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周為真 王 斐
面對地面公交客運量大幅減小的嚴峻現實,公交企業該如何盡快擺脫困境?對此,洛陽公交集團在嘗試和推行需求響應公交服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需求響應公交服務是根據學校、社區、企業提出的出行需求,靈活調配運力,集中整合零散出行群眾,為其提供非固定線路的一種服務。介于常規公交線路和定制公交線路之間,具有短小、靈活、便捷的特點。
需求響應服務具有以下優勢:
(1)進一步提升便民通達效率,有效解決地鐵和常規公交線路覆蓋不到的群體。
(2)將比較零散的出行群體集中整合,化散為整,更利于便捷出行。
(3)與常規公交線路形成無縫銜接,且有效避開對常規公交線路的沖擊。
(4)有效補充定制公交線路的服務盲點,且不會對定制公交業務產生不良影響。
(5)有效擴大公交線網覆蓋面,減少線網重合率,彌補和增加線網長度。

車廂服務是公交服務工作的基礎,要由此延伸到社會化服務,變被動服務乘客為主動服務市民群眾,在思想上真正樹立“一切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群眾往哪里去,公交線路就開通到哪里!這就需要公交企業深入社區基層,掌握群眾的出行要求,積極作為,努力擴大公交運營服務范圍;主動擔當,承擔起社會化服務職能與責任,在城區公交線路逐漸飽和的情況下,打通“最后一公里”是城市公交努力的方向和新的客流增長點。

常規公交的運營方式是固定線路、站對站式按班次規律發車。點對點式精準化按需服務打破了這種固有方式,要求運營方式更加多樣,運營班次更加靈活,參加運營車輛不再固定,更加契合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多樣化、差異化出行需求。如洛陽公交嘗試將準點公交模式融入到分時分段大站快車運營中,針對分散群眾試行助企公交、助學公交、社區公交等新型公交業務,81路、24路試行區域特殊路段招手即停等模式,都是實現群眾有需求、公交有響應的運營服務方式。
公交企業的運營效益來源于兩部分,一是常規線路運營收入,二是定制公交線路補貼。其中,定制公交的優勢是以合同方式固定線路運營,由定制單位(企業)向公交企業給予一定線路補貼,效益遠高于常規線路;弊端是把一些有出行需求的群體拒之門外,服務覆蓋面受限。需求響應公交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且同時服務多種群體,帶來的社會影響更加廣泛。
2021年9月9日上午11時,中僑綠城社區公交開通,人們奔走相告“太好了!公交車開進咱社區了,以后學生們坐車上學更方便、更安全啦!”居民們由感而發,稱贊公交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紛紛為公交的貼心服務點贊!
2021年9月9日,草店社區助學公交開通,實現了家校近10公里之間一站式通勤,孩子們出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受到了家長、孩子、老師們的稱贊。
2021年9月19日,V6社區公交開通,東方光源社區居民冒雨來到新設站位前拍照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