的差距”所占比例最高,分別有84%的受訪者選擇。《讀賣新聞》分析認為,首相岸田文雄上任后提出“新資本主義”構想,并反復指出正是因過于依賴市場而導致社會等級差距和貧困問題日益嚴峻。此次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出,日本廣大民眾均意識到社會等級差距拉大這一客觀現實問題。
此外,針對“自己感到不滿意的等級差距”,47%的受訪者認為是“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之間的差距”,42%的受訪者認為是“工作和工作類別存在的差距”,33%的受訪者認為是“都市與鄉村之間的差距”。在“為縮小貧富差距,政府應優先采取的政策”中,51%的受訪者選擇“應提高工資水平”,50%的受訪者選擇“重新調整對大企業或富裕階層的稅收制度”,45%的受訪者選擇“教育免費化”。
在圍繞“日本未來社會等級差距會怎樣”的問題上,50%的受訪者表示“會拉大”,即半數受訪者態度悲觀。而認為“不會變化”的為42%,僅有7%的受訪者認為“會縮小”。
日本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一,但近年來,貧富差距問題愈發凸顯,如“貧困兒童”“破產老人”等社會問題。有觀點認為,日本社會的貧富差距、社會等級差距的拉大,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日本政府推出的一些經濟政策往往只惠及大企業和富裕基層,而普通大眾難以享受經濟增長紅利。▲(方晴)
環球時報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