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璐
◆摘? 要:以幼兒的秋游活動為載體,應用“三點循環(huán)式”探究理念,通過“問題——實踐——經驗”三步驟導向循環(huán),嘗試發(fā)起“自主式”秋游活動,通過分析對比原秋游與“自主式”秋游活動利與弊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以不斷探索、優(yōu)化幼兒秋游新模式。
◆關鍵詞:自主式秋游;探索
一、現狀分析與思考
在建構“自主式秋游”活動之前,首先要明晰“原秋游模式”與“新秋游模式”之間的不同,吸取經驗,彌補不足,為建構“自主式秋游”活動提供經驗支持。在以往的秋游活動中,教師根據既定的秋游主題,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組織策劃的集體活動形式,幼兒處于被動參與的地位;“自主式”秋游活動中的主體是幼兒,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經驗等選擇活動內容,且不受時間、地點、形式的限制。“自主式”秋游活動的實踐框架仍在探索中,目標在推進活動中不斷優(yōu)化。
二、擬定“自主式”秋游活動目標
參考原秋游模式與“自主式”秋游活動的對比內容,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從幼兒的認知、技能、情感三個維度出發(fā),關注幼兒的已有經驗,結合幼兒的年齡能力、興趣的特點,建構適宜的、可達成的“自主式”秋游活動目標。
三、概念厘清,明晰“三點循環(huán)式”的理念架構
“自主式”秋游:自主式是指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的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完成既定目標。文中的“自主式”秋游是指以家庭為單位,在家長的帶領下,幼兒依照自己的興趣、經驗出發(fā),自由選擇秋游內容時間、地點、出行方式等,探尋秋天、感受自然的活動過程。
“三點循環(huán)式”:是指通過對比發(fā)現原秋游活動與“自主式”秋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圍繞產生的問題,進行實踐,獲得經驗,再以新的問題引發(fā)深入的實踐,整合經驗,在如此循環(huán)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活動形式。
四、開展以“三點循環(huán)式”的“自主式”秋游實踐
本次秋游活動選取中一班幼兒為研究班級,在開展“自主式”秋游的實施操作過程中,分別圍繞“問題導向”、“實踐反思”以及“經驗提升”三種模式來開展活動,從而進一步完善“自主式”秋游模式,
模式一:問題導向——交流討論中規(guī)劃“自主式”秋游路線
(一)問題討論——激發(fā)興趣
在開展活動前活動組教師通過認知、技能、情感三維度出發(fā),預設了指向“自主式”秋游的活動目標的問題,并通過師幼討論,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秋游的興趣。秋游前,通過與幼兒進行問題討論了解到:
1.幼兒對于秋天、秋游是有認知經驗的,并且對于秋游的興趣是非常高的。
2.幼兒對于秋游的組織形式局限于集體的組織形式,但愿意嘗試新的秋游模式。
3.幼兒喜歡親近大自然,并發(fā)現了許多有趣的事物(果實、蟲子、樹葉等),對于秋游的體驗是愉快的。
(二)自主規(guī)劃——“我的秋游地圖”
1.知識儲備:地圖是什么?地圖中有什么?幼兒通過自主閱讀繪本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地圖中的路線、標志物、尋寶點等識圖技能。教師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明晰了地圖中的設計要素。
2.游戲滲透:在自主游戲中滲透地圖元素,幼兒通過使用木板、PVC管、軟管、泡沫積木等自主游戲材料,結合經驗中的地圖元素嘗試建構秋游地圖,將理論聯系實踐。
3.自繪地圖:幼兒對于地圖有了一定的經驗后,自主選擇秋游地點,并通過用繪畫表達的形式,將自己心目中的“秋游地圖”呈現在畫紙上。通過自主設計地圖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主動參與秋游的快樂,同時萌發(fā)了幼兒的自主意識。
模式二:按圖索“跡”——實踐反思中優(yōu)化“自主式”秋游過程
(一)自主選擇:出行方式
幼兒根據自己的出游經驗,自主選擇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是將主動意識應用于實踐的形式之一。
(二)自由探尋:秋天足跡
幼兒作為探尋的主體,自主尋找秋天的蹤跡,家長作為記錄者將幼兒的探究內容以照片、表述錄音、視頻、幼兒繪畫等形式整理收集,分享至班級群內,教師將家長上傳在班級微信群的內容進行梳理分析,總結出如下幾點:
1.感受:幼兒通過氣溫的變化感受秋天的到來。
2.發(fā)現:通過發(fā)現枯黃的葉子落在地上發(fā)現秋天的足跡。
3.對比:對比果實的大小,顏色的變化感知秋天。
模式三:經驗提升——在評價中健全“自主式”秋游模式
活動結束后,活動組在收集、梳理資料的過程中,按照兩類指標綜合考量活動的興趣性、科學性及教育性,為健全、優(yōu)化“自主式”秋游模式提供依據。
(一)多元評價,提煉活動經驗
幼兒評價:為了提煉活動中寶貴的教育經驗,活動組通過對兒作品表述與分析,對活動效果進行了測評。
家長評價:通過向家長發(fā)放問卷了解家長對于“自主式”秋游的整體評價與建議。
評價總結:家長對于教師發(fā)起的“自主式”秋游模式表示肯定與認同,對于活動效果持肯定的態(tài)度。
教師評價:通過活動組與班級教師的采訪談話了解到,教師比較提倡“自主式”秋游活動,但“自主”不等于放手,教師需要在發(fā)起“自主式”秋游活動前,確定活動目標,預設一定的活動內容引導幼兒與家長參考,要把握活動整體的方向性,才能順利的達成活動目標,實現秋游的教育意義。通過參考多元主體關于活動的評價與建議,活動組提煉了關于活動的建設性意見與不足,用以不斷的完善“自主式”秋游模式。
(二)多維評價,提升活動理念
除了運用多元評價聽取大家對于活動的整體印象,活動組還進行了“多維”評價,運用自主探究活動檢核表,參考領域核心經驗,對于預設的活動目標進行檢驗,考察預設目標的達成度,為優(yōu)化及提升關于? “自主式”的活動理念提供數據支持。
五、結語
基于“三點循環(huán)式”理念下的“自主式”秋游活動是從兒童本位出發(fā),將活動的主動權還給幼兒的理念轉變與思考,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這樣的轉變與思考時刻存在著,作為施教者要時常保持教育的警惕性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教育的路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楊海,肖灑.解讀愛彌兒中的自然教育[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