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實
用冷凍胚胎培育試管嬰兒,須夫妻二人共同簽字同意。丈夫亡故后,妻子可否單方面主張這一輔助生育權?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法院對外公布的一起特殊的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案給出了答案。

輔助生育是養育后代的一種方式
很多人會被一些重大的意外事件打亂生活節奏,從而改變原來的規劃。比如夫妻雙方規劃生育孩子,但在孩子出生前男方意外離世,此時懷孕的妻子就會面臨選擇:可能把孩子生下來,也可能出于自己今后生活的考慮最終放棄。這種選擇權完全在女方手中,不受他人干涉。
生活中有一種特殊情況:患有不孕不育癥的人通過體外受精胚胎的方式生育,包括培育試管嬰兒,這是一種輔助生育方式。妻子在丈夫去世后,想利用冷凍胚胎生養孩子。當事人與醫療機構協商,想繼續履行此前的醫療服務合同。但由于這種情況涉及法律和倫理問題,難以得到醫療機構的配合。
山東省高密市某公司職員季彩霞就遇到了這種情況。2011年,季彩霞與左剛登記結婚。2015年7月,季彩霞與左剛因婚后三年多未育,到生殖醫院就診,分別被初步診斷為原發性不孕癥、不育癥。
夫妻倆決定借助科技手段生育。2015年7月21日,季彩霞與左剛在生殖醫院建立人類輔助生殖病歷,擬實施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IVF-ET)。同日,季彩霞和左剛與生殖醫院簽署《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知情同意書》。該文件載明:當事人清楚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適應癥、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或意外及并發癥等。文件第八條寫明:“我們有權利在任何時候要求終止該醫療過程,有權利選擇處理胚胎的方式(但不得買賣),并且不會因此影響我們在該院的繼續治療。”
季彩霞和左剛還與生殖醫院簽署了《多胎妊娠減胎知情同意書》《超說明書用藥知情同意書》《配子(卵子/精子)、受精卵、胚胎繼續培養、冷凍、處置知情同意書》等。
2015年8月5日,季彩霞在生殖醫院辦理入院手續,醫院獲取他們夫妻的受精卵。季彩霞于2015年8月8日進行胚胎移植,于2016年順產一名健康女嬰。生殖醫院保存了兩枚他們夫婦的冷凍胚胎。
2017年,左剛因車禍去世。季彩霞基于對左剛的感情,想為故去的丈夫生育“二孩”,且這一想法得到雙方父母的同意。然而,就在季彩霞向醫院告知情況并要求使用冷凍胚胎時,醫院卻告知她,按規定須夫妻共同簽字才能繼續履行該服務合同。否則,醫院無法實施冷凍胚胎移植術。
為什么丈夫離世后,自己不能采用這種輔助生育的方式生養“二孩”?季彩霞百思不得其解,遂一紙訴狀將生殖醫院告上法庭。
2021年6月15日,季彩霞以生殖醫院為被告,向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從而拉開了這場特殊的醫患糾紛官司的序幕。法院受理后,于6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季彩霞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繼續履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醫療服務合同,支持其在生殖醫院實施冷凍胚胎移植術。季彩霞稱,生殖醫院還保管著兩枚案涉冷凍胚胎。雖然丈夫意外去世,但自己是在與雙方家人協商無異議的情況下,才決定要“二孩”。請求法院支持她的訴求。
生殖醫院辯稱,原衛生部于2001年2月20日發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實施人類輔助生殖術應當符合衛生部制定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范》的規定。管理辦法第三條第(十三)項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以及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術。因季彩霞屬于單身婦女,故在上述規范禁止實施輔助生殖術之列。
生殖醫院在庭審中強調,首先,季彩霞在左剛死亡后即為單身婦女,讓醫院方為其實施人類輔助生殖術,違反上述管理辦法的規定。其次,從是否有利于社會關系穩定及孩子成長的角度來看,如果季彩霞利用之前冷凍的胚胎移植生育出子女,由于我國法律法規尚未對該類人士的身份地位作出明確規定,該子女從一出生就將面臨身份地位不明確的尷尬狀態,無疑會給相關社會關系帶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對該子女來說也可能會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壓力,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長。
綜上,生殖醫院請求法院駁回季彩霞的訴訟請求。
本案審理期間,法院針對亡故者左剛的父母制作詢問筆錄一份,詢問兩人是否同意由生殖醫院繼續為原告季彩霞實施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兩人均表示同意。
法院經審理認為,胚胎是介于人與物之間的過渡存在,具有孕育成生命的潛質,比非生命體有更高的道德倫理地位,應受到特殊尊重與保護。本案生殖醫院雖辯稱,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須夫妻共同簽字確認,但依據現有證據,季彩霞的配偶左剛生前全程參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知情同意原則系對夫妻雙方知情權及胚胎處置權的保障。在左剛去世后,左剛的父母亦同意繼續實施胚胎移植術。因此,原告享有胚胎的完全處置權。生殖醫院在明知季彩霞的配偶已去世的情況下,仍要求夫妻簽字確認實施胚胎移植術,顯然不符合常理,侵害了季彩霞的生育權。
雖然管理辦法第三條第(十三)項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術,但本案原告季彩霞屬于喪偶的單身婦女,非通常意義上的單身婦女,其還擔負夫妻雙方應負的家庭責任。季彩霞在配偶去世后仍想為其孕育后代,其情感人。冷凍胚胎承載著哀思寄托、精神慰藉等人格利益。原告主張移植冷凍胚胎沒有損害社會公益。
法院認為,季彩霞現家庭關系融洽,家庭收入穩定,且目前亦無研究表明單親家庭可能對孩子產生生理、心理和社會損害,故法院對生殖醫院的相關抗辯意見不予采信。
法院最終認定,原告季彩霞作為冷凍胚胎的母親,有權對胚胎進行處置,故其要求被告生殖醫院繼續履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醫療服務合同的訴訟請求,證據充分,理由正當,應當予以支持。
2021年8月25日,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法院對外公布本案一審判決結果:被告生殖醫院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繼續履行與原告季彩霞之間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醫療服務合同。案件受理費100元,減半收取計50元,由被告生殖醫院負擔。目前該判決已生效。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
胚胎有其特殊之處,是一種與人格權益有關的物。對冷凍胚胎的處分規則,應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和公序良俗。冷凍胚胎屬于夫妻雙方共有,對胚胎的移植使用除依法遵俗外,還應尊重夫妻雙方的意愿。管理辦法第三條第(十三)項規定,禁止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術,本意是指尚未結過婚的女性,目的是為了防止產生道德風險。本案原告季彩霞屬于喪偶婦女,并不是管理辦法中所指的單身婦女,她使用輔助生育方式不存在相關的道德風險。
左剛與生殖醫院就胚胎的保存形成保管合同關系,生殖醫院對胚胎具有保管的權利和義務。在實施輔助生殖術的過程中產生的受精胚胎,具有潛在的生命特質,不僅含有季彩霞及左剛的DNA等遺傳物質,也承載著兩人的情感等人格利益。在左剛亡故后,季彩霞對胚胎享有合法民事權益,有權向生殖醫院主張相關輔助生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