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剛 張 賀
欄目編輯:韋國良
摜蛋起源于江蘇淮安地區,由“跑得快”和“八十分”演化而來,集文化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體,老少皆宜、男女皆愛、雅俗皆賞。摜蛋傳入部隊時間不長,在訓練之余、周末假日很快風行起來,官兵美其名曰:學文件。官兵為何鐘愛摜蛋,我們感到其除了怡情還能益智。摜蛋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讓官兵在你來我往之間洞察世事、修養心性。
摜蛋有早晚,段位各不同,有人強,也有人弱。強弱是相對的,也是具體的。一旦開戰,誰強誰弱就分明了,也排定了。然而,有的自我感覺太良好,以為天下第一,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強中還有強中手。干事業跟對人很重要,打摜蛋找對班子也很重要。與搭檔差距太大的話,配合往往出問題。有人可能會說,與高手對戰,才能更快成為高手。這個說法要成立,必須有兩個前提,一個是別人愿意指點,另一個是可以看清對手的高,差距太大的話,你可能看不清對手,更不用說學人本事了。強弱于人是相對的,于己卻是發展的。然而,有的人牌打了不少,卻沒多大長進,原因無他,就在于沒有反思。只有多思考、多總結,努力析牌理、研牌法、把牌勢,才能打一仗、進一步。
摜蛋一開戰,順逆則立現,有人手順,也有人手背。打的次數多了,就會發現順與逆總體是平衡的,想次次都順,愿望很美滿,現實卻骨感。正如人生際遇,上多少坡就會下多少坎,不會總走運,也不會總背運。順與逆都要全盤接受,泰然處之。順時不要得意忘形,逆時也不要唉聲嘆氣。一場摜蛋、幾十把對戰,順與逆總體是均衡的,手順的也不是把把順,手背的同樣不是把把背。再順的也有幾把不順,再背的也有幾把不背,這個時候就要把握好順逆的轉換。把握好了就能多順幾把,把握不好就會多背一些。如何把握這個轉換呢?順時要頭腦冷靜,不能出重大失誤。如果關鍵的一兩把,做了錯誤性決策,牌勢就會從此逆轉,甚至一背到底。逆時認真對待每一把,越是不順越不急,慢慢積蓄運勢,耐心等待時機,不輕言放棄,一旦轉運就抓住機會、順勢而上。人生有如摜蛋,起手牌無法改變,順逆變化莫測,我們能做的就是欣然接受,盡力打好每一把,活好每一天。
戰法千萬條,核心在兩條,一個是略,一個是術。略是戰略,是方向;術是戰術,是方法。摜蛋組合多,一人一個打法,有的打得好,有的打得差,差別就在于戰略與戰術的把握不同。摜蛋的戰略在于審時度勢,牌一上手就要思考牌勢,進而確定是跑兩家還是跑一家,是自己走還是保對家走,并根據局勢發展及時調整策略;摜蛋的戰術就在于如何出牌,牢記“槍不打四”“打下不打上”等具體戰法,處理好每一個細節,打好每一張牌。如果只知術,而不知略,就會失去方向。如果精于略,即使遜于術,也不會犯大錯。正所謂,做正確的事,遠比正確地做事重要。當然,戰略戰術都把握好,那是再好不過的,摜蛋如此,做人如此,干事創業亦如此。
牌局多變化,結局只兩種,有人贏,有人輸。毋庸諱言,上了場都想贏、不想輸。摜蛋是零和博弈,你贏他就輸,你輸他就贏。一場戰罷是贏還是輸,影響因素比較多,有實力因素,有手氣因素,還有配合因素,等等。可以說,輸贏很復雜,既要講究輸贏,又要看淡輸贏。有的只能贏、不能輸,輸了幾把就不淡然了,不是著急上火就是埋怨搭檔,搞壞了氣氛,搞壞了心情,最終輸牌又輸人,沒人愿意與之再戰。要看淡輸贏,須明白摜蛋本末。摜蛋怡情是本,輸贏是末。只盯著輸贏,或者把輸贏看得太重,都是舍本逐末。我們看淡輸贏,還須明白輸贏之道。正如沒有常勝將軍一樣,摜蛋也沒有只贏不輸的。這次輸下次贏,輸輸贏贏,贏贏輸輸,輸贏無常又有常,一次無常,長期有常,輸贏大體是平衡的。以長期的視野來看一次的輸贏,就會淡然多了。
摜蛋樂無窮,對戰勿沉迷,既要進得去,還要出得來。摜蛋每人27 張牌,組合變化多,出牌很靈活。在你來我往的博弈中,既有故意示弱的“煙幕彈”也有聲東擊西的“障眼法”,既有舍身保搭檔的“真智慧”也有配合默契的“大愉悅”,等等。猶如列國大戰,時而狼煙四起、激烈異常,時而風平浪靜、暗流涌動,打的全神貫注,看的熱血沸騰。摜蛋只是生活的調劑,而不是生活的重心。所以,摜蛋雖怡情,但要有度,不能沉迷其中;否則,傷神傷心,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