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艷玲
古人云:“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弦(絲)樂器不如管(竹)樂器,管樂器不如“肉樂器”(人聲)。當合奏中出現人聲時,所有的器樂都降為“伴奏”的地位,在表情達意上,還是人聲(聲樂)更直接、更接近自然、更具有感染力。因而,我們在歌唱中應回過頭來,認真地去探求自然歌唱的真諦。
“道法自然”,自然是一切藝術的必由之路。在歌唱的過程中要強調“自然”,追求“自然”——自然的歌唱狀態、自然科學的發聲方法、自然的情感表達等。
什么是自然地歌唱呢?
首先,自然地歌唱是卸下技術的包袱,用心歌唱。被譽為“中國之鶯”的周小燕教授說過:“作為一名歌手,演唱需要的不僅僅是技巧,更需要的是用心。用心歌唱的聲音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
其次,自然地歌唱是在不斷歌唱中去追求自然的狀態、自然的技巧、自然的情感表達等。媒體評價周小燕教授“嗓音純凈,像水晶般堅實,像鉆石般光彩”。她善于抓住每個歌唱者最關鍵的問題,親自教他們運氣、換氣、發聲,讓演唱者由緊張到放松、自然,讓干澀空洞的聲音變得干凈明亮。這個過程就是學習音樂知識、演唱技能,從自我改造、自我批判漸至升華的過程。
最后,自然地歌唱是先唱起來,后去探究技巧,而不是先學技巧,后學歌唱。在歌唱中經過長期的研究與實踐后,逐漸讓自己的氣息、發聲、共鳴、語言、肢體等都融為一體,能夠自如地表情達意,處處有技巧但不顯露技巧且外化為自然,通過歌唱者的音樂理解力、感知力和表現力,讓聽眾能夠感受到音樂表達的思想,感受到身心的愉悅,進而陶醉其中,甚至抵達“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境,這也是我們追求自然歌唱的最高境界。
為什么要自然歌唱?
《少年維特之煩惱》中說:“只有自然,才是無窮豐富;只有自然,才能造就大藝術家。”自然歌唱是在一種非常自然的狀態中進行的,自然到“像說話一樣歌唱”。但完全用說話的狀態又不能體現歌唱的藝術特性,這里的“像說話一樣”是一種感覺,一種科學的、藝術的、有技巧的自然朗讀,即“說著唱”。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葉子。“像說話一樣”的自然歌唱既能夠幫助我們運用上氣息,讓我們氣息平穩、自然地歌唱,又能夠讓我們通過朗誦的感覺,找到胸腔共鳴,喉頭的位置,最終達到聲音音色的統一,進而找到并形成個人的獨特音色。學習聲樂的人往往會假設唱歌與說話一定是不一樣的,需要去尋找一種專門用于歌唱的特殊狀態。其實,歌唱的發聲狀態是由語言決定的,歌唱要服從語言的規格和審美要求,歌唱的發聲技術也是需要建立在語言的基礎上,否則聲音再好也是沒有內涵的,脫離了語言的基本表達和審美,聲音就會空洞、無力,缺乏美。部分學習聲樂的人一味追求大共鳴、大聲音,對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四聲與字頭、字腹和字尾的關系,聲音感情的處理,輕重音的對比,歌曲的背景知識等存在著無視、忽視或片面的理解。殊不知演唱中首先要把握好文字的分寸,才能知道在開腔、行韻時怎樣去分配聲音的時值或按照語言的邏輯去演唱。所以,在自然歌唱中我們首先要盡力體現出語言本身的魅力和它所表達的意思,繼而找到一種準確自然的聲音來表現它,最終呈現美好、動人、自然的歌唱,努力實現歌唱的最高境界——“像說話一樣”的歌唱。
怎樣才能自然歌唱?恩里克·卡魯索告訴我們,要遵循“自然”,歌唱技巧的自然性是在孜孜以求的演唱過程中尊重自然規律、勤學苦練獲得的,是“自然—不自然—自然”的轉化過程,是以“自然”為最高境界的習得過程。
最初的自然是歌唱者原始的歌唱狀態,靠自己的天生條件,以本能的嗓音去歌唱。這個階段的自然是一種未經任何雕飾的原始自然,是“自由王國”中的“自然”。在這種狀態中,我們可以毫不費力、本能地發出一種聲音,殊不知這僅僅是在其最常用的音區發出的一種聲音,一旦涉及平時不常用的音區(高聲區、低聲區)往往就會捉襟見肘,力不從心了。
不自然指的是脫離了原始的“大嗓門”,打破原始的發聲狀態,嘗試將氣息運用于演唱,能感覺到聲音在腔體中的共鳴。這“不自然”過程就是科學地探求“自然”發聲規律的過程。歌唱技巧是一個體系,各技巧不是孤立的,“不自然”就是將一個個“個體”協調為“統一整體”的過程。比如:在氣沉丹田的基礎上,體會用吸氣的持久狀態去起音;在唱高音時,體會頭腔共鳴的明亮度和穿透力,等等。如遇到擠、卡、壓或者不舒服等“不自然”現象,需予以調整或放棄重來。
最后的自然是科學化、系統化的自然,是通道、氣息、共鳴和語言等諸多要素達到渾然一體境界的“自然”,是一種科學理性支配下“理性王國”的“自然”。它貼合了自然的氣質和規律,呈現出返璞歸真的“自然”美感。
一名演唱者在事業上逐步走向成熟,形成獨特而又自然的歌唱風格,需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先天的嗓音條件;二是日臻提升的音樂素養——音樂知識和技能;三是不斷提高的藝術修養;四是擁有真善美的感情世界;五是不倦追求的藝術境界。具備了以上這些條件,相信自由歌唱的大門將被您叩開。
總而言之,歌唱方法的探究有過許多創新和進步,但無論怎樣創新,優美的歌唱永遠是“自然”的,太過雕飾的演唱雖聲音精美,但缺少了動人的靈魂。自然歌唱的技術技巧是有規律可循的,但藝術造詣卻是無止境的,所以我們需要不斷追求、不斷探索、不斷發展、不斷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