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林
◆摘? 要: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提出,對教育課程的要求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深度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提高數學能力、培養數學素養以及學生的綜合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提倡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學習;創新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見的學習方式就是教師向學生講解內容,由學生自己自己消化。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只存在于表面,是淺顯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在數學中單純靠教師講解知識,學生不能夠深刻理解知識、也不能牢牢掌握知識技巧,不利于學生提高成績。于是小學數學教學要進行深度學習,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再是表面的,促進學生的數學認知培養以及數學成績的提高。
一、小學數學學習的現狀分析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學習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知識只是死板的、系統化的學習,他們對數學學習不夠積極主動,掌握的數學知識也僅僅只是表面化的。數學教材不是整體的而是板塊化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不能夠將數學知識串聯起來,導致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不夠充分,對數學知識點也不能更好的掌握。同時學生在數學學習時,由于他們年紀小,多數小學生不能夠分析數學問題,也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從而不利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小學生對數學課堂總是有抵觸情緒,他們認為數學課堂的學習很枯燥,應付性的完成數學作業,他們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取得良好的數學成績。由于小學生年紀小、貪玩,導致小學生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方法,因此就需要教師對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多加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能力。
二、小學數學進行深度學習的必要性
由于小學數學學習過程是變化性的,可能隨時會遇到新的矛盾、新的問題,這會造成學生面對復雜困難的數學題時,他們會無從下手、毫無解題思路。但是小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數學,是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因此學生對新知識不再是一頭霧水,有助于學生牢固掌握數學知識并在學習中靈活運用。深度學習指的是教師要將數學知識講解透徹,使學生掌握更深的知識,從而學生能夠深度思考數學知識,獲得數學經驗。
表面學習主要是學生單純的理解和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學生認為數學學習學生會認為數學只是單純的公式計算,比較乏味,較其他科目相比有點死板,不能夠創新數學知識,從而會阻礙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利用深度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總結出更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深度學習,為小學生提供數學知識延伸的機會,不僅有助于小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面,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
三、小學數學進行深度學習的措施
(一)學習方式多樣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1.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參與性
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學習數學的外部環境,讓學生在這個環境之下開展數學學習,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展開有趣的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熱愛數學,有利于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例如,在進行數學教學“平均分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設置情境問題,8個同學分配桃子,向學生發出提問要怎樣分配才能使8個同學的桃子分配均勻。開展問題情境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對回答數學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方面,不僅使學生掌握大量的生活經驗,還使學生具備了解決問題的良好能力。比如說,在進行“體積容積”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冰箱向學生舉例,從而引出形狀的體積容積的教學,有效的向學生講授物體的體積或面積計算數學教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引入生活情境,有利于深度學習教學的開展。
2.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在小學數學深度學習引導中,教師要創新數學的教學方式,積極創新教學模式。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多多挖掘更多有趣的教學方式,開展不同的教學方式從多方面的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好的銜接數學新知識與舊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動手,使學生更深刻的牢記數學知識。小學生獲得超強的動手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大腦開發。
例如,在進行正方體長方體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書本或者其他物品組成長方體,能夠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長方體的立體性,幫助學生最大化的感受長方體從而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知識。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對比”這一數學思想,采用“對比”有利于學生更有效的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進行“統計”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不用的條形圖然后進行對比,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這兩種條形圖的不同以及優點。利用對比學生在做學作業的時候,能夠很好的運用條形圖來解決數學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提升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實效性。
(二)創新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數學素養
1.開展小組教學,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不同學生的發展水平有快有慢,從而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各不相同。比如細心認真的學生在進行計算時,很少產生計算錯誤;思維能力較好的學生能夠直接回答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開展深度學習時,建立數學小組,督促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在小組數學比賽中展示自己的優點,補足自己的劣勢。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為學生之間交流數學、探討數學提供了機會,從而產生不同的觀點,分析出更多的解決問題辦法。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經驗、思想能力不同,學生可以在小組學習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有利于提高學校的數學教學水平。例如在開展“分數”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問“什么是分數,什么是分母”組織學生在小組討論,從而得出答案。教師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為學生樹立合作意識,樹立團體榮辱感,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數學成績的進步與提高,使學生深度學習小學數學。
2.開展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探究活動對小學教學深度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中,要多多開展實踐教學,在實際中開展探究性的數學活動。開展探究活動,極大的調動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參與性,從而培養小學生的綜合時間能力,促進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提高。在教學中,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程產生積極性,而且能夠使學生由被動接收知識的位置轉變為主動學習知識。例如,教師在講授“圓柱與圓錐”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圓柱與圓錐的模型,引導學生利用紙片、膠帶自己制作圓柱與圓錐,然后通過自己制作的圓柱與圓錐探究此次教學的教學目標。學生自己動手的探究活動,對學生記憶理解課程內容有很大的幫助,也使小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獲得很大的提高,而且使小學數學課堂增添歡樂,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課堂,樹立了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有效推進數學知識深度學習的開展。
(三)整合數學知識,發揮學生自主性
1.在新知識中體現舊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是在課堂上進行講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雖然教師可以最高速度的提高教學內容的進度,完成教學目標。但是這種方式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只存在表面,不能夠更深層次的學習,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記憶舊知識,阻礙了學生發揮學習自主性,降低了學習數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中,將新知識與舊知識串聯,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能夠有效運用舊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例如在進行“分數除法”時,教師可以由除法引出分數除法,引導學生思考與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并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從而開展數學教學。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不僅鞏固復習的舊知識,而且使學生有了新知識的基礎,對新知識更容易理解,有利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鞏固記憶,有效促進新知識教學的開展,為深度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聯結數學知識,培養學生應用能力
在數學學習中,知識點之間不是獨立存在的,數學教材的知識點之間存在相關關聯的關系。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注重將數學知識點相關聯,有效開展深度學習。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使小學生在數學作業中能夠應用不同的數學知識點,梳理數學知識點,方便小學生獲得完整的知識梳理體系。例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時,教師可以將三角形與四邊形生動的為學生展現出來,通過圖形特點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形和四邊形,教導學生利用三角形公式計算四邊形面積,充分利用數學中的知識點,聯結數學課本的知識點。聯結數學知識,有利于梳理數學知識點,以便學生更高效的完成數學作業,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推進深度學習的開展。
(四)培養學生能力,激發學生思考
1.鼓勵學生自學,提高學生自主能力
自學能力不僅對于英語來說是很好的學習能力,對于數學來說更是相當重要的學習能力。小學階段的小學生正處于散發思維、鍛煉腦力的關鍵階段,教師不光要重視學生對數學課本知識的學習,還要重視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正確快速的掌握基礎知識,而且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在課堂之外要從分挖掘數學教材中的有利資源,總結多種不同的學習方法,培養小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鍛煉小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以及創造能力。例如,在開展“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時,教師應該要求小學生通過觀察課本例題思考多位數乘一位數與表內乘法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在學生了解了淺顯的數學內容之后,提出問題由教師進行深度知識講解,對學生深刻理解數學內容有重要的幫助。通過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的思考意識,有利于小學數學開展深度學習的實施。
2.鼓勵學生提問,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最關鍵的教學方式是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質疑,鼓勵學生在課堂中不懂就問,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掌握。小學生主動提問數學問題,有助于加強師生互動,從而建設交流互動式的數學課堂。比如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預習,然后自主提出數學問題進行回答,提高學生自問自答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提,不僅能夠使教師充分了解到學生學習的弱點并在教學中強化該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并提出幾個有關小數的問題在課堂為同學進行解答,如此一來,不僅培養了小學生的疑問能力,深化了小學生對數學專業術語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為開展深度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四、總結
由此可知,小學教學開展深度學習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深度學習不僅對小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大的積極意義。同時,小學數學教學中滲入深度學習,對教師是一種挑戰,加強教師對數學知識的講解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質量,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風氣,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有效提高,促使小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歡. 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33(06):164-165+168.
[2]夏曙云.深度學習 更好成長——指向學生良好發展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研究[J].華夏教師,2020(21):36-37.
[3]彭國慶.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實施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0(17):56-58.
[4]先莉.簡議小學數學深度學習及其實踐操作[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