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召茜
摘要:古詩詞內容作為我國古代文人智慧的結晶,應加強對小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引導工作,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但古詩詞的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缺乏足夠的匹配性。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結合小學生古詩詞學習現狀,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古詩詞教學方式,簡化古詩詞學習難度,使學生能夠在整體層面提高古詩詞學習能力。
關鍵詞:古詩詞;語文;小學;教學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麗寶藏,它的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生動形象,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中,為提高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教師可以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認知古詩詞,理解古詩詞,以此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內涵,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一、營造氛圍,鑒賞詩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學生營造古詩詞學習氛圍,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而這也是讓學生體會古詩情感,理解詩詞意境的有效方式。這種將古詩詞內容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呈現的方法,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詞內容,從而能夠達到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與古詩詞主題內容相結合,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古詩詞動態畫面,這會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激發學生大腦皮層活性,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理解能力,強化其對古詩詞進行深度記憶。此外,教師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通過問題引導的模式,鼓勵學生鑒賞古詩詞。教師可以將畫面進行分解,并將每一句古詩詞對應一幅畫面,讓學生觀察每一幅畫面,以及仔細體會每一句古詩詞內容,并鼓勵學生嘗試說出每一幅畫面的意境及內涵,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二、延伸拓展,深入理解
古詩詞是時代的產物,其中也蘊含了特定時代的歷史信息,因此,若想有效提高古詩詞認知能力,需要深刻理解古詩詞的內容,以此深度理解古詩詞內涵。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拓展性教學,不應僅讓學生理解詩詞內容,也應讓學生認知古詩詞作者,包括作者的個性特征、生平遭遇、古詩詞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創作本首古詩詞的心路歷程等,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內容實則都與學生理解和認知古詩詞具有重要關聯性,能夠確保學生深入理解古詩詞內容。此外,了解古詩詞作者,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情感,進而達到提高古詩詞學習效率和質量的目的。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認知古詩詞的過程中,先讓學生了解古詩詞的作者,然后可以將這位詩人的不同詩歌內容對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了解到同一位詩人不同題材的古詩詞內容,也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同一個詩人為何會創作出不同的古詩詞,這會促進學生理解古詩詞創作背景,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詞內容,以此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同一位詩人創作的內容畫出時間軸,按時間順序列出古詩詞題目,并將詩人的經歷進行描述,讓學生將詩人的經歷與發生時間進行對應,并關聯這一節點上詩人創作的古詩詞,這種圖形的表述方式,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看到詩人的心理變化,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內涵,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分析理解能力。
三、融入游戲,優化體驗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而古詩詞學習又具有較強的枯燥性和復雜性,因此,為提高小學生對古詩詞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將游戲活動與古詩詞教學進行有機融合,以此優化學生的古詩詞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若想有效提高古詩詞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有效的理解,教師需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古詩詞背誦和記憶能力,但這也是學生較為排斥的學習內容,由于古詩詞與當代的語言習慣不同,讀起來也具有一定難度,這也降低了古詩詞的學習效率。因此,為突破這一現狀,教師可以通過小游戲,幫助學生記憶古詩詞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與古詩詞內容相關的圖片,并讓學生猜測這個圖片內容描述的是哪一句古詩文,學生可以通過搶答的方式進行回答,這會有效調動課堂學習氛圍,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古詩詞學習主體意識。
四、合作學習,拓展認知
在新課改大背景下,對學生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不僅要掌握語文知識的基本內容,更要具備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能夠學會與人進行合作學習,而這些都是未來社會發展中的必備技能。因此,教師應注意培養小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以便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教師可以秉承組間異質、組內同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學習。教師也可以將問題拋給每個小組,并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問題。這種合作學習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組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從而在提高學生古詩文學習能力的同時,通過合作學習健全學生的人格。同時,由于組內學生的個性特征具有一定差異,且古詩詞認知能力也不同,因此,可以達到通過組內交流達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合作交流效果。此外,教師也可以讓不同組別的學生開展競賽,這種方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學習某一個類型的古詩詞后,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開展合作,在組長的帶領下,通過明確的分工模式對古詩詞的學習內容進行仿寫。這種先閱讀后創作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能夠讓學生的古詩詞核心素養可以通過實踐學習形成質的突破。在每個組別完成古詩詞創作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的發言人朗讀原創的古詩詞內容。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認知古詩詞內容,這不僅可以有效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古人智慧,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讓學生在感受古詩詞內涵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語文知識靈活運用能力,讓學生學會創造美、表達美,從而真正凸顯出語文古詩詞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孫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19(35).
[2]王春梅.探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新思路[J].品位·經典,2020(4).
[3]巴桑.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4(22).