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
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主要指通過藥物,去除雌激素對腫瘤細胞的刺激,起到抗腫瘤作用的治療方法。內分泌治療可減少體內雌激素的產生或抑制雌激素與乳腺癌細胞結合,抑制細胞生長繁殖,降低腫瘤復發率,延長生存時間。
不是所有乳腺癌患者都可以進行內分泌治療,只有腫瘤病理指標提示激素受體ER/PR陽性的患者才需要進行內分泌治療。這個一定要記住!在術后隨訪的過程中,我見過一些需要內分泌治療的患者沒有進行內分泌治療,可能是因為有些患者術后治療周期長,并且可能不在同一所醫院,所以會造成治療的缺失。
因為每個患者術后需要的治療不完全相同,所以內分泌治療開始的時間不一樣。一般情況下,術后患者內分泌治療在化療和放療之后,若不需要放、化療,則一般術后1個月左右即可開始內分泌治療。
內分泌治療用藥因絕經前和絕經后而有不同。絕經前藥物國內主要有兩種,他莫昔芬(三苯氧胺)和拖瑞米芬;絕經后藥物主要有3種,來曲唑、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但具體藥物的選擇,尤其是絕經前患者需要綜合考慮獲益和副作用。
絕經前的患者,一般情況下服用他莫昔芬或者托瑞米芬5年即可,但部分高危患者可能考慮延長服用至10年。有時會對絕經前患者進行卵巢功能抑制,比如使用諾雷得抑制卵巢功能,然后口服他莫昔芬或者絕經后內分泌治療藥。但具體患者適合什么方式的內分泌治療,需要專業醫生判斷。
絕經后的患者,常規使用絕經后內分泌治療藥物5年,高危復發的患者可以繼續內分泌治療3~5年。總之,治療方式是不斷變化的,具體請根據自己的情況與醫生溝通。
內分泌治療的副作用其實說明書上已經講解的非常詳細,比如絕經前患者服用他莫昔芬,可能出現月經失調、食欲不振、顏面潮紅等。需特別提醒的是,絕經前患者治療期間要注意避免懷孕,并且每6~12個月進行一次婦科檢查,通過B超檢查子宮內膜厚度。
絕經后內分泌治療患者需要注意藥物可能引起的骨密度下降或骨質疏松,建議每6個月可檢測一次骨密度,骨量減低者,給予維生素D和鈣片治療,如無效可考慮雙磷酸鹽治療。
這個真的不建議,內分泌治療是驗證有效的抗腫瘤治療,私自停藥或者改變用藥方案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
總之,無論是從國內外的臨床指南,還是目前的臨床實踐,都特別強調和重視內分泌治療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和地位。聽從專科醫生的意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充分接受到高效、低毒、方便、價廉的內分泌治療藥物,是乳腺癌患者獲益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