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課程思政是當前高職院校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的研究熱點。文章首先分析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從內容體系、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手段、課程考核方式四方面探討思政、德育元素融入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課程思政;德育;內容體系;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
中圖分類號:G71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08-0192-05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is the research focu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e-commerce practice cours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oral elements into e-commerce practice course from four aspects of content system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ethod and means course assessment.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system;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the inspection way
已步入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當代青年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但現實是,如今開放的社會環境,混雜著各種思潮,對于三觀尚未塑造成型的青年學生來說,非常不利于其堅定理想信念的鑄就、高尚品德的錘煉。因此,從黨的十八大就開始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緊接著,從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到全國教育大會,再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圍繞立德樹人做了相關論述,強調發揮專業教師課程育人的主體作用,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20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更是強調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近幾年,國內學者對于課程思政的研究日漸增多,以電子商務類課程思政為例,王祥至[1]以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索了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維度與路徑。張波等[2]挖掘了電子商務課程中相關知識點中的思政元素,并設計了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劉潔等[3]以“培養跨境運營職業素養”為教學改革的邏輯起點,將“責任與擔當、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這三部分思政元素融入跨境電商實務課程內容,并以任務跨境電商選品為例,具體講解了如何達到“塑品心、辨品質、立品格、正品行”的四品思政目標。王紅霞等[4]對電子商務項目策劃與管理課程的八個章節分別挖掘了思政元素,且有效融入了課程內容,并對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進行了探索。趙占恒等[5]探索了市場營銷課課程思政資源的整合思路和保障措施。
以上研究成果對于電子商務類課程思政建設起到了一定指導作用,但是對于專業獨有的課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廣度不夠、和專業內容的融合度有待提升、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類一線教師課程思政具體建設與實施的指導性不夠強。電子商務行業發展速度迅猛,該行業所涉及的科技倫理、商業倫理、隱私、創新、壟斷等方面的社會現實問題,值得所有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高度關注。為了提高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育人效果,開展電子商務類課程思政的實踐研究勢在必行。文章接下來將以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為例,開展課程思政實踐方案設計。
一、電子商務實務課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電子商務實務課程踐行課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
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到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再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電子商務無疑承載著重大的責任與使命。挖掘外貿增長潛力、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等都離不開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在電子商務類專業課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品質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努力奮斗教育,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每一個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但是,如今高職院校教學常常過于注重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以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為例,教師在對平臺、支付、物流、法律、安全等方面內容講解的時候,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不多,對學生情感上、思想上的感染力不夠。因此,非常有必要對電子商務實務課程踐行課程思政理念。
(二)電子商務實務課程踐行課程思政理念的可行性
電子商務實務課程中包含著大量優秀的愛國情懷、科技創新、道德法治、努力奮斗等隱性課程思政教育內容,比如,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電子商務創業者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大數據帶來的個人隱私等都有較多可供發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點,同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商業、科技發展背后的倫理問題,引導學生用互聯網思維方式去思考我們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會從多角度去看待一些商業現象,形成自己的認知等,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看透電商技術、商業模式瞬息萬變背后的本質,了解電商行業的基本職業素養,做一名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社會公德的電商人。
二、電子商務實務課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措施
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立足“立德樹人”教育目標,以學生為中心,全面幫助學生提升知識、能力和素質,尤其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理想、信念、價值觀等方面更加端正,讓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能力、人文素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都得到全面提升。
(一)思政、德育元素融入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的內容體系
電子商務實務課程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從理想信念教育(包括愛黨、愛國、中國夢)、心理品質教育(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辨精神、善良仁愛)、道德法治教育(包括科技倫理、商業倫理、網絡倫理、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美德)和努力奮斗教育(包括崇尚勞動、吃苦耐勞、持續奮斗、與時俱進、創新精神、團隊精神)四個維度、二十個重要方向,通過數十處思政、德育融入點,貫穿于電子商務實務課程五大主題、二十三個任務當中,構建起整門課程的內容體系,具體見表1-表5。
(二)思政、德育元素融入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的教學模式
課程的課堂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用結合,綜合運用信息化等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由淺入深、逐步遞進。通過采用BOPPPS模式開展課堂教學,具體分為導入、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總結拓展六個環節,采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小組分享、辯論討論等教學方法,采用課前任務融入、課中導入環節融入、知識點融入、知識拓展導入、案例分析導入、問題討論導入、分享和辯論討論點評導入等德育素材導入策略,將思政元素春風化雨般融入課堂教學,帶給學生情感和思想上的觸動。
例如在講解主題2“環環相扣的電商供應鏈”部分,就有多處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入,具體如下。
課前導學環節,讓學生觀看供應鏈相關微課,完成課前測試,并撰寫菜鳥、京東和順豐三家企業的物流調研分析報告,使學生能夠對比分析各企業的物流策略,差異性,各有何優劣。提高學生多視角分析問題的能力、深度思考能力。
課中互動環節,一是案例引入,老師從歷年雙十一的物流對比數據,2020年期間京東、順豐物流的突出表現兩方面導入新課;二是明確目標,明確本次課的學習目標、重難點;三是前測,該環節隨機抽取小組進行課前任務的分享,讓學生談談這三家企業物流的異同、各自的優劣勢、帶給自己的啟發,從學生的分享過程,老師更精準定位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四是參與式學習,老師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設置,通過讓學生思考、討論、辯論,將思政、德育元素融入專業教學,浸潤學生的內心,比如,通過引入“數字化下的快遞員”“互聯網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這些現象,讓學生分組辯論,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科技發展,思考科技發展與人文關懷的矛盾,科技發展的目的是造福于民,而不是給人類套上枷鎖,加劇社會的兩極分化;通過引入外賣小哥送餐遲到,顧客是否應該投訴這一話題,建議學生對他人、特別是城市里辛苦打拼的勞動者多一分寬容和體量,這是當今社會需要的公民素養;五是后測,教師以測試題或提問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發現問題則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鞏固重點,突破難點;六是總結拓展,對本次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同時提出課后拓展話題“對于電商黑馬拼多多又是如何對其物流進行布局的?”
課后拓展環節,學生在討論區討論拓展話題,同時學習學習平臺上的拓展資料。要求感興趣的學生寫下這節課的感觸,這個特殊的作業不限字數、不限形式、不計入成績、做不做都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進師生之間互動與感情,當教師拋出了真誠的橄欖枝,學生也會敞開心扉,這種師生間走心的交流,對后期的教學大有裨益。
(三)思政、德育元素融入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本課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提高課程的育人效果。主要有以下方法。
1. 啟發式教學法
每個任務都會設置一些主觀性很強、能夠引發學生深度思考的問題,啟發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一件事情,同時運用于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進行正確的決策。
2. 案例教學法
課程根據每一個任務的學習目標,搜集相關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特別是在電商商業模式、營銷模式、電商技術學習中,輔助相關的科技倫理、商業倫理、網絡倫理案例,引導學生建立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崇高的愛國情懷。
3. 分組、討論式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結合課程內容開展主題討論、小組辯論,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時加深了學生對自身價值觀和道德素養的認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行為規范,同時提升交流能力與合作精神。
4. 言傳身教法
教師以身示范,保證課程教學與德融課堂的完美統一。教師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理論闡述上,要具有系統的知識儲備,還有全面的人文素養、精湛的專業技能和較強的教學能力;此外,還要嚴于律己,課前、課后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和拓展學習的跟進,用心備好每一次課,做好教學設計,課堂上精神狀態飽滿,用心組織各種教學活動,充滿仁愛之心,樹立無私奉獻精神,于潤物無聲之處將德育、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教學,實現師生思想上、情感上的同頻共振。
(四)思政、德育元素融入電子商務實務課程的考核方式
課程應基于學習目標展開,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相關能力和素質的培育,既利于學生學習,也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評價內容要從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向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的提升轉變,同時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日常行為、規范遵守等方面,兼顧學生認知、協作與創新能力的發展。要通過評價的合理實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教師調控教學內容與進程,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結合過程考核(作業、小組課中分享、課程音視頻、章節測驗、訪問數、提問與討論、思想道德品質、日常行為、規范遵守)和結果考核(期末考查),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具體見表6。
參考文獻:
[1]王祥至.“課程思政”促進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教育管理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12):74-75.
[2]張波,楊丹丹.《電子商務》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與設計[J].辦公自動化,2021(1):40-41.
[3]劉潔,賴永暉,龔芳.“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跨境電商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2):114-115.
[4]王紅霞,陳圣磊.“三全育人”視閾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電子商務項目策劃與管理”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2):11-12.
[5]趙占恒,王愛芳.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思政資源整合路徑探討[J].經濟師,2021(1):201-20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一般資助課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群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XJK21BZJ01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劉錦峰(1982-),女,漢族,湖南婁底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