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瑜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大潮下,諸多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被發掘,多媒體、微課、電子白板等工具被運用到教學中,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講述繪本,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教師可呈現文字、圖畫,增強幼兒的視覺體驗感,豐富閱讀內容,還能吸引幼兒注意力,創造良好的閱讀教學環境。基于此,本文基于信息技術環境,探討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繪本閱讀;策略
在教育信息化發展視域下,越來越多新穎的教學形式出現在教師眼前,吸引著諸多受教育者的眼球,幼兒教育中也是如此。當前,繪本憑借多變的動畫形象,獲得幼兒的喜愛,在融入信息技術后,有趣的音頻、視頻,更激發了幼兒主動閱讀、表達的欲望,為幼兒智力、思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資源。通過構建信息技術閱讀環境,教師可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引導幼兒感知、理解事物,降低抽象知識的理解難度。因此,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主動走出傳統教育“圈”,運用信息技術創新繪本教學形式,打造更加形象、直觀的繪本閱讀氛圍,幫助幼兒輕松地理解閱讀內容。
一、綜合運用教育技術,激發閱讀興趣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將多種技術手段用于教學導入,通過同時呈現動畫、圖片和聲音,使幼兒將注意力轉移至繪本上,產生對繪本內容的好奇心。具體而言,在導入過程中,教師可選用教學白板、微課,通過放大、拉伸繪本故事情節,讓幼兒直觀地接觸故事人物,引導預測后續的繪本情節。通過采用設置懸念的導入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幼兒閱讀興趣。同時,教師可只選取繪本中某個人物的聲音,引導幼兒們專心地聆聽聲音,讓大家根據聲音特色猜測聲音的擁有者。在幼兒正確猜出后,教師可進一步布置猜情節的問題,組織幼兒討論繪本內容。此外,教師可運用視頻動畫展現內容,激發幼兒探索繪本故事的動力,使其主動與其他同伴交流,主動想象和閱讀。
二、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培養閱讀能力
為提高幼兒閱讀繪本的能力,教師應重點培養其自主閱讀習慣和能力。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教師可打造小繪本資源,讓幼兒一邊閱讀,一邊分享,培養其語感,也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教會幼兒正確閱讀的坐姿。同時,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幼兒使用信息技術,憑借自身利用發現、解決問題。具體而言,在選取優質的繪本讀物后,教師可利用工具掃描制作小繪本,向幼兒發放,組織大家進行自主閱讀。在閱讀時,教師可提示幼兒尋求同伴幫助,共同解決生詞問題,也可直接詢問教師,教師要利用繪本插圖設置引導問題,讓幼兒猜測和理解詞義。再者,教師可一邊引導幼兒閱讀繪本,一邊慢放繪本音頻,將沉默的繪本情節轉化為有聲故事,吸引幼兒調集各個感官,主動提升自身語感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功能,組織幼兒互動
由于幼兒缺乏一定生活經驗,很難理解和認知抽象性強的知識,而繪本以簡潔的語言敘述故事,十分有助于幼兒啟蒙。因此,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前,教師要反復地研究繪本的價值,根據信息技術的教學特點,探索更多有益于幼兒理解和掌握的教學方法。在解析繪本閱讀內容前,教師可根據繪本故事開發信息技術的功能,借此構建多元、多維互動模式,為幼兒之間對話、幼兒與教師溝通創造條件,引起幼兒與繪本的共鳴,使其專注地了解繪本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憑借信息技術工具的可操作性,教師可引導幼兒結合繪本參與繪畫活動,讓大家根據所看、所想,將腦海中的事物描繪在白板上。在繪畫的同時,教師可發揮白板功能優勢,通過點擊編輯、截圖,增強繪本閱讀對幼兒的吸引力。例如,在講解《門前的小河》繪本時,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放大功能,引導幼兒觀看小河狀態、小河周邊的環境,帶給幼兒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其自主融入自然和生命世界中,主動進行模仿和描繪。
四、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增強閱讀體驗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諸多幼兒往往很難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為增強幼兒的閱讀體驗感,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讓幼兒體驗不同閱讀方式。例如,在鑒賞和閱讀繪本時,教師可示范如何運用信息技術翻頁瀏覽,讓幼兒獲得便捷化的閱讀體驗,也可根據幼兒注意力,靈活把控敘事節奏、敘事結構,在教師調整的過程中,幼兒也能發表內心的想法和意見。此外,教師可運用屏幕錄制、實時控制等功能,一邊翻頁,一邊播放視頻。在這樣豐富的視覺體驗下,幼兒能夠獲得更加生動的閱讀體驗,展現信息技術與繪本閱讀教學融合的價值。
五、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采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繪本閱讀教學,能夠創造立體化、多元化、形象化的閱讀場景,保持繪本對幼兒的吸引力。因此,教師應通過發掘更多實用的信息技術功能,創設多種閱讀場景,打造互動性、體驗感強的繪本教學活動,讓幼兒們一邊感受信息技術的神奇,一邊提升自身語感、培養自身想象力,促進幼兒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翁健宜.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教師,2019(16):121-122.
[2]吳成勇.芻議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主要手段[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