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為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渠道,能夠更好的解決教師教學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幼兒園教師的綜合素養。而本文就從共同愿景的視角,分析了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的現狀,以共同愿景理念為指導,提出了針對現有問題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對幼兒園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共同愿景 幼兒園教師 學習共同體 有效建設
1 共同愿景的概念
所謂的共同愿景,也就是指將一種景象作為組織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作為組織內部成員的共同奮斗方向,是來自于組織內部成員全體發自心底的愿望,能夠將所有的成員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其能夠淡化彼此之間的利益沖突,產生更加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愿景也是研修共同體建立的基石,能充分考慮教師的研修興趣、主動學習的愿望,強調有著不同經歷和實踐智慧的教師實現思維碰撞、智慧交鋒和知識互補,是一個把差異變成合作發展資源的過程。
在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之中,共同愿景的打造需要從教師內心的愿望出發,形成對教師長效的激勵,確保教師能夠將共同愿景作為自身奮斗的方向,強化自身學習力、驅動力。
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之中,共同愿景應該與教師的個人愿景有機融合,個人愿景應在共同愿景之前發展,以融合每一位教師個人愿景的方式,匯聚成為共同愿景,從而使每一個教師都能對學習共同體之中的成員產生一定的認同感,從而讓教師愿意為學習共同體的建設而努力,從而形成共建共享、終身學習的理念。
2 學習共同體構建的理論和內涵
共同體一詞本來是社會學的概念,其內涵在于通過協作的關系,提升組織活動開展的有機性,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要求組織成員有著共同的精神意識、社會屬性、歸屬感和認同感。直到上個世紀初,學習共同體理論才與教師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機融合,認為共同愿景、共同價值觀念和共同目標之下,教師學習共同體才能順利開展,需要遵循每一個教師的特長和實踐經歷,提供良好的教學氛圍,確保學習交流活動的順利開展,才能推動教師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而從教師教育的角度來看,學習共同體的構建主要解決的是幼兒園教學活動開展之中,教師存在的多種教學方面的問題,學習共同體應該構建與共同的學習任務,共同的學習目標之上,成員之間應該以更加民主的狀態開展對話和交流,教師之間也應該形成互利共生的團體,幼兒園教師必須對自己學習共同體成員的身份加以認同,不斷發展自身的能力,并通過成員組建、共同愿景形成、活動改善和優化。
3 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現狀
3.1 缺乏明確的共同愿景
目前很多幼兒園認識到共同愿景在教師團隊學習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共同愿景的建設方式,希望能夠為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設提供明確的方向和指引。然而從實際情況將來看,學習共同體建設和共同愿景建設在我國缺乏先例,很多教師對于學習共同體的認識不足,對于共同愿景的認識也不夠明確,共同體的活動開展缺乏必要的時間資源、物力資源和平臺基礎,這也使很多幼兒園在共同愿景構建之中存在著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問題,大部分幼兒園在幼兒園教師共同愿景建設上僅僅是以簡單的喊口號為主,導致共同愿景的作用和價值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共同愿景存在著意義不明,內涵不清晰的情況,對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設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3.2 個人愿景與共同愿景沒有得到有機融合
共同愿景是從個人愿景之中提煉出來的,學習共同體之中的成員會通過不斷地學習和交流,將個人愿景逐漸引入到共同愿景之中,從而實現個人愿景與共同愿景的有機融合,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幼兒園在共同愿景建設之中,忽視了學習共同體建設的本質要求。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往往是以個人意愿和主導者意志制定共同愿景,忽視了教師自身的想法和內驅力,導致成員對于共同愿景無法認同,難以體現出個人愿景與共同愿景有機融合的特點[1]。
3.3 教師之間缺乏深入交流和溝通的機制
從實際情況來看,幼兒園在學習共同體構建之中,成員知識體系、興趣、信息開放程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學習共同體活動開展之中缺乏深入交流和溝通的機制,大部分教師不明確他人愿景與自身愿景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這也將對共同愿景的形成造成嚴重的阻礙,不利于共同愿景構建作用價值的充分發揮,導致成員之間的觀點和情感難以得到有效的表達和回應,這也將對學習共同體建設水平的提升造成一定的制約。
3.4 學習共同體成員的核心價值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
學習共同體的構建讓不同教師能夠在合作交流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擺脫孤立的學習狀態,構建出跨班級、跨年級、跨園區的教師學習共同體。而在這之中,共同愿景之中的組織價值觀是否一致,也將對學習共同體建設質量造成深遠的影響。如果學習共同體之中缺乏核心價值觀念,那么學習共同體將難以得到定性,無法獲取長期穩定的發展機制,其存在壽命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而從當前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創設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對于學習共同體建設的目標有著不同的想法,很多教師將革新教育理念作為共同體建設的核心價值觀念,有些教師將發展自身專業能力作為核心價值觀念,這也導致在開展學習共同體活動時不同教師有著不同的看法和傾向,這也將無法達到促進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協同提升的預期目的。
4 共同愿景之下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的有效對策
4.1 制定出明確的共同愿景
在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之中,必須建設出明確的共同愿景,讓教師明確參與學習共同體活動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與自身想法有著怎樣的差異性,才能確保教師明確自身參與學習共同體的方式和目標,推動幼兒園學習共同體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從這方面來看,共同愿景的建設應該以幼兒的實際特性為主,將專家培訓、同伴幫助以及教師的個人努力有機結合,擺脫傳統的被動接受的關系,使共同愿景更加具體和明確,讓每一個教師都能明白共同愿景的內涵。
在共同愿景建設之上,幼兒園可以從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解決教師教學實踐問題、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幫助、獲取他人豐富教學經驗以及提升幼兒園教師工作幸福感等多種方面制定明確的共同愿景,這些都是從幼兒園教師基本能力出發,以為教師在共同體活動之中獲取價值感和認同感的角度制定的共同愿景,這也將為共同愿景的制定提供明確的指導作用,在后續共同愿景優化和調整的過程之中,也將起到更加有力的基礎保障。
比如說,在組織美術教學教研的學習共同體時,作為學習共同體組織的構建者,首先應該制定更加完善的教研綱領性的共同愿景,讓全體參與學習共同體的幼兒園教師能夠明確,本次學習共同體的共同愿景為提升美術教學教研能力,強化自身美術素養,確保幼兒園美術教學水平的提升。核心共同愿景的制定必須符合幼兒園教學管理的現狀,以解決具體問題為主要內容。無論教師基于怎樣的目的參與到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組織之中,教師都應該認識到,參與學習共同體的教研活動的最終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這也是推動幼兒園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的重要基礎,才能使每一個教師都能明確自身目標,確保學習共同體建設之中多種活動的組織不再失去應有的方向。
4.2 確保個人愿景與共同愿景的有機融合
幼兒園教師的學習共同體建設,應該將共同愿景與教師的個人愿景有機融合,將學習共同體之中教師的個人意愿有機融合起來,進而形成更加科學完善的共同愿景,獲取每一個學習共同體成員的認同,使其愿意為共同愿景而努力奮斗[2]。
在這方面,應該將之前制定的核心共同愿景進行分解,并將其主要內容與教師的個人愿景進行對比和分析,確保教師能夠將個人愿景與核心共同愿景有機融合,才能為學習共同體組織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明確的保障,讓每一個參與者都認識到學習共同建設對于個人愿景實現起到的重要作用,從而達到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幼兒園教師綜合素養的預期作用。
比如說在音樂教學學習共同體建設之中,有些教師對于音樂領域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他們本身并非音樂專業教師,但是他們希望能夠在音樂教學領域深耕,因此組建了音樂教學學習共同體,而有些教師會覺得音樂比較有趣,有些教師則認為自己應該提升音樂素養,也有些教師想獲取音樂教學上的經驗和方法。在這里就應該從個人愿景的匯聚后提煉出一個共同愿景,即是通過音樂領域的教育教學來推動教師的音樂教學專業化水平提升,這也使個人愿景與共同愿景有機融合的主要方式,能夠使共同愿景滿足每一個學習共同體成員的心理預期,確保教師更樂于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共同體的多種活動之中。
4.3 為教師之間構建深入交流溝通的機制
在共同愿景的視角之下,如果教師缺乏深入交流和溝通的機制,往往會導致幼兒園教師對多種活動缺乏理解和認可,不知道應該以怎樣的方式開展后續的學習活動,即使學習共同體之中的教師有著共同愿景,仍然難以發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和價值。這也就需要能夠在學習共同體建設之中,為教師構建深入交流和溝通的橋梁,幫助教師與助學者之間構建平等共生的對話關系,從而使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得到全面發展,以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為共同愿景,強化教師的合作學習關系, 推動幼兒園教師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幼兒園學習共同體的組織者可以為學習共同體的成員提供微信群、QQ群、電子郵箱等多種豐富的交流溝通渠道,防止學習共同體之中資歷較深的教師出現閉目塞聽的情況,確保資歷較淺的教師不會因為與他人的競爭關系和興趣愛好對其他成員的愿景產生質疑。學習共同體的成員要以謙卑的姿態去傾聽他人意見,確保每一個成員都有著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
幼兒園也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教師的交流與互動,比如說可以以“午睡環節”組織學習共同體活動,邀請活動之中表現較為突出的保育教師進行經驗分享,并要求新入園及保教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都能以謙卑的姿態與這些教師進行經驗交流和分享,這也將讓分享者看到共同愿景實現的方法,強化學習共同體成員的動力和信心,不斷朝著共同愿景而奮勇前進。
4.4 通過共同愿景實現教師的共同提高
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需要教師能夠在共同愿景的引導之下,從過去的單打獨斗轉變到抱團發展之上,讓集體資源能夠為全體教師所用,發揮集體的才智和力量,確保教師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最大限度的提升。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不同幼兒園教師有著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他們參與學習共同體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而作為學習共同體的組織者,也應該引入共同愿景理念,將這些核心價值觀念進行整合,并以共同提高為主要形式,幫助教師認識到自己專業發展的價值,使其具備更加強大的奉獻意識和合作意識,不斷分享自己的學習資源,共同開展教學研究,完成學習任務,確保學習過程符合每一個成員的核心價值觀念,達到學習共同體建設的預期要求。
從這一方面來看,幼兒園可以組織全員共同參與的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主要的活動內容可以包含政治業務學習、園本教材教研、業務開展的綜合性匯談等等,學習共同體的成員應該將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匯總,分析自身在政治學習、理論知識學習以及業務學習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要結合社會對于幼兒園教師綜合素養的要求,以國家基礎教育發展目標為主,通過共同愿景來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念,使其能夠從自身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對學習共同體活動產生應有的認同感。在學習共同體多種活動開展之中,組織者可以要求不同的成員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問題、教學成果,從自身核心價值觀念的角度來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讓教師能夠認識到學習共同體帶來的共同價值觀念,深化學習共同體成員對于共同愿景的理解,使其能夠更好地開展經驗交流和協同學習活動,讓教師能夠將自己的教學方法設計、語言表達技巧分享出來,幫助其他有著這方面需求的成員進步和成長,這也將為幼兒園各項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
舉例而言,在開展政治業務學習共同體學習活動時,幼兒園就可以將全員政治業務學習活動作為學習共同體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求每一個成員都能從自身的發展機制、政治覺悟和政治素養角度出發,分析自身價值觀念與當前教育高質量發展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引導學習共同體之中的成員將自身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全新的發展觀念和戰略部署之上,確保學習共同體成員的核心價值觀念具有一定的趨同性,從而使共同愿景構建的作用和價值得到充分發揮,然后要求每一位教師從自身政治培訓活動、自身政治感悟、自身對行業發展的看法出發,與學習共同體之中的其他成員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強化學習共同體成員之間核心價值觀念的認同感,使其能夠在學習過程之中將學習共同體作為有機且統一的整體,這也將為學習共同體構建有效性的全面提升起到應有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設對于幼兒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共同愿景建設則是確保學習共同體作用和價值得到充分發揮的前提所在。這也就要求了學習共同體組織者能夠制定出宏觀明確的共同愿景,并強化共同愿景與個人愿景的結合程度,為教師構建有效交流和溝通的橋梁,增強共同體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推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腳步,促進教師研究能力向更高水平發展。
本論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基于同僚性研修的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 ?》(立項批準號:FJJKXB20-579)。
參考文獻:
[1] 朱其凡.基于學習共同體的新教師培育實踐[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3):7-9.
[2] 曲悅,紀成濤.從學生之成長愿景反觀教師之發展方向——基于“課堂學習共同體”的視角[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21(14):140-141.
作者簡介:
黃抒斐:(1990.02—),女,漢族,福建廈門人,二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