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輝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然無法滿足現代教育領域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初中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將信息技術融入體育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革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現代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學習氛圍,始終緊跟時代步伐,基于學生學習需求的視角,使初中體育教學高效率、高質量地發展。
關鍵詞:教學改革;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方法
在教育事業不斷革新和發展的大背景下,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應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果,深入挖掘推動信息化教學與初中體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有效方法,使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更加主動地投入到運動中去,并形成終身鍛煉的良好意識。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融合的重要意義
1. 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組織體育教學時,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為目標,教學內容以基礎的體育運動項目為主,如跑步、跳高、跳遠、球類運動等。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使學生全面、立體、綜合地認知體育運動,從多角度、多層次、多維度感受體育學科的魅力。同時,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打開體育世界的大門,能夠使教學資源得到進一步深化,使學生在課堂中更加自主。
2. 有助于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體育課與文化課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體育課的教學效果不能用書面成績來衡量,教師要基于學生對運動技術的掌握和身體素質的提高情況,最終確定學生的訓練效果。同時,體育課程的活動空間比較大,學生可以選擇的鍛煉方式種類較多。在課堂上應用信息技術后,教師可以同時關注多名學生的上課表現,在講解一些技術動作時借助信息技術具體分析學生的掌握情況,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傳統的體育訓練中,教師始終以完成運動訓練目標為主要目的,沒有將情感練習與體育學習相結合。在信息化的教學環境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構建起的情感橋梁更加牢固,學生表達個人情感的方式和渠道也更加豐富。借助信息技術和平臺,教師與學生可以隨時交互,教師既能更仔細地引導學生,又能使學生減少與教師面對面溝通和交流的緊張感。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融合的具體措施
1. 創設良好情境,增強學生自信
不同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身體素質存在一定差異,以至于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學習能力、運動能力等方面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創設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情境,讓學生在靈活、生動、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氛圍中開展體育運動,進而增強學生自信,強化學習技能。
例如,在開展籃球運動時,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法的優勢。課前,教師先將課堂重點內容以視頻的形式發布到班級學習群中,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輪廓性學習。課上,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針對視頻中的內容進行分析,闡述自己已經獲取的相關信息。其次,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了解的籃球知識和新聞資訊,并結合視頻內容進行討論和探究。教師則根據學生對籃球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動能力的強弱,有意識地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并將視頻中展示的多種籃球技巧按照難易程度分發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學習。在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進行探究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提出差異化的目標,引導學生挖掘視頻中籃球動作的關鍵點,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增強學生自信,提升課堂有效性。最后,教師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展示,并根據多媒體視頻中的細節內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使學生始終處于具有代入感的課堂氛圍中。
2. 強化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熱情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拓寬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科知識內容。因此,教師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幫助學生獲取更多元的知識和內容,強化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激發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探究熱情,實現高效學習的目標。
例如,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開展體育知識和技能分享大賽。活動前,教師將該期的主題設定為“游泳知識分享會”,以圖片展示各類泳姿的基本動作,以視頻解析動作技巧,讓學生以該內容為出發點,整理自己熟知或感興趣的游泳知識和技能,并將與其相關的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源加以優化后分享給其他學生。活動時,教師隨機邀請一名學生進行游泳個人技能展示或相關知識的分享。有的學生分享蝶泳的相關知識,向大家介紹這種動作優美的技術動作,展示比賽中的精彩片斷,必要時教師可以鼓勵其他學生進行完善和補充。教師要引導學生選出自己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刻的內容加以探究,如蝶泳的評分標準,世界紀錄保持者的比賽視頻等。分享結束后,教師將該堂課程中出現的精彩發言或優秀教學片斷以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再次發布到班級學習群中,引導學生在課下反復練習和探究。
3. 尊重學生個性,挖掘學生優勢
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在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中展示出不同的優勢。因此,教師要注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通過信息化平臺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凸顯學生的優勢。
例如,在進行排球教學時,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差異評價。對于身體素質較強、手臂力量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安排更多的發球練習任務,在平臺中設定有效的手臂訓練計劃,讓其在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過程中強化發球優勢。對于協調性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安排接球練習任務,并通過平臺評價學生目前的優勢和短板,引導其向更全面、更綜合的方向發展。另外,教師還要通過平臺評價掌握學生的身心變化趨勢,并探究阻礙其該階段發展的主要原因,一旦發現學生有非正向發展趨勢,教師要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進而實現班級整體性提高的目標。
4. 補充體育知識,強調運動安全
在進行體育運動時,很多學生缺乏足夠的體育安全意識,很容易出現運動安全事故。還有部分學生對動作要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動作也會隨之懈怠,不標準。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身體發育造成不利影響。在引導學生進行初中體育項目鍛煉時,教師可以應用互聯網課堂教學平臺,以文本與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創新體育課堂教學,解放自身的精力和時間,調整學生的技術動作。
例如,在講解開合跳時,教師強調開合跳的動作要點。利用身體的核心力量保持穩定;站姿跳躍,雙手往頭頂方向擊掌,注意手肘盡量伸直在頭部兩側夾緊,可同時使身體往上延伸;再跳一次后雙腳并攏,雙手拍大腿兩側,注意身體仍要往頭頂方向延伸。必要時,教師還要向學生普及體育運動常識,如劇烈運動后不可以大量飲水,選擇寬闊、平坦的地點進行運動,不要過度運動,引導學生積極了解、學習科學的運動方法,培養學生運動的安全意識,提升學生體育運動的安全性。
三、結束語
若想使初中體育教學在信息化背景下順利進行,教師就要熟練應用信息技術,把握體育學科的教學特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還可以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整體效益,促進初中體育教育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廖家堅. 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困境與突破[J]. 當代體育科技,2018(6).
[2]林長青. 用信息化教學煥發初中體育課堂生機[J]. 體育風尚,2018(12).
[3]董建國,郭彬. 體育信息化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師應對的策略探討[J]. 運動,2016(4).
[4]莊旭軍. 初中體育信息化課堂教學的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