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推行,學科類校外補習班被叫停,廣大家長們對孩子學業的擔心和焦慮隨之上漲,作為一線英語教育工作者應該時刻思考自己的教學是否能夠滿足全體學生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雙減”政策下對課堂教學的需求,闡述了對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思索,并提出了一些如何提升課堂效率的策略,真正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全面發展。
關鍵詞:“雙減”政策;課堂教學;課堂效率“絆腳石”;策略
作者簡介:張小英,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橫涇中學。
引言
隨著“雙減”政策的推行,大家都在思索“雙減”的初衷究竟是什么?“雙減”是黨中央針對中小學學生學習壓力大,負擔重,尤其是“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等問題做出的重要部署。學科類的校外補習班不能開展了,這是為了保持教育的公平,能讓中考真正選拔出優秀人才,讓教育處于一種良性競爭狀態。這一政策的推行,是想讓大部分的學生能夠得到充足的休息,有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成長。但政策實施一階段之后,問題也隨之而來,部分學生學習兩極分化逐漸顯現,家長們的焦慮情緒也隨之上漲,部分家長開始鋌而走險,打些擦邊球,秘密進行一些“地下”的補習活動。如何真正消除廣大家長們的焦慮,筆者認為提高課堂效率是當務之急,這是所有一線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對“雙減”政策背景下高效課堂的思考
(一)分析“雙減”政策下對課堂教學的需求
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學老師,筆者在不斷的探索和思考,學生為什么要去上校外補習班呢?既費精力又費金錢。想必他們肯定在學校有沒弄懂的問題或者優秀的學生尚有學習余力。我們每位老師應該深刻地去思考學生需要什么?如何去滿足學生的需求?如果每位學生都能搞懂學校所學的知識點、難點及考點,那么家長和學生就不會有焦慮感,當然他們也不必想盡辦法參加校外培訓,由此節約出來的周末空余時間可用來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或者親自活動,何樂不為呢?我想這就是“雙減”政策實施所希望得到的良好的教育愿景吧。然而,減輕學生負擔,但絕不能降低教學質量,要能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校輕松愉悅地學得足、學得好,才不違背“雙減”的初衷,因此便對提高課堂效率提出了新要求。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只有有效提高45分鐘課堂效率,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求,消除家長們的憂慮。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優化師生的教與學的行為,教與學的行為越有效,學生的學習投入可能很少而效率卻高,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教學狀態。
(二)思考何為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的定義是指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高效課堂的根本就得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效率至少包含以下三個要素,即: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梢詮娜齻€方向和三個層面進行定義分析:教師層面,教學效率是指在單位教學時間內,在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前提下所完成的教學任務量。學生層面,教學效率 = 教學對所有學生的一切影響的總和/學生所用的時間總和。時間方面,課堂教學效率= 有效教學時間 / 實際教學時間 × 100% 。 在“雙減”背景下,要讓學生減負,但不能降低學習質量,唯一途徑就是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盡可能多地掌握課本內容并吃透教材,才能讓他們省下更多的時間去發展個人愛好。
(三)思考影響課堂效率的“絆腳石”
1.學生缺乏對文本的熟悉。課前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通過提前了解即將所學知識,進行思考性的自我學習,這不僅能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而且將大大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因此大部分老師都會布置預習作業,然而預習作業的形式大部分是輕描淡寫,如:預習課文第幾課或第幾頁。老師成了“甩鍋俠”把任務甩給了學生,學生能成為“接盤俠”嗎?事實證明,最后真正能完成預習的學生很少,效果很差,根本沒有達到熟悉課文的預期目標,更別說為提高課堂效率服務了。
2.老師缺乏對教學觀念的正視。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一個學生不應該是一個有待去裝滿的杯子,而是一盞有待被點亮的燈。老師應該去點亮他們的好奇心,去點亮他們的智慧?!倍覀兊默F狀是大部分老師自己高高在上,課堂上一個人一講到底,自己講的頭頭是道,神采飛揚,而學生一直處于被迫學習、被迫聽課的被動狀態, 課堂氣氛沉悶壓抑,沒有生機與活力,課堂效果低下。
3.課堂缺乏溫度沒有“靈魂”。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各種奔波使得人與人之間缺少了關懷。教育也是如此,在考試指揮棒下,老師教教教,學生學學學,考點成了老師和學生眼中的重點,而忽視了坐在教室里同學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獨立個體,不是車間里加工的零件,這種缺乏關愛沒有溫度的課堂就像一潭死水,喚不起同學們更高的學習熱情,更別談高效課堂。
二、“雙減”政策背景下構建高課堂的策略
(一)指導學生預習文本,為高效課堂奠定基石
俗話說:“預則立,不預則廢?!崩蠋煵贾妙A習作業的初衷是好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課堂效率。但老師不能把預習作業甩給學生就放任不管了,必須考慮預習作業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老師應對預習作業加強研究,探索如何讓預習工作真正有效落實,成為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石。
首先,方法指導添成效。學生在預習新課文時,肯定會遇到困難,會有不懂的單詞和知識點,這屬于正常現象。課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這一課時的重點、難點,或者是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掃除障礙,弄明白這些疑難雜癥恰好是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關鍵所在。因此,老師可以利用導學案的預習板塊布置預習作業,根據不同的課型給以相應的指導,讓學生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預習模式,讓學生對預習工作做到心中有數,使預習工作順利開展,而不是讓學生感到無從下手。如:每個單元Reading課時的預習,可這樣指導。①掃除文本障礙任務。利用釘釘向學生發送課文音頻,跟讀課文,圈出文章中的生字,對照書后單詞表標注中文和詞性。這一環節不僅讓學生了解了課文大意掃除字詞障礙,同時跟讀任務也讓學生掃除了語音障礙,上Reading新授課就能得心應手。(為了保證跟讀質量,可以釘釘布置語音打卡作業,學生可以聽到自己的打卡錄音,也可以聽到同學的錄音,鼓勵他們把自己最好讀音展現給大家,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 ②深入文本思索任務。老師可以布置一些探索性的任務,如:在預習8上Unit4 “DIY Reading”課時中,可以列出以下詞組put up;put in; putout; put on;put off,讓同學們進行辨析??梢栽谖闹姓页龇独部梢粤谐鲈泴W過的用法,啟發學生能夠做到新舊知識相結合。第二天收起來的作業讓人喜出望外,如put up,學生找到的書上put up a picture張貼圖片和put up a shelf組裝一個書架,同時列出初一學到的兩個詞組put up a tent搭建帳篷和put up one's hand舉手,同學們通過此項任務完成新舊知識對接和比較,對新文本有深入思考的同時對已學知識進行了鞏固。③理清文章脈絡任務。比如我們在預習8上Unit6 Reading課時,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布置預習作業。
完成此張表格后,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的脈絡就非常清晰了。
其次,表揚肯定提效果。做任何事不能虎頭蛇尾,沒檢查的預習作業是不完整的,重視預習作業的檢查和反饋能讓這項工作錦上添花。表揚是個利器,釘釘語音打卡作業可以送一朵小紅花,一句肯定的互動表揚“你的語音真優美!”“Perfect!”“Well done!”,可能是學生下次打卡追求完美的最大動力,不要吝嗇我們的表揚和肯定,好學生是夸出來的。讓預習工作成為學生學習一種習慣,一個常態環節,必定會為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石。
(二)糾正教師課堂觀念,以學生為主體
教學的主陣地當然是課堂,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有學習興趣、求知欲望,端正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才能最終成功地完成教學目標。因此在課堂中充分挖掘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引導他們的興趣,指導他們科學的方法,讓他們來主宰課堂,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樂,讓他們真正提升學習的能力,這也是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一個方面,而在這個共過程中老師要發揮指導作用,把握好學習方向,改變傳統觀念,告別“填鴨式”的課堂。
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是不受歡迎的,它使學生處于一種被迫接受的消極狀態,根本沒有發揮出他們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多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收獲知識,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并享受英語課堂教學帶給他們的愉悅感和成就感。比如:在8上Unit4 Integrated skills課時中學習了How to make a fruit salad和How to make sandwiches。課前讓同學們帶好制作水果沙拉和三明治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其實這個準備工作必會讓學生提前了解制作這兩種食物工序),課上學習了the things and tools we need;the steps (First,...Then, ...Next,...Finally,...) and the tips 。基本詞匯和句型教授之后,學生們分成8組(4-6人一組),四組制作水果沙拉,另外四組制作三明治。組內分工明確,有學生負責切水果,放醬,攪拌等,制作完成后,展示工作需要一名同學用英語來進行講解制作過程和注意事項,最后小組成員與作品合影后一起分享成果。在這過程同學們分工合作,積極配合,熱情高漲,不僅培養了語言的表達能力,拉近了書本和生活的距離,當然也培養了同學們學習英語的興致和熱情。同學們在做中學,在學中體驗,那種分享勞動成果的喜悅無以言表,對英語課的喜愛更深一層,課堂質量大大提升,真正讓學生體會到了自己是課堂的主人,主宰并享受課堂。
(三)投入教學情感,為課堂添風采
在讀《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時看到這么一句話:“教學從什么時候開始?從學生喜歡老師開始。”這句話簡單地說出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睂W生只有在親近、尊敬、喜歡自己的師長時,才會相信、學習師長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過程不只是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更是傳遞情感的過程,要讓每一位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對他們的關愛。一位教師只要真正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的學生,學生必然會接收你的“電波”,老師的一顰一笑,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輕輕地拍肩,都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你的溫度,讓學生在情感上接收到無窮的力量,正是這股力量讓師生雙方產生共鳴 ,老師更富激情的講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使整個課堂充滿了朝氣和活力,使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語
“雙減”政策的推行是為了優化教學環境,真正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筆者對“雙減”政策下高效課堂的構成因素及其訴求進行了思索,探究了有利于營造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只有依據所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及時做出調整和優化,才能讓學生學在課堂、樂在課堂并知足于課堂,讓學校成為他們學習知識的主陣地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應該結合新課程改革理念,時刻思考提高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與時俱進,最大限度地滿足新時代學生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
[2]方華.做有溫度的教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