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西洋月刊》4月3日文章,原題:烏克蘭戰爭也事關氣候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軍事沖突正在擾亂全球范圍內的國家關系,導致數十年的科學合作走向破裂,其影響甚至波及北極最偏遠的地方。
俄羅斯控制50%北極海岸線
世界正在迅速升溫,氣候變化的速度要求科學家對北極地區進行廣泛的科學研究,那里海冰的消失、冰川的融化和其他生態變化將帶來全球性后果。不過,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北美北極研究所執行主任瑪麗貝絲?默里表示,俄烏沖突給科學界帶來了混亂和不確定性,而在科學界,國際合作至關重要。俄羅斯控制著50%的北極海岸線,是北極科研的重要合作伙伴。默里說:“要說哪個領域是他們沒有參與的,我找不到。”
通過在北極觀測峰會擔任協調人的工作,默里感受到俄烏沖突對北極研究的影響。北極觀測峰會每兩年召開一次。該會議讓國際科學家聚集在一起,·分享研究成果,交流觀點,并指導一個長期的泛北極觀測網絡的發展。該網絡旨在了解整個北極地區的系統性變化,并提供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適應性措施和減緩措施。
但是,今年的峰會以及更廣泛的北極科學峰會周,不對來自俄羅斯機構的科學家開放。主辦這些活動的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發表聲明,申明致力于“國家間的和平科學合作”,但同時宣布,由于俄烏沖突,該委員會“不能照常行事”。這是該委員會自冷戰后運行以來首次采取這樣的立場。當時,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表示,要將北極變成“和平之地”。
默里說,“我們有很多來自俄羅斯的科學家”,他們對峰會的貢獻包括分享報告,參加論壇,并幫助為國際機構制定建議,如由八國組成的“北極理事會”。這是另一個冷戰后機構,其成員近期首次暫停了與俄羅斯的合作。
“我們的發現令人擔憂”
俄烏沖突的沖擊波已經蔓延至挪威會議乏外。在整個北極地區,與俄羅斯科學家的合作研究都被凍結了,包括.對北極熊、鯨、海象等動物的研究項目。在許多情況下,此類關系的切斷正在波及其他研究領域,如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北極居民食物資源的研究。
美國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學家唐?安德森就領導了一樣的研究。去年,安德森和同事在阿拉斯加和俄羅斯之間的楚科奇海發現了大規模周期性有害藻華存在的證據;這些藻華可能會傷害海洋哺乳動物和依賴它們的人類。安德森說,“我們的發現令人擔憂”,他強調必須對更多海域進行更多研究,包括他一直無法研究的楚科奇海俄羅斯一側。安德森的研究小組在俄羅斯邊境外發現了大量的藻華證據,他認為,俄羅斯變暖的水域也存在這種風險,那里的藻華可能會漂流到美國水域。
安德森之前拿到資金,將俄羅斯科學家引入他的實驗室,學習他的采樣方法,并在俄羅斯復制相關研究,以便讓楚科奇海兩岸的居民都能了解可能的風險。但是,俄.烏沖突打亂了這個計劃。
數百平方公里數據空白
在阿拉斯加灣,作為國際酷魚年項目的一部分,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聯合研究小組對重要的姓魚棲息地進行的國際研究也受到干擾。今年2月下旬,就在俄烏沖突發生的第二天,美國官員禁止該國一名科學家登上俄羅斯科考船,參加國際畦魚年項目。此舉阻止了俄羅斯團隊對美國海域進行采樣,在他們的數據中留下了一個規模達數百平方公里的“空白”。目前,國際酷魚年項目太平洋地區的協調人馬克?桑德斯正忙著租船來收集缺失的數據。他說,與俄羅斯合作的長期需求仍然存在,因為姓魚的棲息地延伸到俄羅斯海域,并且預計會轉移到北極海域。
美國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的律師埃文?布魯姆表示,調查微塑料污染的合作項目、北極航運增加帶來的重質燃料影響以及其他緊迫的研究也受到影響。布魯姆承認,烏克蘭的局面需要強有力'的政治回應,如暫停與俄羅斯政府以及科學家的合快但這也破壞了為各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采取行動提供指導的科學研究,實屬不幸。▲(作者蒂姆?萊登,傳文譯)
環球時報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