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巖 陳辛
摘要:近年來,我國建筑工程蓬勃發展,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建筑工程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其涉及多方面的內容,需要實施系統化的管理。而建筑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建筑地基施工中,若遇到軟土地層,應先對其進行處理,通過先進的建筑施工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提高軟土地基的各項性能,提高建筑工程在軟土地段的施工質量,保證建筑地基的穩定性,實現建筑施工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在建筑工程建設中逐漸受到人們廣泛重視。為取得更高的建筑建設成果,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有效地影響了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1建筑施工中軟土地基的特點
軟土是指天然含水量高、孔隙大、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的細粒土。軟土地基是以軟土為主要成分,摻入粉沙、粉土等其他成分混合而成的地基。因為軟土地基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壓縮性高的特點,所以地基中所含的水分容易流失,導致土體松散,在壓力作用下地基也容易發生改變。軟土地基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將給工程的施工帶來很大的困難,影響施工進度。為了保證工程的安全順利施工,必須及時處理軟土地基的情況。
1.1抗剪能力比較低
一般在建筑建設中的軟土,會出現軟塑性一級狀態。一旦有較大的外荷載作用,土體的抗剪能力就會變差。如果在這種土壤上進行施工,必須增加輕薄墻的設計形式,以減少建筑物的荷載。
1.2透水性比較差
軟土地基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其滲透系數往往小于1,承重后空隙的水壓會很高,使地基壓實,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固結能力。建筑工程的建設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排干所有的水,同時,軟土地基建筑工程建設后,整體沉降時間較長,大部分工程仍處于長期沉降過程中。
1.3靈敏度比較低
對于建筑建設中的一些軟土,特別是沉積在海中的軟黏土,在結構不被破壞的情況下,它們具有一定的抗剪強度,但一旦受到攪動,抗剪強度就會降低許多。這種特性一般用靈敏度指數表示。一般情況下,軟土靈敏度在3~4之間,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靈敏度可能會相應提高。
1.4土質空隙較大,含水量高
一般粉土會表現出較大的含水量,普遍在50%~70%。相比之下,國內一些軟土中,空隙率一般在1~2之間,通常比液限大很多,即使很高,也會達到200%左右。
2建筑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2.1換土的方法
換土法是指在施工區的軟質土中添加水泥、沙土等材料,改變軟土地基的土質特性,用適合地基施工的土壤代替,以滿足施工要求,進一步提高地基的質量,增強地基的穩定性。換土法是解決軟土地基施工問題最簡單基本的方法。但此方法受施工條件影響,局限性較大,當施工環境惡劣運輸距離較長時,運輸成本就會增加,從而造成施工困難。根據施工現場的周邊情況采用換土法,換土后必須將土壤壓實,以保證地基的穩定性,才能真正發揮換土法的作用。
2.2旋噴的方法
旋噴法是指利用旋噴機噴灑水泥固化漿,與土壤混合凝固硬化成連續樁和連續墻,從而達到地基防滲、提高其強度和承載能力的方法。與普通的加固方法相比,旋噴法的威力更大,成樁強度更高、壓縮類型更低、穩定性更好。但缺點是實用范圍小,對有機成分含量高的土層無效,可用于軟黏土和細沙軟土地基進行加固。
2.3排水固結的方法
排水固結法是指建筑工程中軟土地基的加壓和排水兩個重要環節形成的一種處理技術。首先,在實際施工中,對于含水量較少的軟土,可以通過熱處理去除土壤中的水分,提高了土層的固結程度和土層的強度。此方法雖然簡單,但局限性很大,含水量較高的土壤受其影響不大。其次,要想使孔隙中的水自然地排出,可以在軟土地基上增加排水管,施加一定壓力使土層產生壓力差,造成地基土固結產生壓縮,從而減少土壤中的空隙率,使軟土地基固結變形,強度增強。
2.4振動水沖的方法
振動水沖法是指利用振動機械設備進行施工作業。振動機頂部和底部有兩個噴孔,通過自身的振動和沖擊進行施工。首先,在建筑工程的地基上鉆孔,將土砂倒入孔隙中,壓實材料,最后加固地基。用振動水沖法加固穩定時,初期一般不排水,初始抗剪強度必須在20KP以上,并確保不得低于此強度。
2.5高壓噴射注漿法
這種方法是指將兩種性質不同的泥漿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采用鉆孔技術將混合后的泥漿注入軟土地基中,使泥漿擴散到軟土層中,硬化軟土層,從而增強地基的固化和防水效果。這種注漿可以達到黏性凝固的效果,并通過充填來切斷水流。高壓噴射注漿法在軟土處理技術中是在換土法和搗打法等方法的基礎上創新的一種較為先進的方法。目前,這種方法由于其諸多優點,在工程中應用較多。
2.6加固加筋的方法
由于鋼筋的高強度和低韌性,它們非常適用于做建筑支撐。但軟土中孔隙較多,土粒易發生位移,對軟土地基的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可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在軟土地基中加入加筋材料,使材料與地基產生強烈摩擦。兩種材料相結合,有效地防止地基變形,增強抗拉強度,提高建筑施工地基中出現的不穩定情況,從而滿足建筑施工建設地基的要求。另外,可以在軟土地基的上層鋪一層砂子,然后在砂子上鋪一些工程材料,使建筑物的重量分散在地基上,達到基礎加固。一旦出現地基滑移破壞現象的發生,可以調整砂土的應力,減少沉降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土體的穩定性。
3結語
綜上所述,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是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人員必須從根本上解決軟土地基問題,積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應對軟土地基對建筑工程的威脅。因此,軟土地基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軟土地基的地形和土壤質量,采取合適有效的處理技術,保證基礎施工質量。為建筑工程提供堅實的基礎,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張艷秋.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處理技術要點[J].住宅與房地產,2021(12):210–211.
[2]趙倫兵.建筑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J].建筑技術開發,2021(3):163–164.
[3]吳佳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分析[J].居舍,2021(4):41–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