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雙循環”背景下推動我國對外貿易和產業升級研究

2022-04-11 11:32:22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與天津分行聯合課題組
金融與經濟 2022年2期
關鍵詞:產品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與天津分行聯合課題組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2008年之前,全球貿易保持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但全球金融危機后,陷入中低速增長期。2019年,全球貿易增速僅為1.2%,連續四年低于5%。其中,發達國家如歐盟27國的貿易增速只有2.4%,美國更是出現負增長;發展中國家貿易增長遠低于之前的高速增長,中國貿易增速3.4%,而印度、巴西、南非均為負增長。全球經濟發展出現了新變化:一是全球化發展受阻,區域化趨勢明顯,催生了國際經貿新規則的加速重構。歐盟、美國、日本和中國等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加速構建自己的自貿網絡,美墨加三國協定(USMCA)、日本-歐盟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等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將進一步強化北美、歐洲、亞洲三大板塊的區域化屬性,加劇大國博弈和全球貿易秩序變化。二是隨著世界多極化、區域化、分散化發展趨勢,全球供應鏈朝著區域化、次區域化方向發展。制造業“采全球、賣全球”的生產經營模式,其原材料采購、中間產品、最終產品,再到銷售的任何一個環節,只要受到沖擊都會波及整條產業鏈,一些具有國家安全戰略意義的全球供應鏈長度縮短,出現產業鏈本土化趨勢。

中國開放發展面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基于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我國提出“雙循環”發展戰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帶動世界經濟復蘇的同時,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因此,本文通過探討對外貿易與產業升級的關系,結合當前我國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現狀及產生的社會效果,提出在“雙循環”背景下,如何通過對外貿易橋梁作用,實現國內產業升級,進而促進高水平對外貿易的發展。

當前關于對外貿易與產業結構、產業升級的探討分為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兩部分。理論探討有四方面的主要觀點:一是產業結構決定貿易結構,而貿易結構優化反過來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兩者之間是互動升級的關系,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產業結構與對外貿易結構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二是從馬克思主義國際經濟學理論出發,從靜態看,生產是第一性的,它決定了分配、交換和消費,國際貿易屬于交換環節,因此產業結構決定貿易結構;從動態看,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具有互動效應。三是在經濟系統中各種內外部因素的作用下,產業結構從生產效率低的形態向生產效率高的形態不斷演變的過程或趨勢就是升級(方岳,2011)。四是比較優勢只有轉化為競爭優勢,才能有效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傳統的比較優勢只能出口低附加值的產品,極易導致一國在國際貿易中陷入“比較優勢陷阱”(駱革新,2021),只有利用產業政策支持培育潛在的比較優勢,獲得競爭優勢,才能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林毅夫,2002)。

實證分析有四方面的主要觀點:一是外貿發展與產業升級的探討。Hausmann&Klinger(2007)實證結論認為,產業升級的內涵是特定產品在當期不具有國際優勢,在下一期轉變為具有國際優勢。孔炯炯(2014)利用我國1991—2010年27個制造業相關數據,實證發現,出口貿易結構對產業結構升級有促進作用。卜偉等(2019)的研究顯示,貨物貿易結構優化有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而服務貿易結構對產業結構升級作用不明顯。江朋濤和劉賽英(2021)基于省際數據,實證得出對外貿易對產業結構升級有促進作用。二是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影響。高越(2003)實證分析了我國1952—2001年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影響,認為對外貿易對第二產業的促進作用最大,對第一產業影響最小,對第三產業影響居中。趙沖和劉向麗(2010)利用計量方法得出我國對外貿易結構變動與產業結構變動基本一致的觀點。三是進出口對產業結構的影響。陳虹(2010)分析發現,進口結構的變化在當期就能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出口結構的變化對產業結構優化的作用則滯后。陳晉玲(2015)對我國1980—2012年的進出口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變化之間的效應進行測度,結論是進口貿易結構變化對產業結構的促進作用大于出口。四是對外貿易細分市場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李榮林和姜茜(2010)采用多種檢驗方法實證分析了對外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關系,認為對外貿易結構對產業結構的作用較大,且進口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大于出口,資源密集型產業與對外貿易和產業結構的相關性不高。孫曉華和王昀(2013)基于半對數模型和結構效應分析了工業制成品與初級產品兩大類貿易品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帶動作用,發現工業制成品的進出口會降低第一產業比重,提高第二產業比重。

綜上可知,對外貿易與產業結構的關系研究始終是學術界探討的重要議題。梳理現有文獻,可為本文后續研究提供三方面依據。一是一國的對外貿易發展狀態與國內的產業結構息息相關,從靜態看,產業結構決定了對外貿易結構;從動態看,二者相互影響,對外貿易結構可以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從實證結果看,雖然不同國別、不同時期、不同樣本量下的研究結論不盡相同,但有兩方面結論是一致的:對外貿易結構對第二產業結構影響較大;進口貿易結構優化有助于產業結構優化。三是從文獻研究的時間脈絡可以看出,外貿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與不同時期對外開放政策息息相關。對外貿易的繁榮發展,促進了實務界和理論界對外貿領域各細分市場的深入研究。同時,在外貿市場發展推動下,外貿發展政策和開放政策也在不斷優化完善。目前,隨著新時代對外開放政策的推出,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成為時代要求,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結構不斷優化,增長動力不斷轉換,提升了各行各業發展水平。未來一段時期,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不斷推出的條件下,通過對外貿易橋梁作用,產業結構也將會從較低形態向更高更適應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要求的形態轉化,形成共生共榮共促進的發展態勢。

二、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產業結構現狀分析

對外貿易中產業結構的分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商品分類之上。目前國際貿易產品分類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聯合國統計局制訂的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將貿易產品分為10大類89章;另一種是由世界海關組織編制的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HS),包括22大類98章。考慮到研究目的和數據可得性,本文運用國際貿易標準SITC分類法討論對外貿易中密集型產品結構與現狀,運用世界海關HS分類法討論對外貿易中產業結構與現狀。

(一)對外貿易中密集型產品結構與現狀

按照SITC分類法將貿易產品分為資源密集型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資本密集型產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四類。其中,資源密集型產品主要包括動植物產品、礦產品等,產品依托自然資源,未經加工或只經過簡單的初加工;勞動密集型產品主要包括紡織品、塑料品等,勞動力是主要的投入要素;資本密集型產品主要包括化學制品、機械、汽車等運輸設備,產品生產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技術含量介于勞動密集型產品與技術密集型產品之間;技術密集型產品主要包括電信設備及零部件、電氣機械及設備等。

圖2 我國對外貿易中密集型產品進口情況

從總體看,我國四類產品進出口絕對值均顯著增長,增長速度趨勢基本同步。從絕對值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01—2008年,各類型產品進出口絕對值持續上升;第二階段2009—2014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四類產品進口額絕對值大幅下降,隨后2010—2014年,進口額絕對值強勁增長,期間略有起伏;2015—2017年為第三階段,進出口絕對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以礦物產品為代表的資源密集型產品貿易規模下降幅度較大;2018—2020年為第四階段,進出口絕對值呈上升趨勢,但與前期不同的是,以電氣設備與機械器具為主的技術密集型產品貿易規模擴大。

從增長速度看,2001—2020年間,四類產品進出口增速呈現四個波峰、四個波谷,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01—2008年,各種類型產品進出口增長速度呈弧形,前期大幅度上升,后期開始下降;第二階段,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四類產品進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較2008年降低20~70個百分點,2010年又回升至與前期高點基本持平,隨后2011年、2012年呈下降趨勢,增速進入第二個低谷;第三個階段2012—2016年,此次進出口增幅波動較小,上下浮動20個百分點;2017—2020年是第四個階段,特別是2019年后,四類產品的發展趨勢發生了分化,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出口保持正增長,而資源密集型產品進口增速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由正轉負。

從結構看,我國資源密集型產品在總出口額中的占比由2001年的10.92%降至2020年的5.34%,其中,食品及活動物在資源密集型產品出口額占比近半居首,單純直接出口資源的情況逐漸減少。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總出口額中的占比由2001年的45.48%降至2020年的36.44%,在四類總進口額中的占比由2001年的16.33%降至2020年的9.63%,其中,服裝、鞋靴等雜項制品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進口額中的占比均超過六成。資本密集型產品在總出口額中的占比由2001年的15.35%增至2020年的21.08%,在四類總進口額中的占比由2001年的33.85%降至2020年的23.87%,其中,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為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和進口核心。技術密集型產品在總出口額中的占比由2001年的28.25%增至2020年的37.14%,在四類總進口額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左右,其中,電力機械、裝置、器具及其電氣零件在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和進口中占比突出。

圖3 我國對外貿易中密集型產品出口情況

從貿易差額看,2001—2020年,我國資源密集型產品常年保持貿易逆差,資本密集型產品在2013年前為逆差,后轉為順差,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品常年保持貿易順差。

我國資源密集型產品貿易差額一直為負,主要來自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和礦物燃料等。盡管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四類產品中占比不斷下降,但絕對值在不斷增長,貢獻了大部分的貿易盈余,主要來自制成品和雜項制品。資本密集型產品貿易差額在2013年之前一直是逆差,之后轉順差,盈余主要來自鋼鐵、動力機械及設備和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我國技術密集型產品一直保持順差,盈余主要來自辦公用設備和電信設備。

(二)對外貿易中產業結構與現狀

以HS編碼進行對外貿易產業分類,分為22類。圖4顯示,2005—2020年,我國始終是以機械器具業、紡織品業、精密儀器業、雜項制品業和賤金屬業為前五大出口產業。2020年,五類產業占比分別為42.53%、10.38%、7.40%、7.37%和6.52%。分階段看,2005—2008年為第一階段,各產業出口規模高速增長,機械器具業出口規模遙遙領先。2008年達到峰值后全部直轉而下,在2009年跌入低谷,隨后緩慢回升;規模與增速波動平緩,進入第二階段;到2016年,進入第三階段后,精密儀器業的出口規模和增速持續上升,到2020年出口額已居第三位。在整個發展階段中,機械器具業的出口規模始終高于其他產業,占總出口的比重持續超過40%,是我國對外貿易中最核心的出口產業。

圖4 2005—2020年前五大出口產業規模趨勢

圖5顯示,2005—2020年,我國始終是以機械器具業、礦產品業、化學工業產品業、賤金屬業和運輸設備業為前五大進口產業。2020年,五類產業進口占比分別為37.86%、23.23%、7.69%、6.03%、4.42%。分階段看,第一階段2005—2008年,機械器具業和礦產品業的進口規模高漲,但2009年雙雙掉入谷底;自2009年起的第二階段中,礦產品業波動劇烈,其他產業波動平緩;2016年后為第三階段,各產業第三次表現出增長勢頭,但2020年,各產業增速分化明顯,機械器具業和賤金屬業增長勢頭迅猛,礦產品業、化學工業產品業和運輸設備業轉為負增長。縱覽整個發展階段,機械器具業進口規模保持絕對優勢,雖然占比略有走低,但始終高于30%;礦產品業居第二位,增速波動相較機械器具業更為劇烈。

圖5 2005—2020年我國前五大進口產業規模趨勢

貿易差額方面,2001—2020年,我國機械器具業等產業以長期貿易順差為主,礦產品業等產業以長期貿易逆差為主,其余產業在貿易順差、逆差間多次波動。2020年,貿易順差規模前三的產業分別是機械器具業、紡織業、雜項制品業,順差規模逐年擴大;貿易逆差規模前三的分別是礦產品業、植物產品業、動物產品業,逆差規模逐年擴大。分階段看,2001—2006年為第一階段,貿易順差主要來自紡織業和雜項制品業,貿易逆差以礦產品業和精密儀器業為主,2003年后,機械器具業由逆差轉為順差,2005年取代雜項制品業,成為我國第二大順差產業;2006年,步入第二階段,機械器具業反超紡織業成為我國最大順差產業,2020年機械器具業順差規模達到紡織業的1.6倍。貿易逆差格局相對穩定,礦產品業依舊是最主要的逆差產業,而精密儀器業逆差規模有收窄趨勢,2020年較2006年收窄了40%。

(三)結論

通過對外貿易中產業結構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產業現狀表現為規模絕對值高、規模優勢突出、產業發展分化、產品附加值低、發展可持續性差的突出特點,總結為“兩優”“三劣”。

“兩優”為我國對外貿易絕對值高,規模優勢突出。圖6顯示,從總體看,我國進出口絕對值顯著增長,出口規模明顯大于進口規模。具體看,出口側重機械電器、紡織、賤金屬、精密儀器和雜項制品產業,2020年占總出口超七成;進口側重機械器具、礦產品、化學工業產品、賤金屬和運輸設備業,2020年占總進口近8成。我國參與國際貿易多以“量”取勝,這既是未來發展的優勢,也是劣勢。優勢在于龐大的對外貿易體量,扎實地奠定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產業基礎,其所輻射出的規模優勢,為更好更快地參與對外交往、國際貿易、國家間友好往來等提供強大支撐;機械器具等行業所帶來的龐大順差規模,一方面促進了行業規模經濟,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外溢實現技術升級。

圖6 2005—2020年我國進出口規模趨勢

“三劣”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產業發展水平分化,不同密集型產品的貿易差額凸顯“兩逆差、兩順差”分化特征。勞動密集型產品逐步讓出其高貿易占比地位,出口更側重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更側重資源密集型產品,而技術密集型產品貿易占比保持相對均衡。貿易順差為勞動、技術密集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品依然是我國主要的創匯來源。雖然部分高端制造業已顯示出比較優勢,但離形成規模優勢、競爭優勢相差甚遠。貿易逆差以資源、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代表,再次印證了我國經濟增長的高能耗特征,以及我國制造業技術水平有待提高,高技術含量產品仍依賴進口的現狀。

二是貿易產品附加值低,仍處全球產業鏈中下游環節。我國出口產業中,雖然技術密集型的精密儀器業增長較快,但紡織品業、雜項制品業、機械器具業、賤金屬業仍然是出口的主要產業,較為依賴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態勢變化不大。低附加值產品在國際市場受干擾大,出口增速波動大。盡管國內高技術含量產品自給能力不斷提高,機械器具產業多表現出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特征,但我國實際上多是以加工、組裝的方式融入產業鏈,進口的礦石等原材料正是為此類產業活動提供了資源支撐。電力機械、裝置、器具及其電氣零件等特色品類的高技術含量產品仍然嚴重依賴進口,自主創新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三是我國目前除機械器具外,尚無其他足以支撐對外貿易的支柱產業。產業分析顯示,機械器具在我國貿易活動中占據壟斷地位。但要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內涵之一就是要實現多領域高質量的開放,要在培育、優化機械器具產業發展的基礎上,著力打造對外貿易發展第二、第三增長極。如2020年精密儀器、車輛與航空器在總出口中占比分別為7.40%和4.08%,排名第4和第7位,具有發展潛能。需著力打造多增長極優勢,才能在當前國際貿易環境變動頻繁、狀況未知的情況下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國際優勢地位。

三、我國對外貿易的產業結構進一步拓展評價

(一)對外貿易對國民經濟發展貢獻情況分析

本文基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投入產出表,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法,分析我國主要進口產業的分配方向以及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情況。表1顯示了2018年我國主要進口產業的產品資源投向情況,為便于清晰展示,在42個國民經濟部門的中間使用環節中,表1僅列出了每類產業的前三大產品資源使用方。

表1 2018年我國主要進口產業的投向情況(%)

表1顯示我國對外貿易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進口依賴度高、提升消費升級能力弱、產業層級不高的三大特點。一是進口依賴度高。我國前四大進口產業分別有超過半數的產品資源集中于某一特定行業或領域,產品資源提供方與使用方之間的行業關聯屬性凸顯。50.67%的機械器具業投向于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行業,73.10%的礦產品業投向于石油、煉焦產品和核燃料加工品行業等。可見,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五大重要產業對進口依賴程度非常高。

二是提升消費升級能力弱。我國前五大進口產業對消費投資的支撐力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運輸設備、化學工業產品、機械器具、賤金屬和礦產品,對于提升消費水平、提高投資效率作用有限。運輸設備業是對消費投資支撐力度最大的行業,分別有22.59%和31.55%的產品資源投向于消費活動與固定資本使用,這與運輸設備業中車輛、航空器、船舶可直接用于消費投資的產品屬性密切相關。相比之下,礦產品業、賤金屬業更多的是分配給金屬制品等工業行業作為中間投入,用于最終使用的比重不足10%,無法滿足生產、消費、交換、分配多個環節的社會需求。

三是行業發展層級不高。數量上,42個國民經濟部門中,我國前五大進口產業僅有力支撐了13個行業的發展,行業數量僅占三成。類別上,支撐行業多為化學產品、石油、煉焦產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等產業鏈價值低端行業以及燃氣生產和供應、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等僅滿足生活最基本需求行業,而對可以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的住宿和餐飲行業,投資需求的金融行業,以及產業鏈價值高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行業等的支持力度微乎其微。可見,對外貿易,特別是進口貿易帶動我國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潛力尚未充分顯現。

(二)對外貿易國特點分析

我國的主要出口伙伴國是歐盟、美國及東盟(見圖7),主要進口伙伴國是東盟、歐盟、日本及韓國(見圖8)。

圖7 我國對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情況

圖8 我國對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進口情況

從出口國看,歐盟、美國、東盟是我國主要出口地區,出口集中度高。2016—2020年,我國對歐盟、東盟的出口規模持續攀升,對美國的出口規模在2018年達到最高點,2019年略微下降,2020年重新回升。機械器具和電氣設備是我國對以上三地區的核心出口產品,出口至美國的規模超2000億美元,出口至英國、德國、越南、馬來西亞的規模均超百億美元。

從進口國看,東盟、歐盟是我國主要進口地區,進口產業差異化明顯。2016—2020年,我國對東盟、歐盟的進口規模逐年攀升;對美國的進口規模較低,不及日本、韓國,在2019年下跌后,2020年略有回升。進口自東盟的產品多為礦物等資源密集型產品,進口自歐盟和美國的多為車輛、精密儀器等高附加值產品。

我國對日本、韓國、非洲、澳大利亞表現為明顯的貿易逆差。從規模波動看,2016—2020年,我國對日本、韓國、非洲、澳大利亞的出口波動平緩,進口波動劇烈;從產品看,出口仍是以機械器具和電氣設備為主,對非洲還包括家具等低端制造產品;進口以日本、韓國的精密儀器和車輛等技術密集型產品以及非洲的礦砂、珠寶、鋼鐵等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

(三)對外貿易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效果分析

將我國31個省份(不含港澳臺)按照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個地區進行劃分,根據我國對外貿易收發貨人注冊地口徑,列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我國四個地區進出口貿易情況,并結合地區生產總值,測算出四個地區的對外貿易依存度。

圖9、圖10、圖11顯示,我國不同地區對外貿易發展非常不均衡,東部地區對外貿易規模優勢突出,外貿依存度較高,中西部外貿發展緩慢提升,東北地區外貿規模雖觸底反彈,但依存度持續走低。東部地區進出口規模占全國八成左右,外貿依存度雖由2018年的52.48%小幅降至2020年的48.59%,但仍表現出經濟發展對外貿的強烈依賴。中西部地區進出口規模占全國不足二成,2020年外貿依存度分別為12.06%和13.82%。東北地區進出口占全國比重不足5%,2020年外貿依存度為18.29%。

圖1 對外貿易對產業升級的直接、間接影響渠道

圖9 我國不同地區進口規模占全國比重情況

圖10 我國不同地區出口規模占全國比重情況

圖11 我國不同地區外貿依存度

可見,對外貿易的發展在東部地區促進經濟增長作用顯而易見,但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對外貿易發展水平偏低,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的作用不足。

(四)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社會效果特點分析

從產品貢獻率、國別進出口、國內地區差異分析看,我國對外貿易活動表現出互補性、政治性、低端性及地區不均衡性四大特點。一是我國貿易活動具有明顯的要素稟賦互補特征。2016—2020年,我國出口環節嚴重依賴以機械器具和電氣設備為主的制造業,進口則根據對方稟賦優勢,對歐盟、美國、日本、韓國偏重進口高端制造產品,對東盟、非洲偏重進口資源材料。這與我國資本密集型產業蓬勃發展、制造業大國地位的建立,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的資本、技術要素稟賦優勢,東盟、非洲的資源要素稟賦優勢密不可分。二是對非貿易活動具有鮮明政治導向。20世紀中后期開始,我國持續加大援非力度,提供工業技術與設備,出口大量電機、家具等制造產品,促進了非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三是我國仍處于產業鏈價值中下游位置。2016—2020年,我國雖然相較東盟、非洲具有更高的產業鏈價值地位,但是相比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的車輛、精密儀器等高端制造優勢產業,我國產業仍明顯落后,低端性凸顯。四是地區不均衡性明顯。從地區對外貿易進出口規模和對外貿易依存度可以看出,國內經濟發展不均衡與對外貿易發展不均衡密切相關,對外貿易結構與發展水平受國內經濟結構與發展水平的影響較大。

分析我國對外貿易與產業結構現狀變化,可以看出對外開放實現了較好的政策效果。但是,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世界各國經濟低速增長,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現有對外貿易模式已經無法支持我國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是要實現產業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機械器具和電氣設備雖是我國具有絕對優勢的對外貿易產品,但在國際市場上沒有享有高附加值的絕對領先地位,在國內也無法提升生產、交換、消費、分配多個環節的社會需求;家具、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相比歐盟、日本、韓國的車輛、美國的精密儀器,發展層級明顯較低。通過貿易產品帶動經濟全要素整體流動還有一定距離。因此,從產業的范圍、領域、層次多方面看,我國當前的對外貿易發展情況不可持續,亟需深化改革促進發展。

四、“雙循環”背景下我國內外經濟發展路徑選擇與對策建議

從我國對外貿易和產業結構現狀及社會效果情況看,路徑選擇如下:一是通過產業升級促進我國對外貿易水平提升。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暢通國內大循環,優化國內供需結構。進一步細化產品生產工序,提高現有產品生產效率從而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合理調整我國產品結構,針對性地實現產品升級,使我國主要貿易產品跨越到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生產序列,帶動產業升級,再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之下,優化提升國際市場對我國產業需求,推動我國躍升至全球產業鏈中高端地位。二是通過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對外貿易服務能力,帶動國內產業升級。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推動服務領域對外開放,深入開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創新,破除跨境交付、境外消費、技術標準、資格要求等服務貿易模式下存在的各種壁壘,促進外貿創新發展。加快推動對外貿易新業態發展,以此推動我國產業升級,提升我國國際分工優勢地位。通過提高國內產業關聯程度,打通產業壁壘,推動國內相關產業聯合發展,觸發生產方式轉變與產品質量提升,實現產業升級。逐步將我國優勢要素從資源、勞動密集序列切換到資本、技術密集序列上來,避免因未來勞動要素稟賦優勢缺失而降低甚至喪失國際分工優勢地位的局面,支持我國對外貿易實現長期穩定的高質量發展。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建議:一是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實現對外貿易與產業結構相互促進的正向反饋機制。目前看,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然保持強大的競爭力,某些資本密集型產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且發展態勢良好,我國對外貿易完成了“鋪攤子”的過程,但這種高能耗特點與當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符。下一步,我國應著力調整產業結構,保持與提升現有優勢產業水平,實現東中西地域范圍互補,一、二、三產業互動,投資消費相互促進,新舊產能轉化。做好區域間分工協作,從大國經濟地理空間調配東中西、南北資源,實現產業鏈、價值鏈跨區域重組,打造內循環背景下大國國內產業分工布局網絡。補齊短板,以產業結構的調整帶動貿易結構的改善,又以貿易結構的改善鞏固與提高產業結構層次,以此形成相互促進、螺旋式上升的良好態勢。二是內外兼修,內外平衡,促進雙循環發展。內循環是外循環的基礎,只有內循環發展壯大才會為外循環提供有力支撐。搞好國內大循環,首要是啟動內需,激活投資與消費。應進一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解決居民的后顧之憂。進一步提升改善消費環境,對消費領域的小商戶提供必要支持。平衡好國內產品與進口產品,豐富消費產品及層次,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此外,應繼續優化提升國內產業結構,以此推動貿易結構改善。運用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降低高能耗、高污染以及純粹的資源出口型產業的比重,提高中高技術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注重國內產業鏈的整合和升級,充分利用我國各地區發展的多元化特征和不同梯度狀態,注重主體功能區建設。實施產品內分工的進口替代戰略,集中力量培養一批能夠勝任高端中間產品生產的國內企業,逐漸替代對日本、韓國等國高端中間產品的依賴,推動貿易結構升級。三是注重科技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外循環高水平發展。在當前我國外貿達到一定規模和水平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外貿發展層次關鍵在于創新。以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深刻改變著傳統的生產制造模式和商業組織模式,電子商務及跨境貿易等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為我國外循環發展注入新動能。應對比我國在外貿高端制造領域的短板,科技創新突破瓶頸,將外貿增長動力由低成本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政府層面,應加大對科學研究的投入力度,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鼓勵企業搭建自主創新技術平臺,建設企業自主品牌,實現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企業轉型方面,注重低碳技術在外貿領域的應用,支持企業對現有產業進行節能減排改造,擴大節能減排產品出口,爭取用較短時間實現外貿增量向中低碳貿易為主轉變。

猜你喜歡
產品
好產品,可持續
現代裝飾(2022年4期)2022-08-31 01:39:32
從靈感出發,邂逅好產品
現代裝飾(2022年3期)2022-07-05 05:55:06
新產品
“三無”產品
快樂語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8:46
OPPO:堅守本分,將產品做到極致
金橋(2021年4期)2021-05-21 08:19:22
”這些產品,我不打算回購。
中國化妝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0
拒絕平凡,如何讓你的產品變“有趣”?
中國化妝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32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3:50
golo6可以聽的OBD產品
新產品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97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产在线日本| 亚洲无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无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级|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欧美视频二区| 日本午夜影院|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久久中文电影|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亚洲丝袜第一页|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制服丝袜一区|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亚洲婷婷丁香|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18p|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青青操国产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 日韩资源站|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国产|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综合色在线|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αv毛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欧美69视频在线| 欧美国产视频| 99精品视频播放|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精品国产女同疯狂摩擦2|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九九热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欧美|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啪啪永久免费av|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色婷婷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