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城市化進程顯著提速。為滿足城市經濟發展需求,各地區市政公路工程項目總量顯著增加。與此同時,部分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期間未采取嚴格的質量管理控制措施,路面路基施工質量不達標,導致工程投入使用后產生路面下沉、開裂、變形等問題,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為確保市政公路工程質量,相關人員需重點加強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并制定完善的質量控制措施。
關鍵詞:市政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質量控制
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促進經濟發展,各地區市政公路工程開工建設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同時,部分地區開展市政公路工程建設期間存在技術水平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進而導致工程投入使用后產生多種問題,嚴重影響交通安全。本文總結分析市政公路工程常見質量問題,研究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并分析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以此來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一、市政公路工程常見質量問題
(一)路面開裂
市政公路工程投入使用后極易產生路面開裂,此類問題可導致路面使用性能下降,并可影響路面美觀度,如路面開裂嚴重則可影響道路交通安全。同時,路面開裂后,雨水可經由開裂部位滲透至路基內部,導致市政公路基底層含水量顯著升高,誘發基底層軟化,使公路交通承載能力持續降低,極易引發公路坍塌的安全事故[1]。
(二)路面沉陷
大部分市政公路工期較短,路基自然沉降不充分,投入使用后極易產生路面沉陷。同時,部分市政公路工程受到所在地區土壤含水量偏高、碾壓等施工環節操作不當、施工材料質量不達標等因素影響,也可產生路面沉陷[2]。
(三)側向路面形變
現階段,大部分市政公路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如外界環境溫度偏高則可導致瀝青軟化,車輛行駛過程中對軟化的瀝青持續碾壓,導致瀝青產生形變,甚至產車轍,使路面平整度顯著降低,嚴重影響行車安全。
二、市政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
(一)施工前期準備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前,工程技術人員需妥善完成基準放樣、地基測量等準備工作,并采用水準儀、全站儀等測量設備確定開挖及中心線位置、填土方總量。同時,需通過相關儀器測定目標區域高程、高樁、轉角點等數據與設計方案是否存在誤差,確認誤差處于允許范圍方可開展后續施工。另外,施工前需妥善處理施工場地,清除場地內雜物與積水[3]。土路基施工期間,可在施工場地兩側設置梯形邊溝排水,將積水引入低洼區域。完成排水后需進行現場采樣,測定樣本的含水量,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開展后續施工。
(二)路基施工技術
市政公路路基施工期間,施工人員需設計要求完成土石方調配,以降低運輸成本。不同區段路基施工期間需利用開挖的高質量的填料完成回填,如填土總量無法滿足工程建設需求,施工人員可靈活采用借土填方的操作模式。同時,市政公路工程開展挖方施工期間,需采用挖掘機完成路基開挖,并安排具有自卸功能的車輛運輸土方。如土石方可正常使用,建議就近攤鋪即可,無法使用的土石方需運輸至特定區域集中處理[4]。開展路基填方施工期間,需利用推土機實施攤鋪,配合采用平地機平整路基,完成上述施工環節后采用振動壓路機壓實。路基施工期間,相同水平層路基需利用同種填料實施填方,單層松鋪厚度需控制在30cm內,且需分層實施壓實。為確保路基施工質量,需在壓實后采用相關設備測定壓實密度,確保30cm內路基壓實密度超95%。
(三)封層與透層施工技術
開展封層與透層施工前需封閉交通,徹底清除基層土砂、浮灰等污物,且需對路緣石等構筑物采取適宜的保護措施,確保施工順利完成。封層與透層施工期間,施工人員需將預先調配的乳化瀝青均勻涂布于基層表面,完成操作后于瀝青表面撒布適量粗砂或石屑。另外,封層施工前需確保各批次混合料具有合理的級配,施工溫度不得低于10℃,結合路面寬度確定攤鋪幅數。封層期間,封層車經由行車方向起點勻速前進,可將前進速率設定為20米/分鐘[5]。攤鋪期間需確保混合料攤鋪厚度均勻,如產生局部攤鋪缺陷需及時人工處理。封層車完成攤鋪施工后,施工人員需妥善清理攤鋪槽,并妥善養護封層。
(四)瀝青面施工技術
瀝青面施工前,施工人員需詳細檢查基層平整度、壓實度及高程是否符合要求,觀察基層是否存在裂縫,妥善清洗基層,去除雜質與污染物。瀝青面施工期間可采用間歇性拌和站完成混合料生產,拌和期間需嚴格控制溫度及拌和時間,避免瀝青產花白等問題。采用具有自卸功能的車輛運輸混合料,車輛接料期間需前后方向小幅度行駛,以預防混合料產生離析等問題。車輛達到攤鋪區域后應與攤鋪機保持10-30cm距離,攤鋪機推動車輛前行,勻速完成混合料攤鋪。如施工區域半徑過小,攤鋪機無法展開作業,可采用人工攤鋪模式同步完成攤鋪與刮平。完成攤鋪后,施工人員需第一時間進行碾壓成型處理,通過初壓、復壓、終壓等環節完成碾壓,其中初壓多采用靜態碾壓模式,經由雙側朝向中心部位實施碾壓,操作中不得隨意更換路線或剎車。復壓主要采用振動碾壓方式,可將振動頻率設定為40Hz,振動幅度設定為0.6mm。終壓階段需采用雙輪鋼痛壓路機進行碾壓,以確保碾壓效果[6]。
三、市政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一)構建完善的質量控制系統,實施全程質量控制
為確保市政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質量,相關單位需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系統,調整相關管理制度,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并以項目經理為質量總負責人,構建各個施工工序質量控制責任制,完成每一工序施工后均需進行質量檢查,確認質量合格后方可開展后續施工。
(二)控制原材料質量
原材料質量可對市政公路工程質量產生直接影響,為此相關單位需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選擇質量達標的原材料。如高溫地區建議選擇具有耐高溫性能的原材料,寒冷地區需選擇耐寒原材料,各類施工材料進場前均需進行質量檢驗,重點評估集料的集配是否達標,以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要求。
(三)控制拌運輸質量及壓實質量
市政公路施工期間,混凝土拌和為重點環節,為此需加強質量控制,確保材料配比符合要求,適當延長拌和時間,以確保混合料拌和均勻。瀝青等混合料需加熱處理,為此需嚴格控制加熱溫度及加熱時間,以避免材料性質異常改變。拌和結束后需對自卸車實施卸料處理,操作中需避免攤鋪機與拌和設備碰撞,確保集料勻速進入車廂周邊,使促骨料處于外周,細集料處于中心區域,以減少水分流失,確保路面強度達標。壓實期間需妥善完成初壓、復壓、終壓,將壓路機形式速率控制為5km/h,由低至高完成碾壓,并確保壓實度符合要求。
結語:
路基路面施工是市政公路工程建設的重點環節,為此相關單位需加強相關技術研究,并強化質量控制管理,確保各個施工環節規范有序開展,以促進工程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徽,賈宜斌,郭志堅,等. 市政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成本管理與控制[J]. 工程與建設,2021,35(4):861-862.
[2] 侯青松. 市政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現場試驗檢測技術[J]. 居業,2021(8):63-64.
[3] 楊勇. 市政公路工程項目中的常見病害及治理對策[J]. 城鎮建設,2020(2):170.
[4] 武靜. 市政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質量技術分析要素探索[J]. 建材與裝飾,2020(13):251,254.
[5] 葉炳聰. 市政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難點研究[J]. 智能城市,2021,7(11):145-146.
[6] 李雙江,許丹. 市政公路工程中施工質量的管理措施[J]. 建材與裝飾,2017(22):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