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連君
◆摘? 要:現代化的教學改革對小學生的個人實驗操作能力與科學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高效的小學課堂中拓展學生的個人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認知與實驗操作能力。因此這就需要小學科學教師重視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工作,主動創新科學新型教學方法,組織豐富的科學實驗與科學活動。因此文章下面主要分析小學科學教學實際課堂中的問題,并提出發展學生個人實驗操作能力的實際策略,以此能有效促進小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有效培養提升,繼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科學綜合能力與核心素質。
◆關鍵詞:小學科學;科學素質;培養措施
新課程教學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小學社會科學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小學生的社會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科學價值意識。鑒于科學素質是培養學生今后展開學習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前提,因此,為了能確保以上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教師就首先需要從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操作能力出發。但是小學生畢竟由于年齡尚幼,雖有較重的科學好奇心,但科學思維能力與素質卻普遍偏弱,因此,教師非常需要通過高效的教育活動與方法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科學素質來有效促進學校科學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達成。
一、小學科學教學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重視
現階段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在教育行業中地位逐漸提高,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大多數的小學科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優缺點與重要性,以至于在培養學生科學實驗操作能力的時候,也是隨意的使用教學方法,不但沒有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反而會出現許多其他的問題。現階段大多數教師對這種教學方法了解不夠全面,以至于在應用的時候不能合理的掌握,導致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不能真正發揮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真正意義。
(二)學生自身能力不足
在現階段的小學科學日常教學中,科學教學效率較低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不能緊跟教師講課的節奏,教師們在講課的時候也未能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教師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與思維的時候,學生不能主動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從而導致教學方法不能真正的發揮其作用。
二、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措施
(一)結合生活內容進行教學
小學生因為易受不同年齡環境因素等的影響,而容易被周圍的新鮮世界事物所深深吸引,并非常希望能夠借由直觀的形象以及觀察方式來更加了解自己周邊的新事物。而這些科學課程對于小學生而言又往往顯得較為復雜,故此也使得小學生往往對該一門學科中的學習內容存有一定的認知抵觸心理。對此,為有效促進學生基礎實驗操作能力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達成,教師就必需首先由培養學生掌握日常生活以及現象實踐中的基礎科學知識入手,調動全體學生的個人學習興趣。讓小學生初步知曉該年級中的科學主要內容講述了哪些科學內容以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有什么哪些方面可以運用并學到了科學的一些相關基礎知識。例如這些電燈為何經常會突然發亮?汽車為何那么能在路上高速行駛以及駕駛飛機為何能在高空飛行,這是基于什么樣的科學原理等。
(二)引導學生多角度、全面進行觀察
在全體學生已經掌握相應的自然科學知識基礎及具備觀察感知能力的基礎上,教師還認為應充分引導全體學生采用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進行學習,全面對一個事物展開整體觀察及對比分析,將原本看上去毫無直接聯系的兩個事物聯系在一起,并進行一個整體全面的觀察感知、對比觀察分析及全新的觀察認識,給予每個學生不同視覺的觀察感受及感覺體驗,提高學生在觀察事物過程中的整體觀察感覺效果及觀察者的體驗。如在學生進行“水的觀察”的與水相關科學知識物理教學探究過程中,學生對水雖然是非常熟悉的,但僅僅因為水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接觸事物較多,并未對觀察水產生深刻及深入的物理探究及科學認識,很難對其形成準確及客觀的科學概念。教師建議可以在進行科學知識教學探究過程中用相同的兩個杯子分別準備四杯不一樣的純白開水、白醋及一杯牛奶等,通過探究引導小學生觀察糞便通過顏色、氣味、味道等多種形式可以區別觀察水,繼而通過探究觀察水的化學性質可否是無味、無色及透明的,通過學生感官上的視覺刺激從不同的科學角度可以獲得學生更多豐富科學的視覺體驗,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通過觀察水所獲得的物理技能及科學意義,提高小學生對于洞察外界事物的知識準確性及知識全面性,加強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
(三)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
在動手操作環節當中,教師以及學生們的一系列行為都是圍繞實驗方案展開的,由于學生們的實驗技能以及所具備的實驗方法是有限的,因此也會對數據收集產生一定的影響。僅僅依靠讓學生們從課外獲取知識來完成整個實驗是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們引導學生們完成整個實驗過程,通過教師們對每個環節的示范,學生十分容易的就能夠進行實驗的操作,從而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例如,在開展過濾實驗、測量浮力等這些實驗的時候需要教師們親自動手給學生們進行示范,以便于學生們更加容易上手。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根據要求完成試驗,但是也會存在個別學生做一些與本實驗無關的內容,從而影響他人的學習。
三、結束語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盡量摒棄我國傳統教學管理模式中的單一、枯燥及帶有理論性的德育教學模式,從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及多教學途徑角度出發,根據學校現有的教學管理環境、教學資源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需求等來指導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何學會正確、全面的自主觀察,為他們自身營造一個自主探究的課堂氛圍及學習環境,培養小學生嚴謹的自主科學態度及實驗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張亞娟.關于小學科學課中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J].雜文月刊:學術版,2015(6期):160-160.
[2]鄭明.小學科學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一卷.2016.
[3]陳艷華,趙瑞青.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中國教師,2019(S1):148.
[4]張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000(00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