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輝
摘要:文章從操作風險的定義出發,結合近年來我國基層商業銀行相關違規操作案例,提出了防范基層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措施。通過完善內部控制,借助人工智能,加強員工管理以及強化外部監管防范操作風險的發生。
關鍵詞: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內部控制
近年來,人們對于金融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商業銀行業務日趨復雜,操作風險發生的頻率也隨之提高。而基層商業銀行相對于上級行來說業務多任務重,且直接與客戶打交道,更易引發操作風險。
一、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概念界定
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相比,操作風險的概念還處于不斷的發展之中。對于操作風險,理論界尚缺乏統一、規范的定義,在實務中,金融機構對操作風險的理解也不盡相同。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定義是巴塞爾委員會2003年在《巴塞爾協議II》征詢意見稿中提出的:操作風險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靈的內部程序、人員、系統和外部事件所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的風險。本文采用該定義。
二、基層商業銀行主要違規操作類型
(一)貸款業務方面
貸款業務是商業銀行傳統的最主要的資產業務,從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上公布的處罰信息來看,近期基層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案件頻發,給商業銀行自身和社會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貸款三查不稱職。比如2022年2月24日深圳某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某支行在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檢查三個環節不稱職,被銀保監會處罰,責任人被處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二是資金來源或用途違規。如陜西某大型銀行支行未嚴格審查委托貸款資金來源被處以警告處分。再如,農業銀行某支行個人貸款管理不審慎,信貸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被罰款人民幣25萬元。
(二)代理保險業務方面
銀行代理保險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利用自身良好的聲譽和客戶資源,接受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為銷售保險產品并收取手續費的業務。一般認為該業務屬于零風險或低風險業務。但近年來該業務也成為操作風險的高發領域。比如2019年至2020年3月底,某股份制銀行在代理某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保險銷售業務中,存在夸大保險責任等銷售誤導行為,涉及業務8筆,保費2.48萬元。被處以人民幣10萬元罰款。
(三)其它方面
2022年2月24日,深圳某大型銀行因產品存在缺陷被罰款90萬元;2022年2月22日,湖北某農商銀行內控有效性不足,內控制度執行不嚴格,監督不到位導致案件發生,被處50萬元罰款;2022年2月22日,中國銀行某支行因管理不善導致金融許可證丟失,被罰3000元;荊門某銀行從業人員徐某某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賄賂,被處禁止5年從事銀行業工作。
三、防范基層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措施
(一)完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通過制定一系列流程、制度實現有效控制的機制。目前各大商業銀行均已建立本行的內控機制,但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基層商業銀行,導致操作風險案例頻發。鑒于此,商業銀行應該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過流程分析進一步查找風險點。流程分析就是對商業銀行某一業務的操作流程進行分析,將一個流程分解為幾個連續的步驟,以明確在流程、執行和相關過程控制方面的誤差和脆弱領域,提前采取措施預防操作風險的發生。二是重要崗位力求一人一崗。避免由其它崗位人員兼任,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不同崗位之間相互監督。三是嚴格授權制度。明確上級行與下級行以及不同職位人員的權利和職責,防止出現越權現象。
(二)借助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系統以往主要用來服務于客戶,實際也可應用于操作風險的管控。比如,通過人機交互識別銀行員工的欺詐等異常心理;借助持續性的人臉識別系統,提高在線培訓實際參與度,以及避免在線培訓考試替考行為的發生;依靠智能電子眼裝置,將員工的違規行為及時傳遞給內部監督部門。
(三)加強員工管理
從操作風險的定義可以看出,操作風險來源于四個方面,人的因素、流程、系統和外部事件。以上違規操作案例都屬于人的因素引發,由此得出“人的因素”是操作風險發生的高危因素。因此加強員工培訓尤為重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人事安排合理化,避免因工作強度大導致的違規行為發生。基層行相對于上級行而言在人員配置上存在劣勢,基層行普遍存在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很可能出現工作中貪多貪快引發的非主觀性違規操作行為。二是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每個管理和業務環節的員工,都清晰地明白該業務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銀行內部的風險控制政策、對風險的容忍等等。三是加強員工的違規懲處方面培訓。以往培訓主要是從銀行業務方面進行的,違規處罰方面的培訓較少,以后可重點強化。最近發生的違規案例就是很好的素材,以此發揮警示作用。
(四)強化外部監管
隨著商業銀行業務范圍的擴大,操作難度提高,操作風險發生的概率增加。在此背景下,外部監管機構如中央銀行和銀保監會應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針對新業務新風險,主動更新和制定各種規則制度來引導商業銀行行為,保證新業務覆蓋于監管之下。其次,對于新業務,特別是難度大風險高的業務,銀保監會應該出具操作說明,規范銀行從業者的行為。第三,加大懲戒力度。對于影響較小的違規行為可予以警告,但對于那些影響惡劣或屢次違規者應嚴懲不貸,比如可進行罰款兼5年禁入銀行業的處罰,提高違法違規成本,督促基層商業銀行合規經營。
主要參考文獻:
[1]黎家宇.我國基層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0(11).
[2]張又文.內控案防視角下基層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應對研究[J].財經界,2020(10).
[3]戴磊.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研究[J].金融在線,2020(9).
[4]張薇.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與案件防控研究[J].中國外資,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