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業

摘要:消防滅火行動中,消防救援人員所要面對的危險和心理壓力十分巨大,既要承擔拯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又要時刻保證自己和隊友的安全。因此很多消防人員在此類環境中產生了許多心理問題,進而影響到救援行動的開展。文章主要針對消防滅火救援行動中,常見的救援人員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消防;滅火救援;心理問題
消防人員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與災害抗爭的過程中,會面臨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壓力。如果這類問題得不到有效疏導和緩解,既不利于消防人員的健康發展,也會影響到消防救援工作,文章就針對此類問題進行分析探究。
一、影響消防員心理狀態的因素分析
(一)高溫環境
火災現場往往會伴隨巨大的火勢,而這些火場的溫度往往也都會超過上千攝氏度。巨幅的高溫和熱輻射作用會強烈刺激消防救援人員的神經感官,影響到消防人員的救援活動和自身的身體活動。[1]在火災現場的高溫影響下,會加速破壞消防人員的身體機能,如造成人員虛脫、頭暈、疲乏無力等,嚴重的可能會帶來不可逆的身體損害。
(二)濃煙環境
日常的民用或者商用住宅發生火災,會伴隨大量的濃煙,如果是化工類建筑出現火災,里面的各類化工原料可能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劇烈的濃煙和有毒氣體可能會極大刺激消防救援人員的視覺和呼吸感官,造成人員無法睜開眼睛、流淚、咳嗽,甚至是呼吸困難,失去活動能力。即使消防人員穿戴了救援器材,也不能完全保證隔絕此類有害氣體的影響。
(三)噪音環境
相關的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在聲音分貝達到100dB以上時,十分鐘內腎上腺素的分泌就會升高,交感神經會被快速刺激,長時間的影響下,會造成人員的感官失調。在多數火災現場中,巨大的火勢和各類物品發出的噪音會極大干擾消防救援人員的聽覺感官,短時間內降低人員的聽力,造成人員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混亂,感知判斷能力下降,進而導致心慌意亂,無法完成正常的邏輯行為,可能會影響到救援人員之間的交流配合,同時也會影響到救援工作的開展。
(四)巨大危險情況
消防救援人員如果在火災現場遭遇到緊急的危險情況,如突然遭受爆炸、倒塌、意外受傷、中毒等情況,或者在主觀意識中聯想到所要遭遇的危險狀況,就可能會產生本能的神經緊張、肢體僵硬,出現恐懼的心理。經歷尚淺的救援人員如果遭遇到上述情況可能會面臨更加困難的處境,尤其在遇到人員傷亡的情況時,可能會加速消防救援人員的神經和身體緊張。
二、消防員在火災現場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
(一)緊張心理
緊張心理是任何消防救援人員都會出現的狀態,即使救援經歷豐富的隊員也不能避免,關鍵是能否快速有效地消除緊張心理所帶來的危害。[2]科學角度來說,適度的緊張反而會增強人員的反應力、注意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積極作用。但是過度緊張之后,其帶來的負面作用就會極大影響人員的身體和心理活動。而在火災現場時,出現過度的緊張可能會導致消防救援人員驚慌、麻木、不知所措,進而影響到后續的救援行動。
(二)恐懼心理
當消防救援人員進入到危險的火災現場進行救援行動時,心理狀態就會不自覺地發生各種變化。恐懼也是正常出現的心理狀態之一,當消防救援人員進入到危險未知的火災現場,其實就是開始與死神做斗爭,情況稍有不慎,消防救援人員就可能面臨生死考驗。而一旦消防人員出現傷亡的情況,可能就會加深對人員的影響,造成劇烈的恐懼陰影,進而會影響到之后的救援行動。當恐懼心理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會誘發兩種極端心理,一類就是極端的憤怒,通過憤怒來應對恐懼,但是憤怒的心態顯然是不適合救援工作的開展的,這會讓消防救援人員出現莽撞的行為;另一類便是恐懼后的極端畏縮和逃避心理,這會導致消防救援人員出現逃避、畏懼不前的行為模式。
(三)急躁心理
急躁心理所表現出的具體行為就是沖動,人員的自控能力下降,進而發展出蠻干、莽撞的行為和心理,對于救援的安全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而且當前很多消防人員的年齡普遍不大,多數集中在20~35周歲以內,血氣方剛,極易在實際的救援行動中出現類似的問題。同時這些心理狀態都具有傳染性,一人的急躁沖動可能會帶動其他人員一起沖動,在危險的火災現場,這種急躁沖動的心理可能會帶來人員傷亡。
三、消除和緩解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重視心理問題,做好心理檔案建設
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消防部門需要正確看待消防人員的心理問題,同時還需要將其放在重點位置給予關注。部門內部要客觀理性地分析消防人員在消防滅火救援的一線環境下所出現的一系列心理問題,并登記信息構建起相關的消防員心理問題檔案。針對不同消防人員產生的不同心理問題展開疏導;領導和心理指導人員要定期和不同年齡、文化、性格的消防人員進行全面深入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以及達到火災救援現場的心理狀態變化情況,科學地總結和完善心理檔案信息。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心理疏導工作
在消除消防人員常見的心理問題時,部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針對常見心理問題和不同消防人員心理素質展開針對性的教育指導,引導他們可以正確看待在救援一線可能出現的心理狀態。[3]此外,在一些重大的消防救援工作結束后,在消防人員心理和生理都可以接受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適當地談話了解,為消防人員做好心理疏導,同時引導他們主動訴說當時自身在救援現場的真實心理感受,如果出現嚴重的恐懼、緊張、急躁等心理問題,就需要讓專業的心理輔導師進行溝通疏導,并在工作中開展一些抗壓訓練,幫助消防人員能及時克服心魔,減少救援時出現不必要的失誤。
(三)開展心理行為訓練
開展適當的心理行為訓練,重在緩解和消除消防人員在火災現場的恐懼、緊張心理,培養他們堅韌、頑強的品質。
第一,開展膽量訓練。可以定期派遣消防人員到市級、省級的專業訓練基地進行培訓。利用模擬訓練設施開展實景訓練,如濃煙、高溫、噪聲、倒塌等環境的擬真訓練,鍛煉消防人員在復雜火災環境下的搜救、應對處置能力,加強他們對于此類危險環境的適應能力。通過高空行走來克服消防人員的恐高心理,通過模擬真實的火場環境,讓消防人員置身到濃煙和真實火海當中,強化他們的意志和心理適應力,通過長期的適應性訓練減少負面心理狀況的出現。
第二,毅力訓練。通過有意識地訓練消耗消防人員的體力,造成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疲勞后,再接著開展毅力訓練,通過重復單調的行為,如舉重、匍匐前進、負重行走奔跑,還可以開展高溫、嚴寒的耐力訓練。
第三,觀察力訓練。要重點訓練消防人員的觀察建筑物、樓層坍塌,設備或者容器爆炸、噴濺等危險事故的觀察感知能力。具體可以通過視頻、現場實物模擬來觀察訓練。
四、結語
綜上所述,消防人員在救援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如恐懼、緊張、急躁沖動等各類不利心理和情緒。這類心理問題都會極大影響到救援工作的開展,為此相關部門需要給予高度重視,通過心理疏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和行為訓練,幫助消防人員進行適應性鍛煉,進而保證消防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興貴.消防員在滅火救援中的心理障礙及預防對策[J].水上消防,2017(04):15-17.
[2]任青松.消防滅火救援中常見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研究分析[J].科技資訊,2019,17(06):216+218.
[3]龔斌峰.消防員心理應激行為對滅火救援行動產生的影響及解決對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0,05(05):69-70.CFDDC2FB-A20D-40D5-928C-F7CEA1D06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