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男 劉雨杭 魯子淇



[摘要]指出網絡貨運作為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型物流運作模式,對整合社會零散運力、實現信息高效共享、促進物流行業降本增效作用顯著?;趯W絡貨運平臺業務流程的深入分析,從平臺、貨主、司機三者之間的關系,對國內三家典型同城網絡貨運平臺的運作流程進行調查分析。針對監管不到位、市場競爭激烈、服務功能單一等常見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以促進新業態下城市貨運配送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城市貨運配送;同城網絡貨運平臺;無車承運人;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F724.6;F25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52X(2022)02-0026-04
[收稿日期]2021-09-22
[基金項目]南通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202010304158H)
[作者簡介]趙勝男(1987-),女,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0引言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物流業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涌現。2013年,“無車承運人”的概念被提出;2016年,交通運輸部開展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經過短短幾年時間,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無車承運企業發展形態逐漸清晰。2020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將試點期間的“無車承運人”更名升級為“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截至2020年底,我國共有520家企業獲得無車承運運營資質,分布于336個地級市,網絡覆蓋率高達91.6%。平均每家企業整合車輛將近3000輛,車輛利用率提高50%,較傳統貨運降低交易成本6%-8%,平臺經濟、規模經濟效應逐步顯現。網絡貨運平臺的建設,極大地提高了貨運效率,有效提升了社會物流綜合效益,驅動物流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在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抗擊期間,網絡貨運平臺憑借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高效整合線下運力資源,在抗疫中發揮了極大的運輸保障作用。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貨運物流業也在從重創中逐漸恢復,網絡貨運將成為其新的發展起點。后疫情時代,網絡貨運行業將會迎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
1網絡貨運相關概述
網絡貨運經營是指經營者依托互聯網平臺整合配置運輸資源,以承運人身份與托運人簽訂運輸合同,委托實際承運人完成道路貨物運輸,承擔承運人責任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活動。網絡貨運是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型物流運作模式,是互聯網與貨運物流行業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將大量的貨物資源、運力資源、信息資源等進行整合,依托互聯網平臺,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實現資源精準配置、科學組織、合理調度,對于整合社會零散運力、實現信息高效傳遞、促進物流行業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在網絡貨運經營模式下,網絡貨運平臺作為中間媒介,將用戶端與司機端直接連接,具有雙邊市場屬性。不僅為用戶精準車貨匹配,提供貨運解決方案,還為司機提供貨源信息,增加就業機會。網絡貨運企業的宗旨在于合理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管理用戶與司機之間的關系,維護雙方的利益,提高企業在物流行業的競爭力。
2網絡貨運平臺運作流程
近年來,我國商品交易市場空前活躍,城市內部的貨物流通需求日益膨脹,一定程度推動了同城貨運行業的升級和創新,以貨拉拉等為代表的網絡貨運平臺應運而生,并快速發展。自2015年以來,我國同城貨運網絡平臺的交易量高速增長,2018年超過400億元,2019年達到496億元,同比增長21.9%。
在政策紅利的驅使下,網絡貨運平臺經歷了快速擴張階段后,進入發展困局。大批運營不規范、規模較小、資金實力不足的平臺開始沒落,甚至倒閉。而少部分平臺企業抓住契機轉型成功,在同城配送、即時配送等領域逐步形成“頭部企業”。尤其是在2020年初疫情影響之下,品牌商戶規模優勢顯著,用戶更傾向于知名度高、品牌優質、專業能力強的網絡貨運平臺。對于運營成功的網絡貨運平臺來說,保持一定規模的雙邊用戶數量,對提升市場競爭力意義重大。因此,平衡好貨主、司機和平臺之間的關系,提升雙邊用戶滿意度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通過文獻閱讀、新聞報道挖掘、平臺用戶隨機訪談等方式,調查與分析我國城市配送領域三家典型網絡貨運平臺的運作模式、盈利模式,從平臺、貨主、司機三者之間的關系出發,總結其發展現狀與特點,提出合理的發展對策以供企業參考。
2.1貨拉拉
貨拉拉是同城貨運的代表,行業整體規模大,以平臺模式連接車貨兩端,提供“互聯網+同城物流”服務。用戶一鍵下單,平臺通過GPS精準定位,智能匹配與推送信息,為用戶匹配到距離最近、最適合的車主,在線支付及服務評價等流程實現交易閉環。貨拉拉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收取會員費,會員級別分為超級、中級、低級,高級別會員享有優先接單權。對于非會員的訂單,收取運費的15%作為傭金。通過適時對司機和用戶兩端提供補貼的方式,提高活躍度。貨拉拉的運行模式如圖1所示。
2.2快狗打車
快狗打車前身為58速運,致力于為用戶隨時隨地提供拉貨、搬家等短途貨品運送及交易服務?!?秒系統匹配,10分鐘貨車上門”,對比同城快遞,快狗打車平均只需2h就能完成運輸,對比即時物流系統,其可以運送更復雜更隨機的貨物??旃反蜍嚊]有會員費,對每筆訂單抽取10%的傭金作為信息費。疫情期間,快狗打車推出0抽傭政策,接單收入無上限,保障了司機群體的身心安全和經濟利益??旃反蜍嚨倪\行模式如圖2所示。
2.3滴滴貨運
滴滴貨運于2020年6月23日正式上線,通過補貼和獎勵政策,快速擴大市場份額。滴滴貨運業務中應用了安全功能,每一筆訂單都涵蓋了司機和跟車人員的意外險、貨損險等,保障了司機和貨主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滴滴貨運緊扣行業痛點,推出了“準時到準時達,9項服務流程”,讓貨運操作流程化、標準化,提升服務質量。滴滴貨運采取訂單抽成制度,每筆訂單抽成10%。其運行模式如圖3所示。B1797BA2-D097-41A2-8E6F-04AE8C5011E3
通過對同城貨運領域三家典型網絡貨運平臺的深入調查和分析,從運作模式、盈利方式兩方面對各平臺的特點進行對比分析,見表1。
網絡貨運平臺的實質是線下業務線上化,通過業務全流程管理協助鏈條中的用戶端、司機端降本增效,整合個體運力,整改傳統物流行業小、散、亂現狀。作為一種線上運力交易市場,各個主體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需要平衡貨主、司機及平臺之間的權益。
3同城網絡貨運平臺存在問題剖析
據統計,52.4%的貨車司機依托網絡貨運平臺尋找貨源,平臺已經成為零散運輸司機尋找貨源的主渠道。但是近年來,司機、貨主與平臺之間的矛盾愈加明顯,衍生出諸多問題。結合上述三家網絡貨運平臺的調查與分析,從用戶、司機、企業的角度總結目前網絡貨運平臺存在的問題。
(1)平臺主體功能缺失,監管不到位。審查人車資質、嚴格貨物監管、加強安全管理是網絡貨運平臺的主體責任和義務。部分網絡貨運平臺在快速擴張過程中,為追求用戶注冊數量的提升,降低人車準入門檻,駕駛人只需提供手機號和“三證”(駕駛證、行駛證、身份證),并無資質審查;對車輛型號也沒有嚴格限制,面包車被列入備選車型,安全隱患突出。沒有法律法規明確網絡貨運平臺在貨物運輸合同中的法律地位及權利義務,網絡貨運平臺長期處于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平臺操作流程不合規,安全風險增大。
(2)市場競爭激烈,司機利潤微薄。網絡貨運平臺服務趨于同質化,部分平臺企業開啟價格大戰以獲取壟斷優勢,導致市場過度競爭。網絡貨運平臺常見的盈利模式是收取司機會員費、傭金抽成、賺取運輸差價費。平臺為獲取更多利潤,會出現抽成比例高、分配機制不公開透明、隨意調整計價規則,以及壟斷貨運信息、惡意壓低運價、隨意上漲會員費等問題,造成司機利潤微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些平臺要求旗下車輛必須張貼平臺品牌車貼,限制貨車司機只能為一家平臺服務,導致其喪失更多的接單機會。這種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制約了服務水平的提升,最終將傷害用戶利益,不利于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3)服務功能單一,難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隨著業務形態的多樣化,用戶對網絡貨運平臺的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專業化。平臺的服務內容不應停留在單一的物流層面,而應更趨于多元化。當前,網絡貨運平臺提供的產品形態和服務品類較為單一,運費收入占平臺總營業收入的平均比例為95%。大量平臺服務功能單一、范圍狹窄,難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用戶普遍呈現多歸屬特征。
4改善網絡貨運平臺發展的建議
網絡貨運平臺作為城市貨運配送行業新業態的典型代表,其依法依規、健康穩定的發展,對促進我國同城貨運配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本文針對網絡貨運平臺中所呈現的一些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1)加強有效監管,促進規范發展。創新監管模式,強化許可準入、線上服務能力認定及運營等各環節的監管要求,進一步規范網絡貨運平臺經營行為,努力營造有利于公平競爭、良性發展的市場環境;嚴格準入審核,對擬加入平臺的駕駛人和車輛進行實質性審核,規范平臺司機、車輛的準入條件;優化平臺業務流程,從承運人資格審查、貨源發布、合同簽訂、裝卸貨、運輸等環節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作業流程,提高網絡貨運服務品質;建立信用評價機制,對平臺上交易的企業或個體進行信用評價,建設平臺自身信用體系,加強平臺各參與方合作的穩定性,增強平臺用戶粘性。
(2)平衡各參與方利益,實現多贏局面。不斷加強平臺標準化建設,探索服務治理機制,對各參與主體形成有效的管控,維護用戶群體的穩定,使各參與主體在價值共創過程中,增加雙邊用戶的感知價值;回歸服務本質,尋求各方利益平衡點,平臺方不得信息壟斷,擅自降低運價或變相漲價,造成市場惡意競爭;應以提高物流效率和用戶服務體驗為核心,維持自身可持續發展的盈利以及保障貨主、司機的權益。網絡貨運平臺只有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全面保障平臺用戶的各項權益,才能勝任在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中的重要角色,占有更高的市場份額。
(3)加強個性化、多元化服務。打破同質競爭,尋求差異化發展,對于整體實力領先的少量綜合網絡貨運平臺將成為行業“頭部企業”,其他平臺根據服務行業的差異化,在細分領域形成優秀的專業化平臺,如冷鏈物流、危險品物流等;隨著運輸產品的種類、時效等差異化需求的涌現,平臺在競價規則、定價方式等方面應提供多樣化產品,形成不同平臺之間的差異化發展特色。完善服務功能,開展多元化服務,通過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為貨主、車主提供燃油、保險、金融等定制化、個性化服務。優質的貨車司機、貨物的安全準時到達,是貨主對服務質量的考核標準。對于司機而言,平臺除了提供有效的貨運信息、穩定的貨源支持、應有的權益保障,還需要利用規模效應為司機提供貨車消費后市場服務。推進平臺向數字化運營、智能化管理轉型發展,借助科學技術手段提高車貨匹配效率,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更深層次的互聯互通,用技術驅動數據提升物流效率。這樣才能在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新發展格局中凸顯平臺的核心價值。
[參考文獻]
[1]郭賢賢.基于無車承運人的優勢與發展趨勢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6):76-78.
[2]陳狄.基于“互聯網+”的無車承運人平臺設計與實現[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20.
[3]方慧敏.無車承運人平臺服務質量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7.
[4]張兆民.互聯網同城貨運型平臺規制發展與監管措施:基于貨拉拉、快狗打車的案例分析[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6):16-21.
[5]丁毓.貨拉拉“貨運版滴滴”的開拓之路[J].上海信息化,2019(7):71-74.
[6]邢雅.貨拉拉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16):237-238.
[7]賀登才.無車承運人新業態全面推廣的“行動指南”:對《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的理解[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18):14-15.B1797BA2-D097-41A2-8E6F-04AE8C5011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