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勒格爾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愈發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創設多元化、豐富化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思考和分析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著積極作用。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展開相關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情境;策略;分析
在小學教育階段,數學是一門圍繞解決問題展開教學的學科,學生只有發現問題,運用所學的理論去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情境中保持思維的活躍性,體會數學學科的學習樂趣。
1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問題
1.1教師存在認知偏差
小學數學教師對問題情境的創設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成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將提問等同于問題情境創設,教師在課中對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提問,便誤認為完成了問題情境的創設,但是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都是以“是不是”“對不對”作為回答,很難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深入性思考。二是將問題情境片面地理解為導入情境,情境創設有很多種,問題情境只是其中的一種,很多教師在新課導入中運用了生活情境導入、多媒體情境導入等,卻忽視了問題情境的創設。
1.2問題情境流于形式
在小學數學課中運用問題情境,無異于為課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是部分教師長期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具體運用中仍然以滿堂灌式教學手段為主,誤認為只有傳統教學模式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只在特定的公開課中才會使用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得問題情境流于形式。這樣一來,學生便無法體驗到問題情境教學的樂趣,自然也無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除此之外,部分教師在創設問題時脫離了教學目標,沒有切實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學情,所創設的問題情境很難使學生獲取到相應的數學知識。
2小學數學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的原則
2.1誘發性原則
小學數學課堂創設問題過程中,首當其沖的是,教師在創設情境需要遵循誘發性原則,以此來確保所創設的情境可以激活學生的知識認知,在學生心里埋下懸念的種子,從根本上激活學生的探知欲,激發學生思維沖突。調查發現,教師創造的情境懸念越深,學生的參與興趣越高,對問題的探究也會更積極,因此,數學教師要注意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內在銜接,運用舊知識誘發學生思考,對新知識實現啟發,有針對性的展開問題情境教學。
2.2適度性原則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時,應該根據既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設計情境,將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與情境聯系起來,確保問題情境的適度性,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情境創設的頻次,根據教學內容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情境教學方法,并不是所有的數學知識教學都適用,有的課程更適合運用探究情境和生活情境;二是注意情境創設的難易程度,如果創設的問題情境過于困難,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反之問題太簡單,則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要注意問題情境創設的適度性。
3小學數學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
3.1從興趣入手,創設問題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問題情境感興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基于此,教師可以調查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將興趣與數學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性探究。比如小學生對手工和美術有著很強的興趣,在學習“認識時間”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繪制、剪裁、制作時鐘,然后在動手制作過程中提問學生“時鐘為什么是順時針轉的?”“鐘表為什么有12個大格呢?代表了什么?”讓學生邊動手邊研究,促使他們對新知識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梳理新知識框架,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力和認知力。
3.2借助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小學生年紀小,普遍愛聽故事,教師可以借助故事創設問題情境,很多故事都折射出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并且蘊含了數學思想,可以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認識“圓”時,教師可以導入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一是可以通過口述的方式創造濃厚的故事氛圍,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是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與祖沖之有關的動畫片,創設直觀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對圓周率的發展史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對學生提問“大家知道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幾位呢?”“大家知道什么是割圓術?”將學生帶入到故事問題情境中,讓學生結合故事情境,對圓周率進行新的研究,這樣既能提升課堂趣味性,又能讓學生感知數學知識的魅力。
3.3利用生活場景,創設問題情境
在小學數學課堂創設問題情境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融入“生活即教育”理念,利用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透過現象去挖掘存在的數學本質,以此來達到生活問題情境創設的目的,構建高效化數學課堂,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例如在學習“負數”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大杯子的冰塊,然后將溫度計放進去,讓學生觀察水印的變化,當溫度低于零攝氏度時,導入負數概念,通過常見的生活現象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再例如“位置與方向”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校的俯瞰圖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出來,學生對校園建筑的分布已經銘記在心,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圖書館的西側是哪一棟教學樓呢?”“門衛室在校門的哪個方向?”將生活情境與問題情境有效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回答積極性,強化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有著深遠影響,教師需要正視當前問題情景創設的不足,遵循誘發性和適度性原則,從學生興趣入手,借助故事和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個人數學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郭成, 陳紅. 試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有效策略[J]. 課程.教材.教法,1999(09):5.
[2]劉銳. 試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有效策略[J]. 教育, 2016(07):30-30.
[3]姚文芳.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教育(文摘版):146-146.
[4]潘紅玲.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 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