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瑩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地理要求教師要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更加有興趣且愉快地學習地理知識。探究式教學法非常適合于高中地理課堂,可以讓學生深入地了解知識,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本文通過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引導合作學習以及組織課下實踐三個角度去淺析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地理知識
地理學,讓學生認識影響全球各地命運的相互聯(lián)系;增進對環(huán)境過程和人地關系的理解:洞察這些過程間的地域差異,提供應用地理空間技術的技能,并預見這些技術的長處與局限。學習地理可以開闊視野,博覽天下景觀。可見,地理的學習對于一名高中學生的學習生涯是至關重要。不同的地理教學方式方法也在不斷地探索中,探究式教學法是經(jīng)過實踐教學論證行之有效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該種教學方法結合教師的教學手段,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高中地理對于學生開闊眼界起到關鍵性作用,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
眾所周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探究情境,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盡快地吸引到教學過程中來。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作為課堂的主體,對于探究性問題的設置也比較淺顯易懂,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只是作為與學生互動的手段并沒有要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的教學目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由淺入深地帶領學生進行思考,使得學生能夠激發(fā)探究興趣,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各種各樣的問題,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的,提升學生對于高中地理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教學“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相關課程時,就要通過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的方式進行授課。教學目標:人類所能利用淡水資源的有限性。通過思考分析陸地個水體的相互補給關系。能繪畫出水循環(huán)的示意圖,運用水循環(huán)的原理,分析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地理問題。在授課中,教師要通過問題進行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我們本地人明天用的水來自哪里?北京人用水有來自哪里?其他地區(qū)呢?”讓學生通過對教材的探究分析得出結論。隨后還要提問“井水不犯河水”有沒有科學依據(jù)?讓學生進行探究。通過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提高探究能提,提升課堂的效率。
二、引導合作學習
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讓學生單槍匹馬地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可能不會很高,因此教師在地理學習過程中,要結合相應的教學任務,更多的應用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眾所周知,合作學習會使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協(xié)作能力等得以全面提升,因此,教師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問題,思考問題,會使得學生能夠互幫互助,還能夠讓學生不斷在合作中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不斷取長補短,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行星地球”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理解“宇宙中有千千萬萬個星球,地球是很普遍的”可以通過合作法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師在分配任務時讓學生自行分配3個人一組,他們一致的目的是“通過書本上太陽系運動軌跡圖來更好的認識地球”一個學生根據(jù)運動軌跡來認識地球并做筆記,另外兩個學生來分析各個星球結構特征。最后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得出結論,提高其探究能力,在老師設計任務實踐范圍內(nèi)完成任務并且回答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還能調(diào)動在地理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三、組織課下實踐
教師不論在課堂上運用哪種教學法展開教學,其目的就是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學內(nèi)容。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授課時,在完成課堂教學內(nèi)容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課下實踐活動。眾所周知,地理這門課程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下達一些課下實踐的任務,以此來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學“城市化”相關問題后,可以讓在所學知識基礎上,開展課下探究學習。教學目標:要讓學生理解城市化的含義以及衡量的重要標志。這是認識城市化對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發(fā)展的積極作用。掌握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的進程和特點。理解,城市化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育活動結束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刻下探究加強對地理的學習,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通過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城市發(fā)展,歸納出城市化的含義,并理解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另外,還要讓學生通過分析本地地區(qū)在改革開放前后的人口數(shù)量、用地面積等調(diào)查,分析我國城市化的特點。最后學生要根據(jù)分析的結果,給本地市政府寫出一些合理化建議,隨后交予教師。
綜上所述,將探究式教學法融入到地理教學中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只有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主動去學習地理,從而更好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更好地發(fā)揮課堂的功效作用,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海兵.情景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12):33-34.
[2]武建兵.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地理情境體驗式教學[J].第二課堂(D),2021(1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