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秀
摘要:隔代教育現象愈來愈普遍,該如何充分利用家庭中的每個成員,來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本文撰寫的目的就是要在專家理論的指引下,通過分析隔代教育的優點和問題,尋找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根據分析得出解決隔代教育問題的路徑。
關鍵詞:隔代教育;問題;解決路徑
一、問題背景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據調查顯示,全國有半數以上的孩子在接受隔代教育。一線城市中,北京比例最高,約占71%;上海的比例是55%-62%。在勞務輸出的地區,比例更高,有的村落甚至達到了100%。隔代教育現象愈來愈普遍,該如何充分利用家庭中的每個成員,來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二、研究意義
這篇文章撰寫的目的就是要在專家理論的指引下,通過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尋找中國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和出現此類問題的根源,進一步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從而達到 “臨代親子教育”和“隔代祖輩教育”方向的統一和教育力量的最大化。
三、隔代家庭教育的利弊分析
實踐表明,隔代家庭教育雖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父輩家長的壓力,具有許多優點;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還是存有很多弊端。下面聯系實際,首先就隔代家庭教育中的相關利弊問題作簡要分析。
(一)隔代教育的優勢
時間多,耐心足。一般,“隔代教育”的祖輩年齡都處于已經退休,或者即將退休的階段。所以,他們的投入孩子和家庭的時間更多,由于時間緊張造成的心理壓力較小,所以對待幼兒的心態更加平和慈祥。可以在幼兒提出一些異想天開的小想法時,給與包容和理解,支持孩子。
親情濃,責任強。“隔代親”在某種程度上,呈現出來的濃度比“親子”關系更加濃烈,他們對于照顧自己的孫輩有著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和保護意識。至少,在生活和身體健康安全方面,會傾盡全力給予照顧。他們表現出的耐心和溫柔的一面,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孩子缺乏父母關愛的不足。
成本低,減負擔。大部分,請祖輩進行“隔代教育”的原因都是因為父母工作無時間照料或者無多余預算請保姆。而讓祖輩照料可以省去一大部分預算,減輕年輕父母的負擔。在很多的隔代教育的家庭中,祖輩不但承擔了撫養隔輩孩子的身體負擔,甚至也在很大部分上承擔了撫養孩子的經濟負擔。這就讓年輕父母可以無后顧之憂,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工作中去。
(二)隔代教育的弊端
上面說了許多“隔代教育”的優勢,但是并不代表它是完美的。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它有著不可忽視的弊端。
關愛太多,阻自主成長。祖輩對于孫輩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他們的愛給予的很濃烈,有很多時候控制不好度就會變成溺愛。很多幼兒需要自己學習的事情,大多數就由祖輩包辦代替了。幼兒在被溺愛的過程中失去了一次又一次自我成長的機會。錯過了許多幼兒自我發展的關鍵期和敏感期,。
觀念太老,無個性發展。祖輩在面對兒童發展過程中有一些個性和冒險的苗頭時,想到的不是如何在保證安全前提下,去創造條件讓孩子去嘗試,而是往往以危險為由,強力阻止兒童探索和冒險行為。所以,“隔代教育”出的孩子們往往沒有生氣和個性,顯得做事畏首畏尾,不敢創新和嘗試。
負擔太重,身心壓力大。上面說到,“隔代教育”會給新手爸媽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去工作,大大減輕了他們的壓力。但是,限度控制不好的話,這個壓力會轉嫁到祖輩的身上。他們的身體和精力都已經進入老年階段,若是長時間帶孩子卻得不到休息的話,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會感到壓抑和緊張,這就為高質量帶娃埋下隱患。
四、隔代教育問題的解決路徑分析
說了這么多“隔代教育”利和弊,那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隔代教育”的問題呢?具體的解決路徑有什么,我們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進行解析,如下圖:
(一)家庭方面的努力
1.不缺位,明定位。作為最主要的教育者是父輩,父母不缺位,才能保證祖輩不代位。在解決“隔代教育”各種問題之前,作為父母擺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在努力完成工作的同時,抽時間以各種方式和孩子互動,了解孩子的發展動向和需求;作為祖輩也要明確自己在家庭教育的輔助地位,助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各種行為。
2.尊付出,表感激。祖輩為了減輕年輕一代父母和生活和經濟壓力,放棄退休后的休閑的老年生活,給與經濟和時間上的種種付出。對于祖輩的各種的付出,我們父母首先有持有一種感激的態度,給與祖輩尊重和關心,而不是一味地指責他們不盡如人意的方面。
3.統方向,同行動。在父輩和祖輩的教育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最多原因就是教育方向的不一致。祖輩在參與的過程一定要好好的維護父輩的教育形象和地位,統一教育方向和行動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在私底下在進行交流溝通教育的分歧。
4.勞逸合,常解壓。祖輩們在精神和身體上都已經步入老年階段,長時間和孩子進行相處,照顧孩子的日常起居,會給他們造成一定的身體和心理壓力。父輩要學會給祖輩適當解壓,每天給予他們一定的自我調整和休息時間。讓他們有更充足的精力,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二)學校方面的努力:
1.分類指導。“隔代教育”雖然有許多弊端,但是不同特點的“隔代教育”具有不同的弊端。學校作為專業的教育主體,一定要在進行輔導和幫助之前,進行專業的調查問卷填寫(包括“隔代教育”的教育背景,收入狀況,年齡,性別,關注幼兒生長點,是否愿意接受新的育兒理念等)。根據調查結果進行針對性的分類指導。并跟蹤結果,不可以一次指導或者一次會議了事。
2.家長分享。不定時地讓優秀家長分享在家育兒經驗和祖輩的交流方式,讓其他家長在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經驗和成長,讓“隔代教育”的祖輩也發表一下自己在家庭教育終于到的問題,互相溝通的過程也是消化問題的過程。
(三)社會方面的努力:
1.社區學校:社區方面做“隔代教育”模范學校,祖輩和父輩都可以參加學習,也可以參加講課。社區更可以把專業教師請到我們的社區來,這樣更方便祖輩和父輩的交流溝通,學習成長。
2.社工服務:社工服務是流動靈活形式,他們可以以網絡推送育兒信息,上門解決育兒問題,調節育兒問題引發的家庭矛盾等方式來為社區“隔代教育”提供服務。
總之,“隔代教育”是一把雙刃劍,怎樣舞好這把劍,要看家庭,社會,學校三方面的合力協作。全面看待“隔代教育”,莫把育兒問題升級為家庭矛盾;互相理解以愛為基礎,共同托起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